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蟾
万古蟾,中国剪纸影片的创造者,中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中排行第二。
目录
基本信息
万古蟾 | |
---|---|
中国剪纸影片的创造者 |
本名: | 万嘉綨 | ||
---|---|---|---|
别名: | 万古蟾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1900年1月18日 | 出生地点: | 江苏南京 |
逝世日期: | 1995年11月19日 | 逝世地点: | 上海 |
毕业院校: |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 | ||
职业: | 美术片导演 | ||
代表作品: | 《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 |
人物介绍
万古蟾(1900.1.18-1995.11.19),原名万嘉綨,出生于江苏南京。万籁鸣的孪生兄弟。中国剪纸影片的创造者,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动画片开拓者之一。
1900年1月18日(一八九九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上午午时许,万古蟾出生于江苏南京夫子庙附近一个小商人家里,原名万嘉綨,与万籁鸣为双胞胎兄弟。他们就是日后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人称“大万老”、“二万老”的万籁鸣、万古蟾。几年后,家中又添了几个弟弟,活下来的五弟万嘉结和六弟万嘉绅,就是后来的万超尘、万涤寰,也是中国动画片事业的功臣。父亲万宝葵,号鹤筹,曾立志读书,可惜十年寒窗终功名未就,后该行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为人正直、心灵手巧、会绣花、擅织锦、更会剪花样。这万家四兄弟的事业启蒙人,就是他们的母亲。
因有美术才华,依靠借贷和其兄万籁鸣的资助,万古蟾1916年插班考入了著名美术家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主学西洋画科,在校期间曾是学生会会长。1919年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被留校任教,直到1921年。1921年到1925年其间,在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教美术课。平时常与兄弟一起探索动画影像映现原理。
192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开始从事美术电影工作。同年与其兄万籁鸣一起制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任美工,同年与兄弟合作摄制成功我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大闹画室》的成功拍摄,标志着动画这一电影艺术形式在中国正式诞生,其创作者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也被誉为中国动画鼻祖,合称“万氏兄弟”,其中万籁鸣、万古蟾的成就最大,又被动画界称为“万氏双雄”。
1931年后与兄弟为联华、明星影片公司制作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民族痛史》,以及以寓言故事为内容的《龟兔赛跑》等动画短片。1935年,参与制成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赴武汉、重庆等地摄制有《抗战歌辑》7辑、《抗战标语》5辑和《上前线》等抗日救亡宣传动画片。1941年,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与万籁鸣摄制成我国也是亚洲首部、全球第四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上海及新加坡、马来亚和日本放映,引起巨大反响。1945年后任北平中电三厂美工科科长、南京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技术主任、上海中国电影制片厂布景师。
1949年赴香港,在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从事影片的美术和布景工作,任美工科科长。1956年回上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开始研究剪纸影片。1958年拍摄出中国第一部独具特色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以后,又陆续导演了《渔童》、《济公斗蟋蟀》、《龟猴分树》、《人参娃娃》,并与钱运达联合导演了《金色的海螺》等剪纸片。其中《渔童》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人参娃娃》获1961年德国莱比锡第四届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第一届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金色的海螺》获1964年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万古蟾的剪纸影片在艺术形式上吸收了皮影、窗花、剪纸等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技巧,采用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法,为中国美术电影开辟了一个新片种。
万古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动画学会顾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顾问、第五、七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职。为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始人,有重要贡献。1995年逝世,享年95岁。
人物图片
人物关系
人物生平
时间 | 事件[3] |
---|---|
1900 | 1月18日上午午时许,万古蟾出生于江苏南京夫子庙附近一个小商人家里。原名万嘉祺,与万籁鸣为双胞胎兄弟。母亲共生养了10个孩子,3个先后夭折,兄弟7人加之家道败落,万古蟾一度由姨妈抚养。 |
1907 | 万古蟾入私塾读书,不久转送入教会小学读书,学习英文。 |
1908 | 七兄弟中又有一个弟弟去世。在万古蟾的12岁、20岁时,又有两个弟弟相继去世,万氏七兄弟变成四兄弟,即哥哥万籁鸣、万古蟾、五弟万超尘和六弟万涤寰。 |
1911 | 万古蟾小学毕业。在教会学校毕业时需接受洗礼并加入基督教。父亲担心其国文基础差,再度送到私塾读书,后因经济拮据,再次转入教会学校(教徒可免费入学),直至中学毕业。 |
1919 | 因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万古蟾插班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科。 |
1921 |
因毕业创作在杭州油画写生时,万古蟾收到父亲病危的电报,赶回家时父亲已去世。 |
1922 | 由洪野、陈抱一介绍,万古蟾到上海闸北青云路附近的上海大学担任西画教员。 |
1923 | 南京美专建立,缺少教员,万古蟾与上海美专的同学倪贻德、留日回来的关良、许敦谷一起受聘赴南京美专任教,招生的学生中有五弟万超尘。 |
1924 |
同学倪贻德发表短片小说《玄武湖之秋》,内容涉及真人真事而被解聘,万古蟾认为校方处理不公,愤然辞职回沪。 |
1925 |
万氏兄弟在北京路旧货铺买到一台旧的“安赖蒙”木壳摄影机,改装后既是摄影机,又是逐格放映机。 |
1926 |
元宵节,一直为解决动画背景的晃动问题而苦恼的万古蟾独自来到城隍庙,在走马灯的启示下,萌生了将动画人物与背景分离单独绘制的想法,由此解决了背景的晃动问题。 |
1927 |
经人介绍到复旦附中兼任图画教师。 |
1929 | 明星公司拍摄《火烧红莲寺》,万古蟾在影片中担任布景师兼特效技术员,利用合成机拍摄创造了人坐在老鹰背上飞上天空的镜头。 |
1930 |
《火烧红莲寺》以后,各大影片公司四处网罗电影特技人员,趁大中华公司拉人之际,万古蟾提出要拍一部动画短片。 |
1932 |
2月,日军向十九路军的防线发起攻击,所有居民不论贫富均涌入租界。万氏兄弟一家不得不仓促离开闸北,在租界度过数月,等返回闸北时家中除了被抢救出来的合成机外,其它动画资料全部被炸成灰烬。 |
1932-1936 | 动画片的初步成功为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作打开了局面,这4年也是万氏兄弟集中从事动画创作的四年,动画创作无论从动画技术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具备了拍摄大型动画长片的能力。受明星公司委托,绘制了反对贩毒吸毒的《狗侦探》,宣传消灭蚊蝇的《抵抗》,根据伊索寓言改编的儿童教育片《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骆驼献舞》等。反帝影片有《国货年》、《血钱》、《漏洞》、《民族痛史》、《航空救国》等;还有宣传新风尚新文化的《新潮》等。 |
1935 |
中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问世,至此他们完全解决了动画片的光、画、声的合成问题,动画片从默片进入有声片时代。 |
1936前后 | 万氏兄弟在霞飞路的和合坊附近成立了“万氏美术照相馆”以维持生计。万涤寰负责摄影,万超尘经管店务,万籁鸣为顾客奉送一帧剪影以招揽顾客,万古蟾则主持对外冲晒。 |
1936-1937 | 万古蟾为故事片创作动画片段。主要有1936年胡心灵导演的《父母子女》中“少年岳飞”的情节;1937年,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中,演员周璇唱歌时有个小白点打拍子的字幕镜头。此外,为卫生局绘制了一段宣传卫生的短片《禁止吐痰》;为益利汽水公司创作动画广告片。 |
1937 |
万古蟾租住在上海长乐路54号一煤炭店楼上东厢房,房子下面的汽车间改装成动画拍摄间。 |
1937-1938 |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抗战歌曲》七集、《抗战标语》五集,还为一些歌曲配过动画片,如《马儿跑》(冼星海作词作曲)、《保家乡》(贺绿汀作词作曲)、《满江红》(刘雪庵配曲),以及《长城谣》、《巾帼英雄》等 |
1938 |
4月,周恩来、邓颖超、彭德怀、秦邦宪等人参观“中制”,与万氏兄弟握手言谈,席间,万氏兄弟为周恩来等人剪影、画速写、摄影留念。 |
1939 |
5月,万古蟾与万籁鸣经贵阳去昆明,办理好护照手续后借道越南赴香港,再从香港乘英商太古轮抵沪。到达上海时已经入秋。 |
1940 | 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派导演方沛霖携写好的剧本《铁扇公主》与万氏兄弟接洽,达成协议后为影片拍摄专门成立了卡通部,万古蟾担任卡通部主任。万籁鸣此时在良友图书馆公司任《良友画报》美术编辑,以兼职的形式在卡通部工作。 |
1941 |
万氏兄弟完成亚洲首部、全球第四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鼓舞抗战,引起巨大反响。也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 |
1942 | 2月,《铁扇公主》在日本人掌控的上海国际剧场上映六天,连日满座,观众达一万八千余人。同年9月,《铁扇公主》片名改为《西游记》,在日本上映,大受欢迎。 上半年,《铁扇公主》的成功使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大受刺激,万氏兄弟趁热打铁协议筹拍影射日本侵略者的儿童教育片《昆虫世界》,且在短期内完成了分镜头文字脚本和分镜头画面设计。待工作进展到寻找小演员时,日军进占租界,万古蟾在此紧急情况下召开卡通部非常会议,经公司同意,销毁了《昆虫世界》所有的设计稿,解散了卡通部。 |
1942-1945 | 万古蟾的动画事业中断,失业达3年之久。 |
1945 | 抗战胜利后,万古蟾转至北平,担任中央电影摄影场第三厂美工科科长。 |
1946 |
万古蟾担任影片《圣城记》(沈浮执导)美工设计。 |
1947 | “中制”由重庆迁到上海后,厂长罗静予见万古蟾在南京无事可为,遂邀请其去上海担任美工设计。 1947年至1948年间,陆续完成了《万象回春》(汤晓丹执导)、《武训传》(孙瑜执导)等多部影片的美工设计。 |
1948 | 在香港筹建长城电影公司的袁仰安先生委托张韦焘(影片商)与万古蟾联系,希望能合作筹拍大型彩色动画长片。 |
1949 |
年初,万古蟾乘太古轮赴香港与袁仰安会面,先期参加长城公司的筹建工作。万古蟾一面工作,一面托人去上海将动画器材运到香港,并邀请万籁鸣前往香港。 |
1950 | 10月,长城公司同仁及各界友好发起万籁鸣、万古蟾五十双庆百寿公祝活动,寿堂设在长城公司第一摄影场,袁仰安、李萍倩、岳枫、沈天荫等导演纷纷签名留念。 |
1951 | 完成了卫生教育卡通短片《禁止吐痰》,分印了二十多个拷贝,正式在港九等二十余家大戏院同时上映。 |
1954 | 万籁鸣随香港代表团去大陆参观,一去不返,消息传到公司,公司担心万古蟾也步其后尘,要求其在一年内训练几名美工人才以弥补损失。 |
1955 |
6月,万古蟾下定决心,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被公司婉言拒绝。 |
1956 | 7月,万古蟾正式进入上影厂美术片组,任剪纸导演。随后去外地考察、观摩达半年之久。期间曾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大会演出,访问在国外巡演载誉归来的湖南皮影木偶剧团等,途中搜集到许多民间窗花、剪纸等资料,领会了皮影戏的艺术特征,收获颇大。 |
1957 |
初,母亲去世。 |
1958 | 9月,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瓜》试制成功,为我国的美术片再添一新片种。 |
1959 |
第二部剪纸片《渔童》摄制。 |
1960 |
摄制《人参娃娃》,该片比以前各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1961 |
《人参娃娃》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荣誉奖。 |
1962 |
年初,与创作人员赴海南岛出外景。在这期间,得知在西安工作的儿子生病,随即请假赶赴西安。 |
1964 |
4月,影片拍摄过半,接到医院通知,万古蟾住院手术。影片后半部分由钱运达执导完成。 |
1965 |
万古蟾从无锡回到上海。政治形势发生变化,电影局点名批评了《金色的海螺》,认为该片有“混淆阶级阵线,污蔑劳动人民”的错误,万古蟾遂取消了《长恨歌》的拍摄计划。 |
1966 | 文革爆发,多年收集的有关动画艺术和技术方面的资料在抄家时丢失。不久,万古蟾被关“牛棚”隔离审查,罪名从毒害少年儿童上升到国民党的派遣特务。 |
1968 | 2月,从香港回内地的万籁鸣、万古蟾、马国亮、雷雨等同志和曾去香港举办美术电影展览会的特伟同志,作为叛国集团和文化特务进行立案审查,造反派为此专门成立了“303专案组”。 |
1969 | 万古蟾被送往奉贤县参加劳动改造。劳动期间因年逾古稀,且患有暑热症,不堪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昏倒在田间,被送回上海。 |
1976 | 万古蟾的爱人去世。 |
1977 | 万古蟾当选为第七届人民代表。 |
1978 |
9月26日,与万籁鸣一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顾问。 |
1979 | 《人参娃娃》于1979年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
1980 | 《渔童》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被广播电影电视部等单位评为"中国百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之一" |
1986 | 10月,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中国动画协会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万氏兄弟从事美术电影60周年庆典。特伟先生在讲话中称万氏兄弟是“这块土地上最年长、最忠实的勤劳的园丁”。 |
1995 | 11月19日,万古蟾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95岁。 |
主要作品
时间 | 作品[4] | 任职 | 制作公司 | 备注 | 播放 |
---|---|---|---|---|---|
1965 | 红领巾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时长20分钟 | |
1964 | 大闹天宫(下集) | 制作人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大闹天宫》上下集于 |
播 |
1963 | 金色的海螺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与钱运达共同执导;时长40分钟 |
播 |
1961 | 大闹天宫(上集) | 制作人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1962年获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
播 |
1961 | 人参娃娃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获1961年德国莱比锡第四届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 |
播 |
1960 | 降龙记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与岳路、陈正鸿共同执导 | |
1959 | 渔童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彩色美术剪纸动画片,时长22分钟 |
播 |
1959 | 猴龟分树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彩色美术剪纸动画片,时长10分钟 | |
1958 | 济公斗蟋蟀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彩色美术剪纸动画片,时长30分钟 | 播 |
1958 | 猪八戒吃西瓜 | 导演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中国首部彩色美术剪纸动画片,时长20分钟 | 播 |
1946 | 儿童识字运动 | 代理技术主任 | 南京教育电影制片厂 | 厂长李清悚 | |
1946 | 圣城记 | 美工设计 | 中央电影摄影场第三厂 | 沈浮执导 | |
1941 | 铁扇公主 | 导演 | 中国联合影业公司 |
黑白有声动画电影,片长73分钟 |
播 |
1939 | 抗战歌辑(七)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9 | 抗战歌辑(六)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9 | 抗战歌辑(五)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9 | 抗战标语(五)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歌辑(四)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歌辑(三)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歌辑(二)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歌辑(一) | 导演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标语(四)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标语(三)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8 | 抗战标语(二)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7 | 抗战标语(一)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1936 | 少年岳飞 | 明星影片公司 | 胡心灵导演的《父母子女》中的“少年岳飞”情节 | ||
1935 | 骆驼献舞 | 导演 | 明星影片公司 |
中国首部有声动画片,根据《伊索寓言》改编 |
|
1935 | 抵抗 | 导演 | 明星影片公司 | 无声黑白[5];动画绘制: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 | |
1934 | 鼠与蛙 | 明星影片公司 | 又名:飞来祸;改编寓言故事 | ||
1934 | 民族痛史 | 导演 | 明星影片公司 |
于1934年获国民政府部、教育部奖状 |
|
1934 | 漏洞 | 摄影 艺术指导 | 明星影片公司 | 导演:郑小秋 | |
1933 | 航空救国 | 动画绘制 | 明星影片公司 |
一部真人与动画演出的无声黑白动画片 |
|
1933 | 新潮 | 明星影片公司 | 宣传新风尚新文化 | ||
1933 | 神秘的小侦探 | 主演 | 明星影片公司 | 张敏玉、万籁鸣、万古蟾主演 | |
1933 | 国货年 | 导演 | 明星影片公司 |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 |
1932 | 勿忘国耻 | 导演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 |
1932 | 同胞速醒 | 导演 动画绘制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宣传抗日题材的影片,编剧朱石麟 | |
1932 | 龟兔赛跑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根据寓言故事改编 | ||
1932 | 血钱 | 导演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 |
1932 | 精诚团结 | 导演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编剧朱石麟 | |
1932 | 蝗虫与蚂蚁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根据寓言故事改编 | ||
1932 | 狗侦探 | 动画绘制 |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 反毒动画片,郑小秋导演 | |
1930 | 纸人捣乱记 | 导演 编剧 摄影 | 大中华影片公司 | ||
1929 | 火烧红莲寺 | 布景 特效 | 明星影片公司 | 创造了人坐在老鹰背上飞上天空的镜头 | |
1929 | 儿子英雄 | 美术 | 又名怕老婆 | ||
1927 | 武松血溅鸳鸯楼 | 布景 | 长城画片公司 | ||
1926 | 大闹画室 | 动画 摄影 扮演 | 长城画片公司 |
采用“逐格拍摄法”拍摄的动画片 |
|
1925 | 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 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部 | 万氏兄弟最早创作的一部广告动画片 |
荣誉奖励
《大闹天宫》 | |
---|---|
1962年 | 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
1963年 | 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
1978年 | 获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1980年 | 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
1982年 | 获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
1983年 | 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
《金色的海螺》 | |
1964年 | 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
《人参娃娃》 | |
1961年 | 获德国莱比锡第四届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 |
1979年 | 获第一届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
《渔童》 | |
1980年 | 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
被评为"中国百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之一" | |
《民族痛史》 | |
1934年 | 获国民政府部、教育部奖状 |
人物贡献
万古蟾带领胡进庆、刘凤展、陈正鸿年轻人,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将皮影戏和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电影中来,1958年成功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片种。后导演的剪纸片《渔童》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人参娃娃》于1961年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金色的海螺》于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
相关视频
万氏四兄弟
万氏四兄弟出生于南京一个商人家庭。他们的父母一共生下十个男孩,其中三个出生不久即夭折,还有三个也因病先后去世,活下来的只有四个,这就是: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双胞胎),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万氏四兄弟从小就喜欢绘画。1919年,19岁的万籁鸣向上海商务印书馆投寄画稿,毛遂自荐,终于被录取在该馆美术部工作;不久,万古蟾考进上海美专西画科插班学习;万超尘则考进上海东方艺专装饰系。
1926年,万氏兄弟进入长城画片公司,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1年起,他们又在联华影业公司先后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以及寓言片《龟兔竞走》等。1932年,万氏兄弟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卡通部,绘制了长达八十分钟的《卡通集》。该片由六个短片组成,由张石川的小女儿张敏玉和卡通人物小黑猴、黑猫、小黑狗、小白兔等,会串成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卡通片。
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参与制作《抗日歌辑》7辑、《抗战标语》5辑等动画短片。1940年,他与万籁鸣应上海新华影片公司之邀,成立"新华卡通部",绘制并导演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片长90分钟,是东方最早的一部大型有声动画片。影片的情节曲折,形象生动,在摄影技巧与技术处理上,也有新的突破,是万氏兄弟艺术风格臻于成熟的标志。解放后,万氏兄弟先后投入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万籁鸣创作的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曾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由万古赡创作的《人参娃娃》,曾在莱比锡国际电影节和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由万超尘创作的《雕龙记》曾在布加勒斯特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摘自于《影坛钩沉》,赵士荟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争议
1.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是哪一年创作的?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创作时间及相关问题探讨
2.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动画影片是哪一部?
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动画影片是哪一部?
3.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一封书信寄回来》真伪考证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一封书信寄回来》真伪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