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下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上下 常用词语,原意指方向上方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上下 [1]

外文名称 high and low.up and down等

拼音 shàng xià

注音 ㄕㄤˋ ㄒㄧㄚˋ

含义 方位或称呼

词语解释

【拼音】shàng xià

【注音】ㄕㄤˋ ㄒㄧㄚˋ

【英语】up and down

基本释义

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

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

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亦有古代平民对衙差的称呼'上下'

引证详解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

①《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2、指天地。

①《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②《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李贤注:"上下,天地也。"

③《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④鲁迅《坟·人之历史》:"如中国古说,谓盘古辟地,女娲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

①《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孔颖达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②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

①《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韦昭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②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长幼。

①《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颖达 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

②《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和上下尊卑等列。"

③《吕氏春秋·论威》:"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高诱注:"上,长;下,幼。"

④《史记·五帝本纪》:"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⑤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群臣奏曰:'依臣等公议,王不委质,无以释郑伯之疑;若独委质,又使郑伯乖臣于之义。莫若君臣交质,两释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

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这起人不晓得事体,没上下的!"

⑦张天翼《儿女们》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①《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 孔 传:"田第八,赋第三。"

②《史记·夏本纪》:"田上下,赋中上。"

③《汉书·地理志上》:"田上下,赋中上。"颜师古注:"田第三,赋第四。"

④宋 晁贯之 《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胜负。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宋制书画二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大圣捻着拳头,来於洞口,骂道:'腯泼怪物,快出来与你孙外公见个上下!'"

8、上首和。

《红楼梦》第六三回:"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

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郭铁笔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浦郎一看。"

②《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掌柜的听了,把安公子上下一打量。"

③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接着,上下打量了杨太曦一眼道:'这位就是被奴虏谓之'撼山易,撼杨家军难'杨家军的主帅杨伯雄么?'"

10、犹言古今。

①《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王先谦补注:"上下谓古今也。"

②《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犹言前后。

①汉王充《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②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引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