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樹皮
丁香樹皮 |
中文名稱:丁香樹皮 拉丁學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別稱:刺楸、丁皮 屬:刺楸屬 種:丁香樹皮 |
丁香樹皮,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樹皮。我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散寒理氣,止痛止瀉之功效。常用於中寒脘腹痛脹,泄瀉,齒痛。
目錄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
目:傘形目
科:五加科
族:多蕊木族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脾、胃經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10m。
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
花芳香,組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萼肥厚,綠色後變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狀,4裂;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1]
植物種屬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分布區域
我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原產馬來群島及非洲。
藥用價值
一、
功能
散寒理氣,止痛止瀉。
主治
中寒脘腹痛脹,泄瀉,齒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臍。
相關論述
1、《海藥本草》:「治齒痛。」
2、《綱目》:「主治心腹冷氣諸病,方家用代丁香。」
3、《本經逢原》:「治腹脹,噁心,泄瀉虛滑,水谷不消。」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2]
二、
拼音Dīnɡ Xiānɡ Shù Pí
別名丁皮(《綱目》),丁香皮(《本草求原》)。
出處《海藥本草》
來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
性味《綱目》:"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治中寒脘腹痛脹,泄瀉,齒痛。
①《海藥本草》:"治齒痛。"
②《綱目》:"心腹冷氣諸病,方家用代丁香。"
③《本經逢原》:"治腹脹、噁心,泄瀉虛滑,水谷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三、
【出處】出自《海藥本草》
【拼音名】Dīnɡ Xiānɡ Shù Pí
【英文名】Clovetree Bark
【別名】丁皮、丁香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 Merr. Et Perry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原形態】丁香,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mm;花萼肥厚,綠色後轉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散寒理氣;止痛止瀉。主中寒脘腹痛脹泄露瀉;齒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臍。
【各家論述】1.《海藥本草》;治齒痛。2.《綱目》:心腹冷氣諸病,方家用代丁香。3.《本經逢原》:治腹脹。噁心、泄瀉虛滑,水谷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