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萬屯漢墓群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興義市區東北35公里處的萬屯鎮簡槽溝一帶,墓室數量眾多,考古工作者於1975年試掘了7座,1992年再次發掘一座[1]

中文名 萬屯漢墓群

外文名 Wan Tuen Han group

含 義 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位 於 興義市區東北

目錄

墓群簡介

萬屯漢墓群位於興義市東北35公里處萬屯鎮新橋村、下壩村、萬屯村及其周邊頂效鎮和興村、鄭屯鎮前鋒村、魯屯鎮章磨村和桔山街道辦峽谷村等處,分布面積約65.61平方公里,是貴州境內分布面積廣、數量多,科研價值重大的一處漢墓遺存。迄今為止,共發掘了9座墓葬。從已發掘墓葬看,該墓群墓葬種類多,有土坑、磚室、石室和磚石混合等形制,而且墓葬規模大,結構複雜,出土了銅車馬、提梁銅壺、陶質水塘稻田模型、鏤空銅豆、五銖、漢磚等珍貴文物數百件。墓葬年代為東漢中晚期。從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分析,該墓群與位於北側的興仁交樂漢墓群、貴州腹心地帶的清鎮平壩、安順寧谷漢墓群以及重慶地區漢墓有較密切聯繫,因而它對探討漢中央王朝對貴州地區的開發、郡縣的設置和漢移民的來源等都是極為重要的資料。墓內出土的珍貴文物如銅車馬、提梁壺、鏤空銅豆、陶質水塘稻田模型等已為貴州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這些文物除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價值外,本身又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結構及出土文物

所發掘的墓葬分磚室和石室兩類,磚室墓為凸字形,磚側模印幾何紋圖案,墓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室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稱前堂,隨葬品主要放置在前堂及墓道[2] 。石室墓有3類:長方形券頂石室墓、刀券形頂石室墓、凸字形券頂石室墓。長方形券頂石室墓墓式與磚室墓同,券頂石材加工成楔形,底用不規整的石板鑲嵌平鋪,壁用大小不一的石料逐層壓縫疊砌;刀券形頂石室墓、甬道偏左;凸字形券頂石室墓,墓道居中部,其中一號墓為南北向大型墓,分前後兩室,前室接墓道,後室高於前室,墓道最低,形成三級,這在貴州漢墓中尚不多見。在所發掘的墓中,出土了馳名中外的銅車馬和水塘稻田模型各一件。經研究出土的文物表明,萬屯漢墓群葬於東漢和帝(公元89-105年)至靈帝(公元168-189年)期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