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泡
三月泡 | |
---|---|
图片来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41696&sid=5756908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三月泡 汉语拼音:Sān Yuè Pào |
三月泡,中药材名。本品为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蓬蔂RubushirsutusThunb.[R.thunbergiiSieb.etZucc.],以根或叶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备用,叶多鲜用。功能主治为:叶:消炎,接骨。用于断指。根:祛风活络,清热镇惊。用于小儿惊风,风湿筋骨痛。[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三月泡
拼音名:Sān Yuè Pào
别名: 企晃刺、野杜利、竖藤火梅刺、饭消扭、割田藨
来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蓬蔂Rubus hirsutus Thunb.[R.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或叶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备用,叶多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溪边、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省。 原形态 小灌木,有细而横走的根状茎。茎细弱,被腺毛和柔毛,并散生皮刺,刺尖微弯。单数羽状复叶,簇生或互生,叶轴及柄均被腺毛及钩刺;托叶条状披针形;小叶3~5片,(幼苗以5小叶为多见)稀为单叶;小叶片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幼苗的小叶片较窄长)长2.5~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平截,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两面散生白色柔毛,下面并疏生腺毛。春季开花,单生小枝顶端,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腺毛和小刺;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尾尖,反曲,外面有腺毛,两面密生绒毛;花瓣5,近圆形,白色,边缘浅波状;雄蕊多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2厘米,鲜红色。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叶:消炎,接骨。用于断指。根:祛风活络,清热镇惊。用于小儿惊风,风湿筋骨痛。
用法用量
根0.5~1两;叶外用适量。
复方
- 1、断肢再植:三月泡(鲜叶)、鲜连钱草、鲜四季葱跟(煨软)、白糖各等量,将断指复位后,用上药捣烂外敷,固定。每天换药1次。或加穿心莲和蒲公英,可进一步控制感染和肿胀。
- 2、牙周炎:三月泡嫩梢、车前草各1两,捣烂取汁涂患处。
- 3、风湿关节痛:三月泡根1~2两,水煎加酒或与猪脚炖服。[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溪边、路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