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是北宋诗人李廌的作品之一。
李廌,原名李豸,字方叔,后改名廌。自号太华逸民,后人又称其为济南先生。李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卒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一生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五朝。师从苏轼,成为煊赫一时的苏门弟子,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1]并称为“苏门六君子”。
“ |
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 昌期应治运,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 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 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 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 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 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 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 咸知帝赍说,复诵岳生申。 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 夔龙名不陨,鲁卫政相因。 交荫槐阴茂,联华棣萼亲。 庙堂熙帝载,衮绣并天伦。 政柄劳无惮,侯邦逸久均。 偃藩心固乐,调鼎味宜新。 上宰虚黄阁,除书下紫宸。 百神怀景福,万化入鸿钧。 阴德施黎庶,休功格昊旻。 自当侔带砺,讵止约松椿。 贱士睎高躅,趋风愧下陈。 愿言千万寿,献颂敢辞频。 |
” |
— [北宋]李廌 |
目录
作者生平
李廌少年时代便有才名,《宋史·李廌传》载其“能自奋立,少后,以学问称乡里”。《四库全书提要》对其也评价甚高,称其“小气横溢,其文竞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大略与苏轼相近。”即便是当时,李廌也受到了众多知名文人的广泛赞誉。苏轼称其文“笔墨澜翻,有飞砂走石之势”,“李之仪称其诗文“如大川东注,唇夜不息,不至于海不止”。周紫芝亦云“自非豪迈英杰之气,过人十倍,其发为文词,何以痛快若是”,并称他为“不羁之才”,能与秦观,张耒相提并论。
虽然李廌才华横溢,在当时文坛上颇具声名,但是作为一名具有正统思想的封建文人,在那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李廌必然选择科举之路。然而命运多舛,李廌科场几度失利,其师苏轼以及当时众多知名人士都为之叹息,后因为种种原因,他又数次与机遇擦肩而过,终未步入仕途,是“苏门六君子”中唯一一位以布衣终身的文人。这对于胸怀大志、才华横溢的李廌来讲的确是一种人生的悲剧。在中年之后,李廌经历了生活的砺练,最终从科举的阴影中走出来,绝进取意。晚年他定居长社,以淡泊心态应对名利,信道自守,完成了人格的提升。
文学成就
李廌著述丰富,有《济南集》二十卷,又名《月岩集》,然而历经明末清初的动乱,很多作品都散佚不传。今存《济南集》为清代四库馆臣[2]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共为八卷,计古诗三卷,律诗绝句共一卷,赋、铭、议、论、序、记、书启等四卷。此外,李廌还创作有品评艺术的《德隅斋画品》和记载琐言杂记的《师友谈记》。李廌的部分作品在当时还被辑为《李方叔遗稿》一卷,后收入《两宋名贤小集》。
视频
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宋代名家“陈师道”介绍及作品,古诗文网
- ↑ 四库馆臣论西学——文明碰撞与冲突下的抉择,中国文明网,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