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河鄉
七河鄉位於麗江市古城區正南方向,地處東經100°16′16〃北偉26°45′06〃。鄉政府駐地為共和村委會中心自然村,,海拔2232米,離城區17公里,東臨金沙江與永勝縣大安鄉隔江相望,西與古城區金江鄉接壤,南與鶴慶縣辛屯鄉毗鄰,西與玉龍縣太安鄉、黃山鎮相接,北與金山白族鄉、金安鄉相連。是一塊盆地,俗稱七可壩。
七河鄉屬於麗江市,全鄉總面積3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563畝,森林面積221500畝。轄共和、七河、三義、五峰、新民、龍潭、羊見、忠義 、前山、後山十個村,115個村民小組,有4404戶,18887人。其中納西11320人,漢3904人,白3087人,苗族238人,藏9人,彝40人,其它民族254人。[1]
目錄
概況
七河鄉屬於麗江市,全鄉總面積3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563畝,森林面積221500畝。轄共和、七河、三義、五峰、新民、龍潭、羊見、忠義 、前山、後山十個村,115個村民小組,有4404戶,18887人。其中納西11320人,漢3904人,白3087人,苗族238人,藏9人,彝40人,其它民族254人。
歷史沿革
七河一名由來,因原住有七個姓和的家族村落而得名,後演變為七河清代為七河裡,民國時期為麗南鄉。解放後,1950年至1957年屬麗江縣第三區,1958年至1962年為東紅公社,1963年至1965年屬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第三區,1966年至1983年為七河公社,1984年至1987年為七河區,1988年至今為七河鄉。
交通
通麗江至大理的公路順着七河壩穿過,已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壩區公路96%實現了道路衛生化,山區組組通公路,以群眾投工投勞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的方針,加強道路、水利、教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不斷增強了該鄉的發展後勁。鄉政府駐地,1982年起開闢了每月逢三為街的集市,以交流農副產品為主,隨着經濟的發展,每月一次的集市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1988年改為每月逢一逢六為街天。
資源
境內土壤有棕壤、紅壤、水稻土瀦育型水稻土。植被多為雲南松、混交林、灌木林等。盆地中五個村委會氣溫較高、土地肥沃,其它五個村委員會海拔差異大,羊見村委會的金安沿江一帶屬亞熱帶氣候。後山村委會老凹各山則氣溫低、霜期長,有些村只宜種土豆、燕麥、青稞等。整個七河盆地的河水,主要靠黃山鎮境內的文筆水庫的水。麗江壩的河水匯集於關坡後,從關坡瀑布跌落七河盆地,1956年修成了長達41公里的東山河,可灌溉五個村委會農田34000畝,各村境內還擁有大小水庫20多個,水利條件好,是麗江市的稻穀主產區之一。全鄉以農為主,兼有畜牧業、花卉產業、露天蔬菜。糧食主產小麥、玉米、稻穀,兼有豆類、青稞、燕麥,經濟作物有油菜、烤煙、大白芸豆等,還產有當歸、天麻等藥材和黃果、柑桔、桃、梨等經濟林果。
景觀
西關黃龍潭:西關黃龍潭古時稱邱塘觀,是戰略重地。2005年,經過招商引 資,由南京宋城集團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西關黃龍潭景區,該景區集傳統納西民俗民風、田園風光為一體,目 前已經成功開業,旅遊效應較好。
金龍橋:在金安自然村有一座"金龍橋"俗名梓里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跨越金沙江,以前是通往永勝的必經之路,曾有"萬里長江第一橋"之稱,橋身寬2.83米,至今仍發揮着作用。
西哨雲松坪:位於新民村委會西哨村境內,該區地質平坦,松樹成林,松濤陣陣,空氣清新。地表覆蓋滿了野草,每逢3、4月份,各色野花競先開放,形成一個天然的大花園,坪內有着一個龍潭,連接麗江與鶴慶,俗稱"大龍潭",龍潭水清澈見低,水面開闊平靜,是一個集垂釣、划船、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經濟
繼續鞏固和發展"五萬三千"工程,(萬畝優質水稻、萬擔煙葉、萬畝林果、萬頭商品畜、萬隻生態鴨,千畝冬桃、千畝蔬菜、千畝稻田養魚)。今 年,種植優質水稻1.3萬畝;推廣先進煙科技術,提高煙葉質量。今 年全鄉烤煙種植面積達2500畝,烤煙總產值324萬元;進一步鞏固了林果基地建設,全鄉連片種植冬桃共1834畝,同時對已掛果的150畝冬桃實施了套袋技術管理,新種植漾濞核桃267畝,有望三年內全部掛果;鞏固提高花卉產業,現花卉種植面積已有50畝;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今 年我鄉共推廣種植大白菜266畝,由於上半年市場效益好,畝產值突破2000元,推廣種植了1700多畝大蒜,其中,上半年種植的200多畝大蒜平均畝產值達3000元以上;鞏固擴大了畜牧產業的發展,目 前我鄉養豬產業協會會員已達182戶,全鄉生豬存欄311166頭,出欄36037頭,養豬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我鄉被市農業局授予全市第一家"生豬養殖之鄉"。我鄉雞出欄31706羽,牛存欄5573頭,羊存欄7715隻。在注重發展傳統畜產業的同時狠抓新興產業--生態鴨示範場建設,6月末示範場養鴨900隻,出欄500餘只,產蛋12000枚,經濟效益良好;積極推廣稻田養魚,在共和村和新民村共放養1020畝稻田魚,每畝實現300元純收入。
神文明建設
堅持村級組辦、"三八"節村辦、"四.一八"鄉辦鶴機關單位輪流舉辦文體活動制度,一年一度的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暨文藝匯演目 前已成功舉辦至第10屆,全鄉村組幹部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順利舉辦了七河鄉首屆"老年體育協會文藝匯演",新民村委會於今 年"火把節"成功舉辦了"新民村第一屆藝術節",重演納西古樂、木氏宗祠、極大活躍了農村文體活動。重視文化陣地建設。
人口衛生
轄共和、七河、三義、五峰、新民、龍潭、羊見、忠義、前山、後山十個村,115個村民小組,有4404戶,18887人。其中納西11320人,漢3904人,白3087人,苗族238人,藏9人,彝40人,其它民族254人。
鄉黨委、政府對計劃生育工作十分重視,切實加強了領導,繼續圍繞計劃生育"三不變",實行"三為主",推進"三結合",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不斷提高了人口素質,我鄉年末總人口為19451人,年內出生149人,出生率為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計劃生育率為98%。無計劃外多孩出生;我鄉有152戶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家庭,有5名初中畢業生享受了中考加分的優待,有1名高中畢業享受了高考加分的優待,有53名小學和7名初中生享受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獎學金"優待,有42位老人享受了養老生活補助金。[2]
黨建方面
指導思想
鄉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文明、富裕麗江"南大門"的目標,按照"基礎強鄉、產業富鄉、科教興鄉、依法治鄉、民主管鄉、和諧樹鄉"的發展思路。
工作制度
進一步完善了學習、工作、生活、值班、會議、廉政建設、請休假、考勤、財務管理、車輛管理、後勤管理、人事管理等十三項機關工作制度,嚴格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努力讓每一位幹部職工牢固樹立務實高效、勤奮工作的作風;
作風教育
在開展作風教育的同時,全鄉幹部職工團結一致,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開展了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村衛生事業、移民安置等各項工作。"七一"前夕,組織全體機關黨員、幹部職工和壩區農村支部黨員開展了"愛我家鄉、美化環境、樹立形象、構建和諧七河"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在大麗路兩側和漾弓江沿線共種植5萬株柳樹,美化了環境,綠化了家園,進一步提升了"南大門"的形象,同時劃分了7個支部綠化帶,要求各支部對各自的綠化帶進行管護。
黨員發展
積極培養和發展黨員,在黨員中重點培養致富帶頭人;積極培養農村幹部,在農村幹部中重點培養致富帶領人;積極培養發展型群眾,在發展型群眾中重點培養致富帶動人。出了把"擁護黨的領導,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有上進心,有一定致富帶動能力,35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力吸收到黨組織內部來"的思路,實現了"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人培養成村組幹部"的目標。五是制定掛鈎黨建制度。鄉黨委建立了《黨委班子成員和副科以上黨員領導幹部黨建掛鈎聯繫點》制度,每人掛鈎一個黨支部、抓黨建工作和平時工作,要求每季度必須到掛鈎支部上一次黨課。
基礎設施
全鄉共實施了30公里的水泥衛生路建設,加快了道路衛生化的進程,實施了山區公路主幹道加固工程,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教育方面,完善了七河完小基礎設施,共和幼兒園已建成招生,目 前,三義完小搬遷工程完成前期規劃選址工作,新學校有望順利建成。水利建設方面,實施了投資110多萬元的漾弓江險段治理工程,並已通過上級部門驗收,實施完成了第七期長治工程項目之一的龍潭和拉市灣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了2.9公里的東山溝渠修建工程,修建了6座蓄水池,完成了1.2公里的東山河第四期"三面光"工程,投資117萬元實施了"血防"改水項目,共有2341人受益。實施了西關村人畜飲水工程,到目前為止,全鄉共解決了2000餘人的人蓄飲水困難,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用水困難和飲水安全隱患。目 前,正在實施當中的投資116萬元的三義梅所煙水配套管網工程即將完工,到時,將優良促進烤煙等農作物的生長,諸多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群眾生產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促進了生產發展。
觀音峽景區
觀音峽景區位於七河鄉西北5公里,與漾弓江峽谷接壤,其周邊為古樸純正的納西村落、雋秀恬靜的田園風光,冰涼清澈的龍潭泉水、雄渾壯觀的河流峽谷,構成了一幅人文地理、自然風光相互交錯的立體畫卷,是一處避署度假、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在鄉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經過招商引資,於2004年與南京宋城集團達成了投資開發西關黃龍潭景區的協議,經過一年的建設,觀音峽景區於2005年3樂7日正式開園營業。景區先後興建了16棟納西民族街房屋,修架了一座通往峽谷的鐵索橋,並開通了遂道,完善了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開發了田園漫步、休閒購物等旅遊項目。該景區的建成,改變了麗江城區旅遊路線"北熱南冷"的現狀,緩解了古城和雪山一線承受的壓力,為麗江市旅遊二次創業做大麗江拉開了序幕,認真做好以旅促農這篇文章,必將給西關村的群眾帶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新農村建設
七河鄉是麗江的"南大門",是窗口,麗江機場、大麗鐵路、大麗公路在這裡交匯。為了保持一個優美的環境,讓遊客一進入麗江就能感受到納西族的民俗風情。鄉黨委、政府在整治環境衛生、美化亮化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生態環境建設
新建了32口沼氣池,全鄉沼氣普及率達91%,新建了農村新型衛生廁所58座,公廁2座,垃圾池12座,完善了村級衛生制度,使"髒、亂、差"現象得到治理,極大地改變了村容村貌。
園林式村莊
按照鄉黨委、政府提出的打造"園林式村莊,花園式庭院"目標,積極動員全鄉機關幹部和人民群眾植樹造林,讓荒山荒地綠起來。"七一"前夕,組織全體機關黨員、幹部職工和五個壩區農村支部黨員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在大麗公路兩旁和漾弓江兩岸共種植5萬株柳樹,並對各支部的綠化帶明確進行了劃分。到目前為止,在全鄉範圍內共實施了三次美化綠化工程,累計種植川白楊、白楊、柳樹等綠化樹10萬棵,先後在公路沿線撒播波斯菊和種植2萬株玫瑰花,進一步綠化了家園,美化了環境;
美化亮化工程
繼續抓好對麗大路沿線的"穿衣戴帽"工程的收尾工作,實施了麗大路沿線房屋的刷白亮化工程,目 前已見成效,形成一道白牆綠樹的獨特風景線,具有納西族特色的瓦屋面,小四合院落,體現了民族旅遊的特點;四是整治衛生環境。由於我鄉區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環境衛生特別重要。鄉領導重視環境衛生工作,從村委會聘請了4名保潔員,專門負責大麗公路沿線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衛生,規定每個月的4號、14號、24號為"村社清潔日",將每個星期5下午定為"機關、單位衛生日",保持本單位及分配的環境衛生區域整潔。堅持建、管、用結合,每年投入一定的資金,建設了一批婦女學校、籃球場、老體協場地等實用、必備的文化場地。通過鄉黨委、政府的積極努力,投資4.5萬元的七河鄉文化站修繕工作即將完工,七河鄉電子信息閱覽室有望在明 年年初建成。我鄉的前山、後山、共和三個村委會被列為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村,當前這三個村的陣地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之中。目 前,七河鄉每村都有一個婦女學校,10個村委會基本都擁有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其中,作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的五峰北排村的文化活動中心已經建成使用。諸多文化陣地的建設,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積極推進了七河鄉文化建設,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面貌;二是精神文建設制度持之以恆。我們繼續堅持了春節組辦、"三八"村辦、"四·一八"鄉辦和機關單位輪流舉辦文體活動的制度。在一年一度的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中,表彰獎勵了一 年來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弘揚了正氣,凝聚了黨心、民心。七河完小、獸醫站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七河村委會被評為省級文明村;三是群眾性文體活動十分活躍。全鄉村組幹部充分發揮主人翁的精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四是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取得新進展。通過示範點的建設,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在全鄉全面鋪開,全鄉共評出了十星級文明戶182戶,其中,五峰下排組范美蘭等2戶還被評為市級"十星級文明戶",有力地推動了我鄉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鄉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