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是首部中文「旅館小說」,寫的是一個精彩的諜報故事.1941年秋冬,中國孤獨的堅持抗戰已四年,歐洲戰事到了最緊急關頭,上海孤島卻如世外桃源。導演譚吶決定演出浪漫愛情劇《狐步上海》,請客居香港的名演員於堇回滬演出,於堇同意了,卻有她自己的幾重目的,她住進國際飯店,與盟國,日軍,汪偽,以及其他方面的諜報人員展開了一輪爭分奪秒的情報戰.

 1941年接近年底的時候,差不多整個歐洲都已經陷入法西斯鐵蹄之下,日軍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日本和美國正在進行着緊張的和平談判,太平洋戰爭的腳步似乎已經臨近。孤島上海雖然遠離戰爭,但是搏殺更加激烈,可以說是當時整個世界間諜戰最激烈的地方。   已經成為孤島的大上海表面上依舊是歌舞昇平,風花雪夜,仿佛要借着那靡靡之音逃避着即將到來的災難風雨。風華絕代的女演員於堇受名導演譚吶之邀從香港回到上海,她將要出演一部浪漫愛情劇《狐步上海》。當她住進國際飯店的那一刻,各色人物便懷着不同的目的迫不及待地登場了。一場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間諜戰開始了。每個人表面的身份之下都有一個深藏的角色。於堇的養父包括國家飯店的經理實際上都是盟軍的情報人員,以國際飯店為掩護進行各種情報活動;風流倜儻的編劇莫之因、美麗風情的白雲裳實際上為日本人服務;於堇的前夫、富家公子倪則仁腳踩幾條船;劇團團長、才華橫溢、深愛着於堇的導演譚吶也是進步人士,就連譚吶的忠實助手也是被日本人收買來監視譚吶的……所有的人物看似都在追捧名伶於堇,實則懷着不同的心態接近她。經過盟軍方面的安排,受過三年情報特訓的於堇在12月6日這一天,終於接觸到日本高層情報人員,用自己白璧無瑕的身體套取重要的情報——日軍將偷襲美軍太平洋基地,也就是珍珠港。第二天,珍珠港事件爆發。   當然,於堇交給盟軍情報部門的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情報,正像於堇自我命斷之前寫給養父的:「歌舞伎將在夏威夷演出。昨天不告訴你,因為我不得不幫助中國。現在告訴你,因為我不能辜負你。」一個「不辜負」絕不是簡單的一說了之。如果於堇把這份絕密的日軍情報告訴盟軍,或許就不會發生珍珠港事件,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許會向完全出人意料的方向發展,那麼,不受重視的正處於災難的中國有將向何處去呢?該發生的就讓它發生吧!   把改變歷史方向的任務交給一個柔弱女子對她是不公平的。或許我們知道關於美國上層對於是否知曉日軍將偷襲珍珠港眾說紛紜,甚至有人說是羅斯福總統的苦肉計,是他主動把美國拖進戰爭,或者丘吉爾首相也是知曉的,但是,他也沒有明確告知美國。那麼,可以說這樣一個迷霧重重的公開的謎團再加給一個中國女子、一個風華絕代的優伶,是否還有意義呢?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忘記,作者虹影是個女性主義者,她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女性為第一主人公的,而且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是為女性命運的展開服務的。那麼,安排這樣的一個女子、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關頭、出面承擔拯救國家命運的使命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有多種可能性,一個作家的創作更可以有多種可能性。在以往的女性為核心的小說中,虹影筆下的女人是困難的、迷失的,甚至可以說是放縱和混亂的,而這部小說中的女性主人公則是成長起來的女性,就像作者虹影自己所說:「寫於堇,是一個已經成長的女人,如何面對愛恨,如何選擇生死。」在她筆下,這個女子「如帶刺之花」,瞬間隕落,那是在她生命最輝煌的時刻,也是她一生最重要的表演,最成功的角色,她終於可以扮演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命運了。   就在於堇回上海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所有的人物都登場了,最終所有的人的生命都幾乎在短短的幾天之內終結。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切的風花雪夜,一切的愛欲與貪婪,最終都會化作青煙一縷,這是人的宿命,沒有人能夠逃脫。   《上海之死》出版以後,不僅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受到國內外讀者的追捧,也同樣受到歷來嚴苛嚴肅的文學界的極大關注。已經有多家影視創作單位向作者發出邀請,希望搬上銀幕。作者虹影每到重慶、上海等地簽售,都會引發無數人追讀。作者本人在2009年被重慶市民選為「重慶城市形象推廣大使」。在微博上,每天都有無數的粉絲在評論這本書,甚至有人追問,於堇是否和筱月桂一樣真的確有其人。

作者簡介

虹影,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詩人。中國新女性文學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於重慶。曾在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上海復旦大學讀書。 1981年開始寫詩,1988年開始發表小說。1991年移居英國。代表作有長篇《孔雀的叫喊》、《阿難》、《飢餓的女兒》、《K》、《女子有行》、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現居北京。 虹影,早已名聞海內外華文讀者圈的英籍華人女作家,其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廣受爭議的作品一樣長期受到讀者關注。通過寫作,她不斷出走與回歸,並藉此尋找自己。近日,虹影的新作《53種離別》在中國大陸出版。 獲紐約《特爾菲卡》雜誌[中國最優秀短篇小說獎、長篇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曾獲台灣1997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被中國權威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評為《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網等評為20022003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K英國情人》被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評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書之一。《飢餓的女兒》被台灣選為青少年自選教材。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8年年度書

內容預覽

很抱歉,上海今後多少年也不見得能下完這場雨。不等也罷,那麼,機會什麼時候來呢? 陰霾的天空露出一劍魚肚白,像晨曦。 我緊握話筒,臉色大變。電話那頭的一片混亂中夾有熟悉的聲音,你的聲音,然後是突然爆發的驚叫:一大群男人的驚叫。我呆住了,電話那頭似乎也不知所措。整整過了好幾分鐘,電話才重重地扣上。 我丟下電話,就往門外跑,跑得身子如飛,追着烏雲,推斜一路上的房子。難道你就不能在電話那頭給我一句話,就一句話? 那天晚上,在那麼多人中間,你幾乎靠着我的肩。你的臉精巧如玉,嘴唇有點濕熱,使你一下子從扮演的人物變成肉身凡胎,生命從這細膩柔軟的地方開始。 現在我是一匹識途老馬,從新填沒的墳坑裡艱難地爬出,沿着曾經的腳跡往回跋涉。他們都以為我死定了,既然再也不可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