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七則佛教因果故事

七則佛教因果故事

目錄

   明朝的呂青,平日喜好談論淫穢之事和偷看婦女;他到了卅歲的時候,家裡貧窮到了極點,兩個兒子相繼的死去;有一天,呂青忽然暴斃,見到了祖父很生氣的對他說:「我們家兩代積善,你命中該發巨萬的財富,沒想到你心愛美色,口眼都在造孽,福報都快要折盡了;我恐怕你會真的去犯邪淫的惡事,那麼我們呂家的後嗣,就沒有指望了;所以我才哀求懇請冥王,把你拘到陰曹地府來看一看,你便會知道利害了啊!」呂青說:「聽說姦淫別人的妻女,會得到絕嗣的報應,事實上我也很害怕會得到這個報應,所以我未曾犯過啊!」

旁邊一位冥官說道:「豈只是絕嗣而已啊!如果是女子主動來勾引,而自己就順水推舟不推辭;這個罪孽,就是只有絕嗣的報應;若是自己引誘逼迫人家,以及屢屢再犯的人;破害別人的倫常,使人家墮胎殺子殺丈夫,這些都是何等的大罪,豈只是絕嗣而已呢?對於邪淫的罪惡,在陽世間的法律處分太寬,但是陰間的法律卻是最嚴;凡是人一動了邪淫的慾念,三屍神就會自首,灶君和城隍,就會據實的申奏,如果祂們隱匿或是漏掉,便是大過啊!你試看今天的發落,便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鬼卒們就帶了許多犯過邪淫罪惡的犯人來到殿前,他們都帶着枷鎖跪在地上,冥王厲聲的吩咐道:「某人變乞丐瘋啞,某人變娼妓眼瞎,某人兩世為牛,某人十世為豬。」冥王吩咐完畢,鬼卒就押他們出去投胎,呂青看了嚇得毛骨悚然,冥官說:「還有比這個更嚴重的呢!你千萬不要貪圖片刻的歡情,失去了人身;應該要避色如同避箭一般,而且要刻印文章勸世啊!」沒一會兒,冥王就把呂青放回陽間,呂青就刻印游冥錄一萬張,以警惕世人,而且盡力的行善;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連續生了兩個兒子,而且家財萬貫,非常的富有;呂青於是就決定避絕塵緣,往南海修道去了。這是呂青的同鄉蔡菁,為他所作的記。

   明朝衢州有位徐姓少年,英俊瀟灑才華出眾,而且又頗有名氣;不到二十歲就中了進士,被朝廷選派擔任松江府節推的官職,親戚朋友都非常的羨慕他;然而他卻十分的好色,娶了十幾位嬌美艷麗的寵妾,每天過着縱慾無度的日子,赴松江府上任不到一個多月,就虛脫夭亡了,他的十幾位美妾,也全都改嫁別人了。

   鄞虞生這個人,長得十分的俊美,但是喜歡淫慾;有一天晚上,他夢到城隍責備他,並且計算他所犯淫慾的次數,鞭打他數十下;鄞虞生醒了之後,發現自己的兩條腿,全都變成了青紫色,兩腿於是就開始潰爛,而他病了一個多月就死了。

   錢邦偉在擔任貴溪縣縣令的時候,因為當地的習俗生了女兒之後,多不肯養,就把女嬰溺死,於是錢邦偉就恩威並濟,重賞重罰,嚴格的禁止溺殺女嬰;若是殺掉女嬰,五家都要受到連坐的處罰,因此而救活了許多的女嬰。錢邦偉後來升任汀州太守,並且享有很長的壽命,子孫都很發達。

   從前郭印的女兒郭引鳳,被兩個鬼追攝她的魂魄,遍歷了十八個地獄。她看到最後的一個地獄,有位冥王坐在殿上,大殿的下面,則有數百名的婦人,依序排列的站着;而且每個人都有小孩,抱着她們的腳在哭泣號叫:「還我命來,還我命來……」這些婦人,有的是因為女兒生多了,就把女嬰溺死;有的是因為家裡貧窮,生了孩子養不起而殺掉;有的是因為妻子妒忌妾有身孕,就把妾腹中的孩子打墮掉;有的是因為懷了私胎,於是就把胎兒毒死;有的是因為爭執打鬥,觸動了胎氣而使胎兒流產;有的是因為討厭孩子啼哭,毆打或丟摔孩子,致使孩子死亡;有的是因為照顧孩子不謹慎,而使孩子死於非命;冥王都一一的加以詰問。每位婦人的身上,都被戴上了枷鎖,而且面容憔悴,身體瘦弱,看起來十分的可憐。郭引鳳返回陽間之後,就把看到的情形,都告訴了父親,郭印就把這件事情,寫在天寧寺的牆壁上,以警惕世人。

婦人楊阿剩,自幼貧又病,晚年更狼狽,臨終的時候,她自言自語說道:「我前生的時候,本來是一位醫生,幫病人看病的時候,沒有注意詳細的檢查病情;有一次,有位婦人自稱肚子裡面長了毒蟲,我也不能分辨她已經懷有了身孕,就馬上給她服下芫花酒,這樣就可以把毒蟲打出來,結果婦人服下芫花酒之後,與肚子裡的雙胞胎一起都死了。因為我看錯了病,給錯了藥,因而就殺死了三條人命啊!陰司的冥官,就以這個殺人的罪名來處罰我,我在陰間的苦受滿之後,又處罰我投胎作女人,這一生已經是第三次了;而且生生世世都要做下賤的奴隸,必須經常的忍受貧窮饑渴的煎熬,幾乎很少有安寧的日子;我的這種遭遇,可以告訴世間做醫生的人,一定要以我為戒啊!」說完之後,楊阿剩就死了。

   明朝冒起宗先生說,浮梁邑北有位叫張明三的人,隨同父親官職遷調到瓊崖上任,所住的官舍就在李指揮住宅的隔壁,李指揮的兩個女兒,十分的漂亮,張明三就暗中的與她們發生了姦情。後來張明三要回浮梁老家,就偷偷的帶着李指揮的兩個女兒一齊私奔,先把她們藏在船里,將要渡海的時候,李指揮急速的追趕而至,張明三這時候無計可施,就很快的把兩姊妹推落水中淹死了。

十年之後,張明三患了腰痛的毛病,就請了孫醫師幫他治療,在服了孫醫師開的藥之後,他腰痛的毛病就好了一些。當天晚上,孫醫生就夢到自己,在里之梅附近的海灘捕魚,海水中忽然有二位女子,裸露着身體向他走了過來,捉着他的衣服說道:「我們兩姊妹是海南地方的人,專程來這裡為張明三治病的,難道你想要搶我們的功勞嗎?」因而就把孫醫師拉入水中,孫醫生驚醒之後,已經是嚇得汗流夾背了。第二天的早上,孫醫師就把昨天晚上的夢境告訴了張明三,明三就拍胸嘆氣的說道:「唉!我的罪業已經現前了,難道我的死期快到了嗎?」果然一個多月以後,張明三就死了。[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