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岔鎮從恩施城區出發沿恩鶴公路東行23公里,便來到了處於清江之畔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三岔。三岔鎮東與新塘、沙地交界,南與宣恩萬寨相望,西與舞陽壩毗鄰,北與白楊、崔壩接壤。國土面積259.35平方公里。[1]

目錄

簡介

悠悠清江水滋潤着鄂西這片神奇的土地,巍巍武陵山見證着恩施歷史的滄桑。從恩施城區出發沿恩鶴公路東行23公里,便來到了處於清江之畔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三岔。三岔鎮東與新塘、沙地交界,南與宣恩萬寨相望,西與舞陽壩毗鄰,北與白楊、崔壩接壤。國土面積259.3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地三岔口社區。

全鎮現轄12個村、1個社區、共6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農村人口39499人。耕地面積4. 43萬畝,其中旱地3. 84萬畝,水田0.59萬畝。全鎮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紅苕、黃豆、水稻等作物,兼種藥材、李子、魔芋、煙葉等,畜牧業生產歷史悠久,生豬飼養量逐年上升。

概況

恩施市轄鎮。面積259.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816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三岔口社區。

沿革

因地處三座大山的結合部,無論從何方看去,都可以看見三個岔口,故名三岔。1950年7月從龍鳳區劃出部分區域建立茅壩區,年底將所轄的萬寨歸宣恩縣管轄。1952年3月撤銷茅壩區,併入龍鳳區和七里區。1952年8月,原茅壩區所轄範圍劃出設立第三區。1957年1月改稱三岔區。1958年11月改為東風公社。1961年5月復為三岔區。1975年8月改為三岔公社,並將蓮花池和茅壩劃入七里公社。……

1996年,三岔鄉面積203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其中土家族占10%,轄胡家台、二房、燕子壩、葉家台、四方碑、渾水河、沙子壩、水進槽、大埫、陽天坪、白果壩、和灣、馬頭溝、二蹬岩、茅針壩、徐家大坪、回壩、趙家村、洞碑、三里坊、青峰寺、鴉沐羽、打斷碑、三元壩梨子壩、設塘坪26個行政村。

2004年,鄉政府駐三岔,人口43892人,面積225平方千米,轄三岔口1個居委會和陽天坪、王家村、鴉沐羽、燕子壩、和灣、水洞、茴壩、梨子壩、三元壩、蓮花池、茅壩、汾水12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 分類422801200:~001 210三岔口居委會 ~200 210王家村 ~201 210燕子壩村 ~202 210和灣村 ~203 220水洞村 ~204 220茴壩村 ~205 220汾水村 ~206 220鴉沐羽村 ~207 210陽天坪村 ~208 210梨子壩村 ~209 220三元壩村 ~210 220蓮花池村 ~211 220茅壩村

2017年1月20日,經湖北省民政廳批准,撤銷三岔鄉,設立三岔鎮。

地理位置

三岔鄉屬典型的二高山區域,境內山巒起伏,溝壑交錯,地形複雜,風景別致。境內最高海拔1310米,最低海拔369米。屬中緯度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較冷,年均氣溫11.5℃,無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1450mm。[2]

鄉情

水利

三岔鄉境內無大型河流。建國前,水庫、塘堰等水利設施落後,全鄉生產生活用水相當困難。土地改革後,三岔開始有計劃地興修水利。1966年,三岔區蓮花池水庫工程動工,後因"文化大革命"影響,工程被迫下馬。1970年,茅壩村寨溝水庫竣工,庫容70萬立方米,基本解決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1978年,縣水電局工作組在三岔區創辦"修建人畜飲水池試點"。同年秋,恩施地區在三岔召開地區人畜飲水建設現場會,推廣我鄉修建人畜飲水池的經驗。1980年,三岔口左家淌飲水池竣工,庫容1.63立方米,集鎮用水困難得以緩解。為徹底解決集鎮用水困難,三岔鄉黨委、鄉政府多次邀請市水利專家到集鎮周圍勘測水源,尋找修建水庫的最佳地點。1999年10月,市水利水產局、省地質工程大隊勘測結果表明,距集鎮1.5公里的大河溝可以修建水庫。2002年3月,恩施市發展計劃局、恩施市水利水產局正式批准三岔大河溝水庫立項建設,6月28日,工程破工動工。開工後,工程建設者頂風冒雪,餐風宿露,硬是在地勢險惡、交通不便的大河溝築起了一座23米高的大壩。次年9月18日,水庫勝利竣工!水庫相應庫容10.35萬立方米,每天可向集鎮及周邊3個村提供580立方米的生產生活用水,徹底解決了集鎮及周邊地區困難。如今,全鄉共有塘堰約1100處,人畜飲水小水窖(池)約6500口,全鄉人民吃水難的問題基本解決。

農業

三岔鄉農業生產一直抓得紮實,故防洪抗澇、水土保持等工作成效也十分顯著。蓮花池是全鄉水稻主要產地,但因四周山高坡陡,另有冷水溝等小溪注入,過去該地800畝農田幾乎年年受洪澇災害影響、產量很低。1951年,恩施縣委組織三岔、七里等區勞力800餘人,由彭集成、楊南軒具體負責施工,在蓮花池西面烏龍溝開挖排水溝860米,將水引至茅壩河。翌年8月,排水溝土堤被洪水沖毀。1953年,縣委又派王蹇組織勞力100餘人開挖淤泥,加固保坎,疏通了排水溝。1975年七里公社又組織勞力開始投入"消滅圍子台、改造龍潭壩"的工程建設。11月20日,龍潭壩工程正式開工。經過近4個月的奮戰,蓮花池圍子台被炸掉,冷浸田用紅砂石填平,800餘畝農田從此受益。從20世紀50年代起,三岔就推行坡改梯,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工作。1957年,三岔區三元鄉坡改梯經驗在全縣推廣並獲國務院表彰。為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我鄉大力推行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辦法。一是繼續興修溝渠等水利設施;二是實施人工造林和退耕還林。如今,三岔鄉天然林保護工程已實施204929畝,退耕還林工程完成3664.6畝。

教育

全鄉文教衛事業發展較快。全鄉現有中學1所,全日制小學 14所,教學點1個,在校學生4709人,教職工230人。三岔鄉設公辦小學始於1950年5月,時稱龍鳳區三岔小學,為現鄉中心小學前身。嗣後,各地開始開辦小學。1958年,三岔鄉始設初中,稱恩施八中,1961年被撤銷。1966年,三岔口復設中學,稱恩施第十中學。3年後,三岔各公社均設初中。1980年,全區中學合併,設三岔中學、鴉沐羽中學、和灣中學,1993年3所中學合併為現三岔中學,現為周邊地區最大的中學。1971年至1983年,三岔初中設戴帽高中班,培養高中畢業生2000餘人。

醫療

三岔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早,因本地為通往東鄉的要道,故人口流動較大,自古以來在此行醫之人不少。1880年,陳德女昱的祖父在三岔集鎮開中藥鋪,家傳子孫三代。三岔衛生院前身為一衛生所,後不斷壯大。1985年病床38張,有醫務及管理人員54人,全年診療人次31599,住院人次316,但病床利用率僅12.1%。進入21世紀後,三岔衛生院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先後配置了B超機、麻醉呼吸機和X光機等高級醫療設備。同時,醫院還多次選派醫務人員到州、市醫院進修,提高業務水平。2003年,該院業務收入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如今全鄉共有醫務人員96人,各村共有26個村級衛生室,完全滿足了全鄉人民就醫的需要。

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鄉廣泛宣傳計劃生育政策,積極組織"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認真開展育齡婦女"三查三落實"。全鄉計生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1995年、2000年我鄉先後被國家計生協會評為先進集體。2001年又被中宣部、國家計生委評為"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2004年,我鄉人口增長率為0.24‰,遠遠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出生人口性別比1.05,符合正常比例。

市場

自清朝以來,我鄉蓮花池、三里荒(現三里坊)、和灣(現河灣)、三岔口、鴉沐羽等地便建有農村集貿市場,每逢集日,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如今,三岔口、鴉沐羽、和灣、茅壩為我鄉主要集鎮,三岔口每逢單日逢集,其他集鎮則無固定集日。三岔口集鎮距城23公里,位於海拔920米的山槽中。面積0.98平方公里,2004年有住戶590戶1800人,鄉直單位21個。集鎮有東西向老街一條,長400餘米,寬4米許,水泥路面;沿恩鶴公路有新街一條,長約1000米。建國以來,三岔口集鎮一直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鄉建制多次調整,但該地一直是區公所、人民公社或鄉人民政府駐地。近幾年來,鄉人民政府加強集鎮建設與管理,集鎮面貌日益改善。2003年,集鎮安裝路燈,實現了集鎮亮化。2004年、2005年鄉政府宿舍樓、辦公樓及政府廣場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經濟

全鄉民營經濟發展狀況良好。2003年,全鄉從事加工製造業的有1460人,收入2400萬元;從事建築業的140人,收入215萬元;從事交通運輸業的371人,收入350萬元;從事批發零售業的3300人,營業額350萬元;從事住宿、餐飲業及其他社會服務業的278人,收入335萬元。如今,鄉人民政府加強招商引資,引進商前來投資建基地、辦企業。如今,全鄉有藥材基地2個,面積近千畝;生豬養殖基地2個,年飼養量1200頭;山羊養殖基地1個,飼養量200隻;蔬菜基地3個,面積450餘畝。 我鄉渾水河碼頭是全省聞名的"清江漂流"的起岸點,每年可接待省內外遊客約2萬人次。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恩鶴公路沿線 "農家樂"山莊不斷發展。如今,"涼風埡山莊"、"望城山莊"等生意興隆,顧客絡繹不絕。境內天池山海拔1300餘米,冬季大雪紛飛,夏季涼爽宜人,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文化

三岔鄉儺文化歷史悠久,蘊涵深厚,儺戲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儺戲起源於驅疫避邪的巫術活動,後逐漸演變為娛人的民間藝術形式。近代的三岔儺戲雖然也有祈福的因素,但其觀賞性不斷突出。特別是三岔儺戲團把儺戲從地方戲台演到中央電視台的直播室,使儺戲不斷接近生活,也不斷藝術化。如今,三岔儺戲表演已成為恩施地區一道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大餐,每遇重要節慶日,三岔儺戲團必到場助興。當地儺戲藝人譚學朝屬第11代儺壇傳人,現已從事巫儺活動60餘年。譚學朝儺戲演技高超,尤善儺戲面具雕刻,2003年被恩施自治州授予"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他的儺面作品曾被美國西雅圖大學鮑梅立博士稱為"鬼斧神刀",並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三岔儺戲至今仍然十分繁盛,這不失為恩施民間文化領域中一大幸。如今,三岔鄉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挖掘、整理儺文化。

正是因為"儺"文化這一重要的民間文化,三岔鄉於2003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三岔鄉文化部門也以儺文化開發為突破口,加強文化產業建設,全鄉文化事蓬勃發展。1990年,三岔文化站被國家文化部、財政部評為全國先進文化站。是年12月又被省文化廳、省財政廳評為湖北省山區特級文化站。2003年,我鄉將鄉文化站與廣播站合併,組建三岔文化服務中心。如今,文化服務中心正以儺文化為品牌,全力投入全鄉文化事業的發展之中。由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的有線電視光纖併網工程已於2004年秋完成。

行政區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7日,恩施縣人民政府成立。當月12日,全縣臨時編為6個區,三岔、燕子、和灣鄉屬龍鳳區管轄,1950年增設茅壩區。1953年,全縣對鄉、區、鎮建制重新進行劃分,燕子等地劃入三岔區,全區設水池、燕子、水洞、茴壩、渾水、淹水、陽河、大果、陰坪、山羊、杜果、栗子、王家、石心、馬尾、茅壩、龍潭、燕子溪、三岔鎮等19個鄉(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三岔區更名為東風人民公社,下設大河、陽荷、三元、梨子、王家、燕子、水池、水洞、茴壩、渾水、天池、二龍、茅壩、蓮花等14個管理區。1961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三岔復置區,下轄水池、茴壩、燕子、大河、王家、三元、渾水、陽荷、蓮花、茅壩等10個公社。1975年7月,全縣撤區並社,三岔改為公社,茅壩、蓮花池劃歸七里公社。1984年,三岔設區,轄陽天坪、三元、王家、燕子壩、水洞、茴壩、和灣、汾水、鴉沐羽、三岔口等9鄉1鎮。1992年,三岔改設三元、王家、燕子壩、和灣、茴壩、鴉沐羽、三岔口等6鄉1鎮。1997年,三岔區改為三岔鄉,下設4個管理區26個村。2001年,茅壩、蓮花池劃歸三岔鄉管轄,全鄉共34個村294個組。2002年10月18日,全鄉實行村組合併,設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65個小組。[3]

特殊產業

三岔鄉是一個農業大鄉,尤以旱糧生產為主。建國以來,三岔鄉旱糧生產一直是全市乃至全州的一個亮點,特別是境內科研基地為鄂西地區乃至全國提供了大量優良品種。

三岔鄉大部分村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紅苕、黃豆、小麥等,蓮花池、茅壩兩村則兼種水稻。據2003年統計,全鄉玉米播種1.84萬畝,洋芋2.2萬畝,大豆0.82萬畝,紅薯1.1萬畝,小麥0.4萬畝,水稻僅0.59萬畝。

玉米居本鄉大宗糧食作物之首,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占糧食作物的三分之一強。上世紀50年代,本地以大子黃、羅漢托、金黃早等品種為主。60年代,恩施縣引進東林白、勝利紅並在我鄉推廣,東林白與品雜同時推廣,與自交系間雜種並存,持續時間較長。1959年,縣農業局旱糧組在三元壩試驗苞谷品種間雜交成功,並向全鄉推廣。1961年,省農科院、天池山農科所均派員到三元壩協助縣農業局旱糧組進行品雜一代示範工作。當年,品雜一代畝產145公斤,增長16%。1970年,"恩單二號"問世,農民普遍歡迎。1973年,縣農業局在三岔進行"恩單二號"正規試驗,並全面開始制種。隨後,我鄉梨兒坪旱糧場大量生產"恩單二號"親本原種,種子不僅滿足本鄉需求,還銷往全市。

在旱糧生產過程中,三岔鄉推行科學種田,講究精耕細作,以提高旱糧單產。70年代以來,全鄉推行"三套三豐收"(苞谷、洋芋、大豆寬窄行套種,三種作物增產),玉米平均單產提高到180餘公斤。1980年以後,全鄉開始推廣玉米營養缽(塊)育苗移栽、溝施壟栽和配方施肥技術等,玉米產量不斷增長。1987年,三岔鄉3000畝樣板田喜獲豐收,平均畝產386.6公斤。1989年,玉米平均單產337.3公斤,2003年玉米平均單產達到391公斤。

三岔旱糧生產的經驗和成果也多次在省、地區獲獎。1981年,"三套三豐收"獲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次年,黃豆"六月黃"新品種獲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1979年,三岔玉米三交種的選育、黃豆大面積增產經驗以及腐殖類肥料的生產應用均在恩施縣科學大會上獲獎。

三岔旱糧生產得益於境內的天池山農科所。該所直接帶動了天池山、鴉沐羽一帶農民科學種田,發家致富,同時從這裡研製的優良品種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該所建於1952年,因所在地名為天池壩,便取"天池"二字命名為恩施地區天池山農科所,屬地區農業局管理。該所以研究玉米、洋芋新品種為主,玉米"恩單二號"、"恩二XC103"和馬鈴薯"6-764"、"雙豐收"、"新芋四號"、"694-11"等都是在這裡研製成功的。玉米"恩單二號"和"馬鈴薯694-11"曾獲1977年全國科技大會科研成果獎。1988年,天池山農科所成功研製 "鄂馬鈴薯3號"。該品種在我鄉鴉沐羽等村試種成功,畝產1612-1969.3公斤,並很快在全鄉乃至恩施地區推廣開來。如今,三岔鄉"鄂馬鈴薯3號"種植面積2萬餘畝,普及率達88%。每到收穫季節,大批外地客商便來三岔購買原種和商品薯,三岔鄉已成為恩施地區重要的"鄂馬鈴薯3號"種薯繁殖基地和商品薯供應基地。

隨着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糧食產量逐年上升。1978年,三岔區糧食總產量1350多萬公斤,人均550公斤。同時,全鄉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也開始迅猛發展。從1975年起,三岔區糧食增產幅度和生豬發展連續幾年在恩施縣排名第一。80年代以來,三岔鄉因地制宜,狠抓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發展,生豬飼養量和出欄數多次排在全市首位。2002年,全鄉原34個村有31個村躋身於全市生豬出欄百強村之列。2003年,全鄉生豬飼養量10.1萬頭,出欄5.5萬頭,肉產品產量居全州第8位;生豬產值57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2.2%。為加強畜牧產業化建設,我鄉自1997年起開始全面推行生豬品種改良,同時還積極引導農民改善生豬欄圈、改變飼養方式。如今,全鄉建起了高標準的生豬人工授精站24個,二元母豬繁殖群2個,生豬三元雜交率達85%。全鄉生豬品種改良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2003年州畜牧局將三岔鄉評為"生豬品改示範鄉"。如今,三岔鄉已經成為全州生豬品改示範點。2004年9月,全州生豬品改現場會在我鄉成功召開。

全鄉油菜、煙葉、藥材、魔芋等經濟作物栽培面積較大,產量高。據2003年統計數據顯示,全鄉油菜面積1.4萬畝,產量1375噸。從1972年推廣白肋煙種植以來,我鄉大力發展"兩煙"生產,煙葉已成為財政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2003年,全鄉共落實煙葉面積近6000畝,實現產值336.69萬元,創稅67.8萬元。全鄉中草藥品種比較豐富,主要有厚朴、杜仲、牡丹、桔梗、天麻等。2002年以來,梨子壩、陽天坪先後引進客商建立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如今,全鄉藥材面積已達2000餘畝。全鄉魔芋種植面積3000餘畝,產值可達700餘萬元。李子是我鄉特色小水果,本地"童子李"深受消費者青睞。2003年,我鄉成立林果業辦公室,專門負責以童子李為主的高效經濟林管理。[4]

基礎設施

電力

三岔供電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1979年,下角河一級電站竣工,裝機1台125千瓦。翌年,下角河二級電站竣工,裝機1台160千瓦。該電站向河灣、三岔口及周邊12個大隊輸電,供1200餘戶照明。1982年,龍鳳壩變電站的供電所建成,三岔鄉小水電併入市電網運行。同時,市電網開始給三岔鄉調配供電,三岔人民生產生活用電開始普及。2000年,全鄉開始進行農村電網改造,2003年全面完工。共改造低壓台區104個,安裝新台區13個,架設和改造10千伏線路158千米,400伏低壓線路540千米,全鄉各地達到了優質、安全、經濟用電。

交通

三岔一直是恩施至鶴峰的必經之地,自晚清以來即有主幹道從三岔口集鎮穿過。1939年,施鶴(峰)線設驛站於三岔口,三岔鄉交通運輸條件明顯改善。1958年,恩鶴公路開工建設,同年通車到渾水河,並在三岔口設道班。如今,全鄉村級公路四通八達,總里程約360公里。2004年,全鄉第一條通村油路--沙(子壩)鴉(沐羽)公路全線通車。如今,全鄉村村通公路,交通運輸便利,從三岔口至州城有客運車輛近30輛,到鴉沐羽、河灣等集鎮有客運車輛近10輛。從州城到茅壩還有公交汽車往返,每天4班。

清江從三岔東南邊境流過,渾水河一直是三岔至新塘等地一個重要的渡口。該地原稱風水河,"為往天生橋、新塘之大路"。1966年,恩施縣交通局在此建渡口,設渡船。1976年,渡口改擴建,成為全縣第一個汽車渡口。1984年,渾水河大橋建成。

行政

為加快農村發展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鄉自2000年起開始實施以"五改三建"為主要內容的文明新村建設。2001年,陽天坪、大淌及葉家台3個村被定為文明新村建設試點,共28個村民小組1057戶投入到文明新村建設之中。截至2004年8月,全鄉已累計修建沼氣池2741口,粉牆垛脊、改圈改廁1600戶。如今,全鄉已建成孫家壩、沙子壩、白楊坪、梨兒坪等文明示範小區,居住在小區的村民吃上了自來水,住進了水泥房,用上了沼氣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市直單位的幫扶下,我鄉村級陣地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2003年,市林業局投入10萬元為陽天坪村修建了辦公樓。2004年,市糧食局、市畜牧局分別投入10萬元、8萬元幫助蓮花池、燕子壩村新建了高標準的辦公場所。市委組織部、市煙草專賣局、市二中、市殘聯也擠出資金投入到所幫扶的村加強村級陣地建設,為老百姓辦好事實事。

勵教

小學生在"毓秀三岔"勵教基金會成立暨表彰大會上表演文藝節目。當天,恩施市三岔鄉"毓秀三岔"勵教基金會成立,社會各界捐款30多萬元,助力該鄉品學兼優和貧困家庭學生上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