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千戶侗寨
三寶千戶侗寨 |
中文名稱;三寶千戶侗寨 地理位置;貴州 榕江 景點級別;省級風景名勝區 |
三寶侗寨,又稱車江三寶,傳統地名,根據侗語地名直譯。位於榕江縣古州鎮北車江和忠誠壩區,包括車寨、章魯、寨頭、宰章、樂鄉等10多個侗族村寨,共有3 千多戶,15128人,以侗族為主,侗族人口占94%,亦雜居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是中國侗族地區人口最多、最密集,歷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寨群,該寨群坐落在"三十里平川,兩萬畝良田"貴州高原著名的五大河谷盆地車江大壩之上。自古素有"天下第一侗寨"、"中國侗族瓜果魚米之鄉"、"中國侗族民間故事王國"的美稱。2000年車江古榕群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目錄
概況
三寶侗寨的來歷來源於一個歷史傳說:相傳古老的三寶地區是一個長湖,湖的北端抵筆架山,湖的南端抵馬鞍山,東抵九十九垴坡腳,長約30華里,寬3至5華里不等。三都、寨蒿、平永三條河都流入湖裡,每條河各住一條龍,三條龍經常到湖裡來遊玩。有一年連續下了九天九夜瓢潑大雨,三條河同時漲水,湖水越漲越高,突然湖下端一聲巨響,馬鞍山與楊家灣相接處崩塌,湖水直瀉都柳江,三條龍興風作浪下南海,留下了三個龍寶。待雨停水退,長湖現底,三個龍寶分別落在樂鄉塘、寨頭塘和車寨塘。後來侗族祖先從兩廣交界的梧州一帶沿河遷徙來到這裡,建寨落村,就以龍王留下的三個龍寶來命名,叫三寶。樂鄉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上寶,寨頭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中寶,車寨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下寶。[1]
有一首侗族的祭祖歌也唱到:想當初/真遙遠/我們侗族祖先哪裡來/老人說/老人擺/ 我們祖先從梧州、音州遷上來。……不是梧州地方窄/不是音州無大街/只因那裡古怪多/我們祖先不能呆。……公說那個地方住不得/奶說換個地方才興旺/雞毛插滿耳旁/琵琶背在背上/離開梧州、音州/離開了那古老的地方/哪個地方才發達/哪個地方才興盛/公公戴着斗笠前面引路/奶奶扛雨傘隨後緊跟/爬山涉水沿河上/尋找幸福村。古州地方寬/三寶壩子平/我們祖先很高興/決定在這裡建寨落村。
上面的傳說和祭祀古歌與車江鄉口寨村發現的臘王薩瑪祠《名垂萬古》碑記相吻合。碑記記載:"始祖由浙右之粵,移徙雷州星縣,沿河而上,寄跡於斯。自車魯及月脈等處,共十二姓。越元明清,固不知來自何年。"此碑立於道光十八年,當時的老人們回憶,三寶侗族始祖由"粵"(廣東、廣西)先遷徙雷州星縣(廣東境內,在地名),後沿河而上,定居黔地三寶是最可信的。"車魯及月脈"是對車寨、章魯、月寨、脈寨的簡稱,這些村寨是三寶最古老的寨子。"越元明清,固不知來自何年",由此可推測,至遲於宋代侗族先民已到此定居了。
三寶侗族居住喜歡聚族傍河而居,寨邊河岸上栽有四季常青的護堤榕樹,寨內木屋與窖子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江水、榕蔭、村寨、田園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清代咸豐同治世亂之前住的是吊腳木樓,亂世期間被毀,重建時改為地屋,多為四排三間或三排兩間,加後廈或偏廈做廚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或雜物;光緒年間,有的富裕人家封上了窖子屋,現保存完好的還有車寨二帝閣楊氏家族和寨頭彎街楊氏家族等處。[2]
標誌性建築
薩瑪祠:三寶侗族信奉女神薩瑪,現壩區十村九寨尚存薩瑪祠12處。薩瑪祠有專人管理,每月初一、十五燒香上茶祭祀;每年正、二月間要隆重祭祀,祈求薩瑪保佑村寨子人丁安寧,六畜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薩瑪節期間,全族婦女盛裝打扮參加祭祀活動,踩路、多耶、盛況空前。有人贊:薩瑪節就是三寶侗族的婦女節。
車寨鼓樓:該鼓樓位於車寨大寨的北端,距離縣城2公里。它的前身是典型的侗族鼓樓,建於前嘉慶年間,毀於咸同亂世。光緒17年在原基礎上重建,仿漢族閣樓外形,侗語仍稱"白",其集會、儀式、娛樂的活動內容不變,是侗漢文化交融的產物,是民族團結的象徵。車寨鼓樓坐北朝南,為三重檐四角攢肩頂木質結構,有樓梯登上二樓、三樓觀賞。底層設有戲台,供侗戲班演出。自道光以來,鼓樓開設學館,培養了楊廷芳(舉人)、楊志太(拔貢)等一批侗族文人學士。道光乙已年,鄭子伊任古州訓導兼榕城書院主講時,於重陽節應友人楊廷芳之邀赴車寨過節,飲酒於車寨鼓樓,寫下了讚美侗寨鼓樓的詩歌一首。詩云:"巨閣崢嶸突跨空,天教泥爪印飛鴻。有緣風日歸足底,無限江山在眼中。他日世談王口勝,重陽會友七人同。不應載酒堂變路,止屬當年玉局翁。"1984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冬,全國性的侗族曲藝交流研究會在此召開。
三寶鼓樓:該樓建於2001年秋,位於寨頭車江古榕群省級風景名勝區內,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占地面積225平方米,樓高36.8米,21層。配有寨門和長廊。三寶鼓樓建成當年,因其"最高、最大、層數最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列為吉尼斯世界紀錄,12月20日頒發"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入編《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
服飾:三寶侗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男子服飾基本相同。女子服飾古樸大方,分裙裝和褲裝兩種。裙裝已經不是生活用裝,只有祭祀的時候才穿。褲裝是對生活用裝,上裝分冬夏兩種。冬裝為無領右衽中長上衣,多為青黑色,脫肩、胸匾、袖口飾藍干,夏裝式樣同冬裝,不飾藍干,多為藍白兩色,白衫袖口繡有黑白花紋圖案。盛裝式樣無異,只是布料有別,多為綢緞或細布。下裝為管褲,褲腳加滾邊,沒有冬夏之分。髮式,着木梳挽於或盤於頭頂,平常不插飾物。首飾多為銀飾,有銀花、銀鏈、銀鐲、銀耳環等,金飾多為金戒指,玉飾多為玉鐲。除了手鐲外,其餘首飾着盛裝時才佩戴。
三寶侗寨節日
春節、二月二、薩瑪節、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半、八月十五、九月九等。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過,殺年豬,打年粑,家人在外的回家團圓。三寶地區興輪流玩龍,每年由一寨當東,當東寨當年扎龍燈,從初三起,每晚到一個寨子去玩龍,龍進寨後先去祭拜薩瑪祠,求薩瑪保佑活動順利。接龍寨選一大坪或寨邊大田迎龍,放鞭炮、鋼花燒龍,待鋼花燃盡,龍也被燒得面目全非,這時接龍寨的姑娘們分成幾組去搶龍寶,拿回姑娘堂,玩龍後生跟隨而去,姑娘們用一張大桌子攔住大門,桌上擺待客的各種果品,男女雙方隔着門檻唱龍歌,當地俗稱"搶寶對歌"。龍隊的其他成員先上各戶拜年祝福,然後分散到各家去夜宵,酒肉款待。酒醉飯飽,龍隊才返回。
二月二:農曆二月初二過,家家戶戶蒸糯米飯,煮紅蛋,祭橋或修橋補路,做好事,修陰積德。給小孩掛吉祥紅蛋消災脫難,快長快大。
薩瑪節:正月或是二月擇一吉祥日過,以薩瑪祠為單位,各薩各祭。祭撒那天,各家各戶到薩瑪祠燒香敬茶,獻酒獻肉,一同會餐,其高潮是婦女們拉手在薩瑪坪"多耶"。薩瑪系侗語,"薩"即是祖母,"瑪"既是大,薩瑪可以譯為大祖母,或是"聖祖母"。侗族崇拜薩,因為薩瑪神威之大,侗家人把它視為至高無上,認為它能賦予人們以力量去戰勝敵人,戰勝自然,戰勝災害,贏得村寨安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薩瑪崇拜產生於遠古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薩瑪既是氏族的長者,又是氏族的首領,德高望重。為了紀念故去的薩瑪,侗族地區許多村寨都在村中吉地上壘壇或建薩瑪祠,祈求她的英靈保佑。三寶地區侗族祭薩保留了濃郁的母系氏族遺風,除少數男性寨老參與組織外,全是成年婦女參加,年紀小的是20多歲的婦女,年紀大有六七十二歲的老嫗。節日前或節日期間,男人們在家帶孩子,做家務,讓婦女們去練歌參加活動。
三月三:農曆三月三過,家家戶戶做三月粑。節日到來之前,村民們到山上采甜藤,下地討黃草(菜類),頭一天把甜藤搗碎,擠出甜汁,然後用甜汁泡糯米飯,當天將糯米舂成米麵,與舂爛的黃草拌拌和,捏成圓形薄餅,烙熟,即可食用,香甜可口。
四月八:農曆四月八過,節前到山上采來烏米葉,搗爛,擠出烏汁泡糯米飯,蒸成烏米飯,色艷味香。傳說:牛王原來住在天上,在玉皇大帝身邊,有一天,玉皇大帝見凡間人們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年收下的糧食不夠吃,起了憐憫之心,便叫牛王下凡間來傳話:"肚不餓"。牛王來到凡間卻傳成了"一天三頓肚還餓"。凡間人們再怎麼勤奮,日子一年不如一年。玉帝派員下來巡視才知道牛王傳錯了話,從四月八那天開始,罰牛王下凡來為人們拉犁拉耙,只許吃草,不准吃飯。為了感激牛王,因此人們每年四月八都要把飯染成烏的,意為吃牛的"屎"。
五月五:農曆五月初五過,家家戶戶門前掛菖蒲、艾草、包棕粑,殺雞殺鴨會餐。有剛國門或未國門的媳婦的人家,還給親家送禮。
六月六:農曆六月六初過,到了六月六,三寶壩區早已滿栽滿插,犁耙高掛,田裡禾苗茁壯成長,豐收在望。能實現滿栽滿插,耕牛有很大的功勞,所以這一天人們割嫩給牛吃,拉牛到河邊梳洗。殺雞殺鴨,祭祀牛王。
七月半:農曆七月十三或是十四過,有的人家過十三,有的人家過十四。侗族是一個稻作民族,三寶壩區到這個季節穀子即將成熟,早稻快開鐮了,豐收已經成定局,家家戶戶喜笑顏開,到稻田裡摘來新谷,焙乾,舂成新米飯,又從田裡捉來鯉魚,殺雞殺鴨,祭祀祖宗,喜迎豐收。
八月十五:農曆八月十五,家家戶戶舂糯米,做糖糕,殺雞殺鴨,吃團圓飯。有剛過門或未過門的媳婦的人家,趁節日給親家送禮。晚上,男女青年在月下歌堂盡情歡歌,吃月餅,或後生們湊錢買鴨,姑娘們湊糯米,做黑米飯,宵夜打平伙。
九月九:農曆九月初九過。愛喝酒的人家,蒸糯米飯做重陽酒。
民俗
三寶侗族民俗有:"行歌做月"、"奇特的婚禮"、"捉嫂""稻草人行乞"等。
行歌做月:三寶侗族男女青年社交的方式。無論男女,少年時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學歌、練舞、唱歌。到了十七八歲,姑娘們就聚在一家房舍較寬、人心也寬的人家做伴,做針線活,形成歌堂。夜幕降臨,後生們就彈着琵琶、拉着果吉串寨,到歌堂來探妹,雙方唱歌對歌,談情說愛。經過長時間的交往,情深間篤的就互換信物,私定終身。要好的男女青年都要通過不同方式告訴家長,男方家要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女方家若是同意,就按正常的訂婚、結婚程序辦理。若女方家長反對,年輕人又不肯分手,男方就邀女方私奔。私奔後,男方家再托熟人到女方家說情,若女方家長原諒了,就選定吉日去給男方家老人"洗臉",賠禮道歉,婚姻也就合法了。
奇特的婚禮:三寶侗族婚禮與眾不同。姑娘出嫁要有6至12個姑娘伴嫁。新娘和伴娘都着盛裝,而且都打扮得一模一樣。姑娘離開娘家時,不是哭別,而是高高興興和伴娘跟隨接親婆步行而去。父母親和親友也都高高興興送別。一路上,新娘和伴娘毫無拘謹、羞澀之感,擁在道旁看熱鬧的人們,都在興致勃勃地猜測誰是新娘。新郎家張燈結彩,賓客盈門,等待着新娘到來。新娘到來,進屋後坐在堂屋西邊的中柱邊,伴娘進來,新娘調換位置,待客親們擁進來時,又分不清誰是新娘了。新郎沒有與新娘見面,沒有拜堂儀式。伴郎們彈着琵琶、拉着果吉進來,與伴娘們對歌到第二天中飯前。開飯時在堂屋擺開長桌,男女對坐,相互敬酒,對唱酒歌,聽歌的人們擠滿堂屋內外。約晌午時分,新郎插在伴郎中間送新娘一行回娘家。新娘何時再來新郎家,不一而定,或許是後年。
捉嫂:三寶侗族婚後,新娘不馬上長住新娘家,返回自己娘家居住,仍然可以和姑娘伴們在一起做伴,也同樣可以參加行歌做月,不受歧視。每逢農忙或節日,新郎家找到藉口,就派人(多為小姑娘)去請,新娘聽到信息就躲起來,去請的人就四處尋找,發現了就去"捉",捉住了就拉到新郎家,俗稱"捉嫂"。這樣往返多次,新娘習慣了才長住郎家。
稻草人行乞:侗族是一個稻作民族,種稻在侗族地區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三寶侗族地區處壩區,與山區相比就顯得田園廣闊多了。每年祭祀女神"薩瑪"時,總有一群身披稻草的人擠在祭祀婦女中間,這是為什麼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侗族地方災害多,每年種下的糧食不夠吃,所以很多人家都要種一兩丘早稻來救急。那時的雀鳥非常多,早稻抽穗開始黃尖,山上的雀鳥都飛下田壩來搶食,人們沒有辦法只有派人去看守,攆雀趕鳥,浪費了很多時間和人力。即使這樣,也是防不勝防。後來有個名叫貫貢的侗族祖先,他想到既然雀鳥怕人,為何不做個假人去嚇他們。於是他就用頭年剩下的稻草紮成個草人,插在稻田中央,頭戴破斗笠,身披爛蓑衣,兩手握竹竿,風吹草人動,雀鳥飛來飛去,就是不敢落進田裡。後來人們都學習貫貢,不論田地的莊稼成熟時,都插上草人,攆雀趕鳥。約定俗成,沿襲至今。人們迎來了糧食豐收,稻草人立下汗馬功勞。薩瑪節是三寶侗族婦女最盛大的節日,有人盛讚是三寶侗族的婦女節。有些年各"薩"各祭,即每個寨子的人祭祀本寨子的"薩",有些年舉行連祭,即是幾個寨子的婦女聯合祭祀。連祭時,為了增進寨鄰的友誼和增加節日歡樂氣氛,不參加連祭的寨子的婦女就裝扮成稻草人日日夜夜為人們守護糧食,人們才贏得豐收,才能快快樂樂的過節,所以在人們過節的時候,稻草人便下田,進寨來與人們同樂。稻草人打扮五花八門,有男有女,一路上打打鬧鬧,表演着各種各樣幽默、滑稽的遊戲,讓觀看的人們捧腹大笑。到了主寨村口,主人早已設下障礙攔路等待,開展對歌活動,又說有唱,有歌有舞,歌詞多為即興創作,歌調各種各樣,表演動作古怪離奇。對歌無休無止,草人不耐煩了,衝破障礙而入,主人們給客人獻上食品和禮物。然後草人隨同主人進寨,一起祭薩,一起踩路,一起"多耶",一起會餐 。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榕江三寶千戶侗寨 , 新浪網 2012-06-28
- ↑ 榕江三寶千戶侗寨簡介 , 鎮遠古城網 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