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次產業貢獻率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三次產業貢獻率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三次產業貢獻率是指三次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等於各產業增加值增量與GDP增量之比。

三次產業貢獻率的計算

三次產業貢獻率是計算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某產業貢獻率=某產業增加值當年增量/地區生產總值當年增量×100%

增加值增量均按不變價格計算。這就要求計算增量的前後兩個年份應該是以同一個年份為不變價基期的,這樣才能保證兩個數據的可比性。我國自開始核算國內生產總值以來,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9個不變價基期,因此計算三次產業貢獻率時也應採用分段基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計算三次產業貢獻率時應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價格的增量計算。

術語解釋

貢獻率是分析經濟效益的一個指標。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數量與資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與所費量之比。計算公式:

貢獻率(%)=貢獻量(產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