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渡街道
上渡街道位於南台島西北部,東起龍潭角鐵索橋處(包括江心島)與倉前街道龍峰社區居委會接壤,南至上山路和對湖街道文山社區居委會比鄰,西至尤溪洲大橋高架橋中線與二環路中線交界,北沿閩江航道中線與台江區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2.415平方公里,有居民8918戶,常住人口43622人(2010年)。[1]
轄區內有省、市屬企事業單位22個,中小學5所,大、中專院校5所,醫院3所。街道下轄洋洽、天民、飛鳳、紅星、鷺嶺、新成、濱洲、江南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工作人員85人。
街道黨工委直屬黨支部11個,黨員483人,街道機關內設10個部門,工作人員46人,其中公務員編制9人,行政工勤編制5人,全民事業編制6人,集體事業編制4人,其他人員22人。
中文名: 上渡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倉山區
地理位置: 南台島西北部
面 積: 2.41 km²
下轄地區: 橫江、鷺嶺、新成
人口數量: 43622人(2010年)
目錄
歷史沿革
1955年置上渡街道,1960年改公社,1962年復置街道,1968年更名紅星街道,1978年恢復原名。
行政區劃
下轄15個居委會、1個管委會。下轄橫江、鷺嶺、新成、洋洽、尤溪洲、竹欖、李厝山、上渡、龍潭、灰爐、嶺下、水上12個居委會。其中水上居委會是全市唯一管轄水域的居委會。
經濟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省、市人民政府通過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將上渡地區規模較大的木材商行、加工廠以及運輸企業合併組成福州貯木場及附屬木材加工廠。50年代區人民政府在上渡先後開辦五金、建材、家具、機械、化工等行業工廠,打破傳統的木材生產的單一結構。1958年街道辦事處開始興辦加工性和服務性企業,到1978年已有小型工廠10家,職工744人,年產值121.79萬元,利潤10.68萬元。1988年,因行政區劃變動,上渡街道27家工廠有10家劃歸對湖街道管轄。1989年,街道有街居工廠22家,職工2717人,年產值703萬元,利潤19.31萬元,均居全區第三位。在興辦工業的同時,街道還發展了商業及勞動服務行業,並逐步形成網絡。1985年,街道辦事處在上渡街開展「物價、計量信得過一條街」活動,被區人民政府作為經驗向全區推廣,省、市報紙和電視台還作了專題報道。1989年,全街道共有商業及勞動服務性企業23家,職工395人。
機構設置
黨政辦、人武裝、財政所、綜治辦、司法辦、城管辦、經濟辦、計生辦、民政辦、勞動保障事務所、社區會計代理服務中心。
基礎設施
上渡街道市政設施較差。1981年後,街道辦事處對「髒、亂、差」進行認真治理,改建36條小街巷並使之清潔化,8年共植樹綠化17880平方米,有灰爐、嶺下、龍潭3個居委會達到文明居委會標準。位於北部江心中的三縣洲已被開發成全區最大的公園——江心公園。從1977年起經市、區人民政府不斷投資建設,園內已種植果樹、林木5萬株,綠蔭覆蓋全島。島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並設有輪渡碼頭。公園南岸江灘沙細地平,水流緩慢,為福州市區兩大天然游泳場之一。每逢夏季,公園遊人雲集,日流量高達7000多人,被譽為福州的「太陽島」。1989年街道轄地內有大中專院校2所、中學1所、小學4所、保健院1所以及17家省、市屬企業。
歷史變遷
街道地勢北低南高,北部是閩江淤積洲地,港汊眾多,水運便利。有倉山區最大的洲地——尤溪洲和最長的內河——洋洽河。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533)解除海禁以來,逐步形成為福州主要的木材集散地。閩江上游大批木材以排放運輸方式先集中於這一帶的水塢中,然後經粗加工再銷往省內外及國外。福州規模最大的水塢就建在尤溪洲內。南部是丘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這裡是墓區。在洲地與丘陵之間有地勢較平坦的狹長坡地,古代和近代時期這一帶是農業耕作區。
明萬曆四十年(1612)福州至莆田線路改道,官府開闢由倉前經上渡這一帶通往灣邊的新路,上渡從此成為福州至永泰的重要通道。民國以後一些民族商人紛紛來此地開辦木材加工廠,到抗日戰爭前夕這類工廠已發展到30多家,工人近千人,是當時倉山主要工業加工區之一。產出的木材製品除銷往上海、天津等地外,還出口日本、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