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伏天的含義

三伏天

來自網絡的圖片

三伏天的含義今年夏天格外炎熱,最高溫度都超過40℃了,但是都這個溫度了還是沒有入伏的氣溫。7月16日,正式入伏,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暑熱暑濕就成了我們防範的重點。那麼三伏天到底是什麼呢?[1]

目錄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伏」可稱「長夏」,「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其中「伏」為「土」。「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三伏天是全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入伏」時間依據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推算,要從「庚日」開始算起。溫度最高,需要潛伏的時間要在夏至後二十天以後,傳統算法「三伏天」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結束。三伏天其氣候特點是」高溫、高濕、高熱」,因為三伏天吹東南風,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小暑至處暑三伏天期間濕度大,這種天氣出現在我國南方地區。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立秋常在8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135度,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則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這取決於每年夏至節氣後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日期的遲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到了深秋或冬天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乾燥的內陸,把乾燥寒風吹向大陸,於是冬天濕度低。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如果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於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且大部分年份都是40天,下一個三伏共計30天的年份是2031年。

所謂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其具體日期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法來推算,以我國 干支歷24節氣中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時段。古人對三伏的來源和定義,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