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指數
上證50指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
上證50指數,指數簡稱為上證50,指數代碼000016,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2004年1月2日正式發布,基日為2003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
整體相比而言,上證50成分股較上證180成分股具有更好的流動性,並且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優質大盤藍籌股的市場表現。成為反映主流機構持倉的風向標。
上證50指數的選樣方法
1、樣本空間上證180指數樣本
2、選樣方法對樣本空間內的證券按照過去一年的日均總市值、日均成交金額進行綜合排名,選取排名前50位的證券組成樣本。
上證50指數的計算公式
上證50指數以「點」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的調整市值/除數×1000
其中,
調整市值=∑(證券價格×調整股本數)
上證50指數的樣本調整
上證50指數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指數樣本每半年調整一次,樣本調整實施時間分別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特殊情況時也可能對樣本進行臨時調整。每次調整的樣本比例一般不超過10%,定期調整設置緩衝區,排名在40名之前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60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
上證50指數的修正調整
為保證指數的連續性,當樣本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上證180和上證50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除數。上證180和上證50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修正公式為:修正前的調整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調整市值/新除數,其中:修正後的調整市值=修正前的調整市值+新增(減)調整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