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膽·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七葉膽
拼音名:Qí Yè Dǎn
別名:小苦藥、公羅鍋底、遍地生根
出處
《中草藥通訊》2:24,1972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根狀莖或全草。9~10月采。
原形態
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長,有棱,卷鬚先端2裂或不分裂。鳥趾狀複葉,互生;
葉柄長2~4厘米,被柔毛;小葉5~7枚,膜質,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
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波狀小齒,中間小時較大,
長4~10厘米,寬1.5~3厘米,兩側小葉漸小。花單性,雌雄異株,
雄花組成腋生、披散的圓錐花序,長10~16厘米;花萼短小,5裂;
花冠黃綠色,6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雄蕊5,
花絲下部合生。雌花序較短;花柱3,子房球形。漿果球形,直徑5~9毫米,成熟時黑色。
生境分部
生于山間陰濕處。分布我國南部。
化學成分
含甾醇、糖類、色素、甙。
性味
味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治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7~1錢,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七葉膽(全草)研粉,製成片劑或裝膠囊,每次2.5~3.0克,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
537例(年齡均在50歲以上)患者經一個療程後,臨床治癒25例(4.7%),顯效133例(24.8%),好轉266例(49.5%),無效113例(21%)。
觀察中發現:七葉膽對吸煙的氣筍炎患者療效較差,對痰濕化熱型療效比痰濕型好。
副作用:少數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頭暈,眼花、耳鳴等,均較輕微,能堅持繼續服藥。[2]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