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七侯笔录

内容简介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

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

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

《七侯笔录》《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

原文摘录

如今的社会,已经到了古人所说礼崩乐坏的程度了?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整个社会完全物质化了,已经忘记了传统道德和精神。

书评

先道一声祥瑞御免,亲王不敢乱黑。

第一次看这书时,它叫《笔灵》;后来知道,通用名本是《笔冢随录》,一套四本,第五本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太监了快十年光景。

现在叫《七侯笔录》,修订版兼大结局版,上下两册,亲王摘了坑王帽子,也免了“完本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烂梗,必须是好事一件。

先说结论,之前没看过的,可以买来看看马伯庸童鞋的初心,不难读。比如手里这两本就是给家里领导买的,自己不过是先蹭来看。

设定,大概是这样的:一位超脱生死的妙人,把从汉到宋的天才灵魂都炼成了毛笔,书中唤作笔灵。才学气质与笔灵越契合,就越能发挥笔灵的能力。其中江湖地位最高的七支被命名为管城七侯,也是书名的由来。

操纵笔灵的人可以继承逝去天才的某些特性,就像女一(或女二)的独门功夫是召唤冰雪,活脱脱一个冰系魔法师,《冰雪奇缘》中艾尔莎的中国版。她的笔灵名为“咏絮”,东晋谢道韫所化,缘由是形容飞雪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笔灵和笔灵之间也有相生相克,李白所化的青莲笔,可以用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狂扁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的五悲笔,只因他悲的内容是仕途不顺。

情节则是这个样子:一个不学无术的大学生,拿到了李白灵魂炼成的青莲笔,手握顶级法宝却不能充分发挥战力,接下来又成了怀璧其罪的典型代表,差点被自己的奇遇搞死,一度跟逆向开金手指差得不太多,被人称作最窝囊的主角……关底BOSS更是要罢黜百家,把所有笔灵销毁殆尽搞复辟。

当年一见,端的是惊了:完全没有落修仙俗套的东方奇幻,真是佩服得紧。

行文风格短句为主,节奏感非常好,绝大多数章节看起来丝毫不累,虽说是国学的背景设定,却也毫不晦涩,有读网络小说的耐心就足够。里面完全可以找到《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性》 《末日焚书》之类妙文的灵动。各章节名称用的都是李白的诗句,也颇应景,不是草草之作。

顺便说句,和原作相比,亲王没做太多的修改,虽然他的自评是“青涩幼稚”“中二”“土气”。但当年灵气逼人的亲王,就算有点中二也很可爱。

虽然国学只是外衣内核更像奇幻,虽然不难找出些网络小说的味道,虽然亲王老早以前的自黑是“bug数量跟网兜眼有一拼”,就算如此,毒草程度想必也不会超过学问平平的于丹老师和打发时间的舰娘网游。

前者客观上推动了国学的关注度,后者让很多游戏宅人去潜心研究太平洋战争。

这书看下来,起码会让人有查查里面诗句、文化常识以及各种梗的冲动。

说说改动吧,下面这段内容基本是给看过《笔灵》和《笔冢实录》的朋友作参考的:

有的人物被合并:眼高于顶心高气傲的熔羽和诸葛家大鼻子一辉哥。

有的人物被删除:比如可以把周遭形势化作耳边乐曲的然然。

情节设定之类的变动,自然是不在话下。

就缩编本身而言,基本已经算成功了,删了一些小bug,增补了一些设定,整体也紧凑了不少。

但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些改动还是不吐不快的。

有的情节被改掉:本人对秋风笔的设置绝对痛心疾首,话说,当初就是看了绿天庵一段,才去找了《草书歌行》背了去。

书里的笔也少了几根,但每少一根笔都是少一个爆点,每删一根笔,都删了亲王一个脑洞。

有些小细节的改动不如不改:五色笔成周与周成的精神大挪移,给当事人换了名字反倒没了原来的味道;《录灵簿》改成《录鬼簿》少了些仙气;章节名称虽然沿用了李白的诗句,但不似《笔灵》标记了出处来源略扫兴,特别是,在用了很奢侈的版面来设计的情况下。

有些小bug该删掉的没删掉,鬼笔的第二任主人《笔灵》里写着写着,丢了,修订版里拿掉就好却没拿掉,只能理解成没删干净;类似的还有被天人笔吃掉的雪梨笔八百年后在韦家藏笔洞内复活……

有些人最后应该给个交代,写着写着就丢了实在是遗憾得紧,比如那个叫郑和的倒霉孩子。

《笔灵》短句短段落颇多,《七侯笔录》被合并的不是一处两处,可能是出于厚重的选择,但也少了之前的轻灵明快。

不科学的:一是班超从戎笔的开挂,固然很爽但很有些不科学,修订版的解释说服力也不是那么强;二是冰雪女神如何爱上男一,《笔灵》里略显糊里糊涂,《七侯笔录》也照猫画虎。

最大的遗憾是:收尾太匆忙。

这点必须严重吐槽亲王:正常情况下收尾需要两本,至少也要一大本,现在只用了不到三章,说实在的,很有点失望。

去掉两页不到的尾声只有40页,具体点说是P320-360,最后几枝七侯更是匆匆入局,草草收场,点睛的被强行升级怎么看怎么还是尴尬了点。

如是按照修订删改前的《笔灵》原文,埋下的好多伏笔其实可以有很精彩的发挥,就算是两卷,一点不担心没有内容可写。

——韦家家主定邦为何退笔。

——大书特书另几支七侯的故事。现在来看,除了名字容易一不小心会想到铁掌裘千仞,唐玄奘的慈恩笔处理得还是蛮有新意也花了心思;史家代表司马迁的太史笔稀里糊涂;道家代表的葛洪灵崇笔被打酱油。

——诸葛家的覆灭。现在的处理固然可能很爽,但未免来得太快。《笔灵》里,有些人亲王明显是想留一条生路,如今却向田中芳树致敬杀尽众人,大约篇幅所限,不得不简单粗暴。

等等。

这话可能重了点: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如今,七侯草草。

接下来这一段,厚颜自称准亲王粉的自己,这次大概是僭越了。

《古董局中局》,我们可以看到嬉笑怒骂的亲王,《长安十二时辰》,是喘不过来气的紧张。上册看完,爽,过瘾。

看到下册却有些疲惫——与亲王的功力无关,原因大概是节奏感。

没有闲笔或者换个节奏的内容,文章不潇洒;长文没有闲笔,读之容易疲惫,特别是在大多数人读不进长文,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休闲阅读,需要被给点这方面的活路。

《天龙八部》之包不同,《流浪地球》的“行车不规范”,有张有弛,插科打诨。就像看书写东西累了,去干点家务也能回点血。

《笔灵》也好,《古董局中局》也罢,有颜政这样的活宝,有药不然这样的准活宝,或者戴海燕这样的反差萌,读起来更收放自如一些。拿中国地形打个比方,就是节奏太过紧张,那是青藏高原的高处不胜寒,而不是横断山脉山水相间的上下错落。

回到《七侯笔录》,后三章便缺了点这样的东西,语言习惯也与之前略有差别,甚至一度有了看大刘《死神永生》时“我靠,不会是收尾时找了代笔”的错觉。亲王式的玩梗几乎没见踪影。如不是看过知乎高赞“华尔街体、倒金字塔体和新华体之区别”,真不太相信是亲王手笔。

可能厚重了,但不太协调的感觉也出来了。

看过的几部长篇,《古董局中局》,最后一部的设定略失望,沈朝奉的山穷水尽未免来得有点突然,哥哥假扮弟弟不假,但boss却没发现船上少个人;《长安十二时辰》,关底BOSS设定略失望;《七侯笔录》,正如前面所言,结尾算是有些草草。

亲王的脑洞无边无际,情节推动的能力找不出黑点,但期待收束灵感,成一完美豹尾。

最后,明天举家出门,祥瑞御免……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