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岗乡
三十岗乡 |
中文名 :三十岗乡 所属地区: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
三十岗乡,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地处合肥市西北部,董铺水库北岸,东与大杨镇相连,南邻董铺水库与蜀山区井岗镇相望,西与肥西县高刘镇接壤,北隔滁河干渠与长丰县岗集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32.4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三十岗乡户籍人口为16543人。 1950年前,为肥西县长军区火龙乡;1983年,三十岗公社改三十岗乡;2002年3月,划归庐阳区。 截至2020年6月,三十岗乡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古城路181号。 2019年,三十岗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1]
目录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三十岗乡地势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地形为丘陵。最高点海拔56米,最低点海拔29米。
气候
三十岗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季风影响显著。多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7.8℃(1969年);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41.2℃(1973年)。平均气温年较差9.8℃。生长期年平均214天,无霜期年平均227天,最长253天,最短2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63.5小时。0℃以上持续期296天(一般为2月21日—12月20日)。年均降水量960.3毫米。
自然灾害
三十岗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暴雪、低温、冰雹、雷击等。较严重的一次暴雪发生在2008年1月,冰冻持续时间16天,涉及境内王大塘大棚种植园区及农户房屋,其中大棚受灾面积1500亩,房屋倒塌12间。
自然资源
2011年,三十岗乡有耕地面积6000亩。
人口
2011年末,三十岗乡总人口1.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72人,城镇化率8.7%。另有流动人口752人。总人口中,男性0.65万人,占51.2%;女性0.62万人,占48.8%;14岁以下1572人,占12.4%;15—64岁9803人,占77.3%;65岁以上1300人,占1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645人,占99.75%;有满、回2个少数民族,共31人,占0.25%。2011年,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1.90‰,人口自然增长率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2人。截至2019年末,三十岗乡户籍人口为1654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三十岗乡完成财政总收入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1万元,增值税235万元,企业所得税133万元。 2019年,三十岗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2011年,三十岗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4280吨。 三十岗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000头,年末存栏1000头;家禽饲养量5万羽。
工业
三十岗乡形成以化工、金属及水泥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1%。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5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十岗乡有幼儿园1个,在园幼儿106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2个,在校生372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个,在校生509人,专任教师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三十岗乡有乡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新农家文化大院各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农家书屋9个,藏书1.5万多册。文艺业余创作队伍5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0.05万户,入户率11.2%。
2011年末,三十岗乡有学校体育场3个,农民体育工程3个。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十岗乡有乡级医疗卫生院1所;病床1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固定资产总值57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三十岗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2户,人数102人,支出68.59万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550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24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40人次,共支出2.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7户,人数528人,支出128万元,比上年增长75%,月人均202元,比上年增长1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34%。敬老院1个,床位80张,收养城乡五保人员61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万元,使73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