下沉逆温
名词解释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因整层空气下沉而导致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当某气层产生下沉运动时,因气压逐渐增大以及由于气层向水平方向扩散,使气层厚度减小。若气层下沉过程是绝热过程,且气层内各部分空气的相对位置不变,这时空气层顶部下沉的距离比底部下沉的距离大,致使其顶部绝热增温的幅度大于底部。因此,当气层下沉到某一高度时,气层顶部的气温高于底部,而形成逆温。
下沉逆温多出现在离地面1000米以上的高空,厚度可达数百米。 下沉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其特点是范围大,逆温层厚度大,逆温持续时间长,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由于逆温层对空气对流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所以极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由于大量气溶胶粒子和水汽积聚在逆温层下面,因此近地面层极易形成烟雾。 由于下沉的空气来自高层,水汽含量本来就不多,加上在下沉以后温度升高,相对湿度显著减小,空气干燥,不利于云的形成,原来有云也会趋于消散,天气一般晴好。
参考文献
- ↑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搜狐,2017-12-14
- ↑ 汉字——中华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