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經濟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著名經濟專欄作家亨利·黑茲利特專為社會大眾撰寫的經濟學入門讀物。全書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課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討論了涉及現實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問題,例如公共建設工程、稅收、政府信貸、就業與失業、關稅、最低工資、進出口、價格體系、房租管制、工會、最低工資、利潤、儲蓄、通貨膨脹等,以最簡單的闡述方式,向讀者逐次解讀這些複雜的經濟問題背後的真相、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作者簡介
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
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福布斯》雜誌總編輯斯蒂夫•福布斯尊稱他為「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新聞人」,當代「自由至上主義者」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重要成員。
他曾供職於《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後來又為《紐約時報》撰寫經濟方面的文章。1946~1966年,他在《新聞周刊》開設固定專欄,撰寫經濟學普及文章,引導數百萬讀者了解經濟學基礎知識,傳播自由經濟理念,影響力極為深遠。
《一課經濟學》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這本書1946年一出版即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至今已被翻譯成8種文字,在全球銷量早已突破百萬。他一生勤於寫作,撰寫了18本專著和無數的評論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道德的基礎》、《凱恩斯經濟學批判》等。
原文摘錄
想要多讀點經濟學的人,接下來應該找幾本中等篇幅和難度適中的專業著作來看。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哪本書能完全滿足這種要求,但是有幾本書,加起來效果不錯。 Faustino Ballve "Essentials of Economics,Irvington-on-Hudson,N.Y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 126pages Percy L. Greaves "Understanding the Dollar Crisis, Belmont, Mass." Western Islands, 1973, 327pages 主題類似但篇幅較長。 "Free Market Economics,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 by Bettina Bien Greeves 想要深入了解經濟學的讀者,如果已經具備了一定理解能力,接下來應該看"Human Action, Chicago:Contemporary Books"1949,1966; 907pages 這本書的邏輯單一性和經濟學的精確度,超越了以前所有的經濟學著作。「人的行為」出版十三年後,米塞斯的學生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寫了兩冊的"人,經濟與國家「(Man, Economy, and State, MIssion, Kan" 987pages 這本書中有不少新東西,有不少作者透徹的見解;其敘述簡單明了;其結構安排在某些方面比米塞斯的居住更適合作為教科書。 未完。 The advocates of government-guaranteed mortgages also forget that what is being lent is ultimately real capital, which is limited in supply, and that they are helping identified B at the expense of some unidentified A. Government-guaranteed home mortgages, especially when a negligible down payment or no down payment whatever is required, inevitably mean more bad loans than otherwise. They force the general taxpayer to subsidize the bad risks and to defray the losses. They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houses that they cannot really afford. They tend eventually to bring about an oversupply of house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things. They temporarily overstimulate building, raise the cost of building for everybody (including the buyers of the homes with the guaranteed mortgages), and may mislead th...
書評
作者亨利。黑茲利特。6月份看到的最好一本書,也是我這二年看過所有的跟經濟有關最好的一本書。對於,經濟學我一直屬於門外漢,只明白一點皮毛,這幾年看了不少的雜書,包括不少的經濟學,以暢銷門居多,對相關知識屬於一知半解,不成體系。 經濟學方面經常存在各種謬論,比如不管是任何一個經濟學大師的理論,你總能找到一位跟他有相反意見的大師,甚至有屆諾貝爾獎是由兩位觀點相反經濟學者同時獲得,而你在報紙電視上總能看到一些白痴經濟學會發表一些言論挑戰各種常識。 我對於一些基礎的經濟學常識有些了解,對一些理論知道不合常理,但說不清楚為什麼,無法解釋清楚。而這本是本書是為了強調一般性的經濟學原理,強調忽視這些原理會受到的懲罰,而不是去探討特定政策法規對經濟可能造成的危害。 本書分析經濟生活中盛行的謬論,其中包括你現在在國內報紙雜誌上看的絕大多數理論,而這本書儘量避免專業性、技術性的東西,以最淺顯的方式告訴讀者,這些複雜的經濟問題背後的真相、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看這本書最大的好處,讓你不被某些磚家叫獸給忽悠了,特別是象朗咸平之類的隱蔽性更強的專家所騙。說一下缺點,這本也有立場,他是由奧地利學派,這個學派的特色就是維護自由市場,反對政府的過多干預。前提是在即完全競爭狀態下發達的市場經濟是一切基礎。這這個理論正好跟經典經濟學凱恩斯理論是對立的,它強調國家干預,並且主張國家干預擴大需求-刺激消費,至於這二個派的理論大家自己去看書吧。 但不管是什麼理論,都是建立在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常識中,對這方面多一些了解,讓你自己對未來的多一些判斷的條件.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1989年中譯本《回到常識》洪君彥序 在如今的中國知識界,人們多少都知道亞當.斯密、凱恩斯、弗里德曼、薩繆爾遜這些名字,知道他們是些曾經深深影響過整個西方經濟學思想和現實經濟生活的著名經濟學家,儘管認真讀過他們著作的人並不多。對於看不見的手、國家干預經濟、追求充分就業、政府控制物價、自由放任、最低工資規定、赤字財政、福利國家、通貨膨脹政策等等概念,大家也不覺得陌生。這些概念和經濟思想,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解釋和政策主張,有時混雜在一起。關心經濟問題的人們出自自身的利益,把西方經濟理論兼容並創地吸收了進來。然而,究竟怎樣認識經濟社會中種種看上去紛繁複雜的實際經濟問題,形成自己的「經濟哲學」呢?也許本書的思路和觀點可以為廣大中國讀者提供一點啟發和參考。
本書作者亨利.黑茲利特(Henry Hazlitt)是美國報界元老,著名的經濟專欄作家。在二十多歲步入報界之後,他曾先後在《華爾街日報》、《紐約晚郵報》、《紐約先驅報》、《太陽報》、《美國信使報》、《紐約時報》、《民族周報》、《自由人》等報刊擔任金融問題編輯、主編等職,並曾擔任美國著名的三大期刊之一《新聞周刊》的副主編,為其「商業趨勢」欄目撰寫專欄文章。黑茲利特先後獲得了文學、法學和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經濟和金融問題的研究。他的論著很多,主要有《批判的剖析》(1933)、《美元能挽救世界嗎》(1947)、《偉大的思想》(1951,在1966年再版時改為《時光倒流》)、《新經濟學的失敗:對凱恩斯主義謬誤的分析》(1959、1973)、《人與福利國家》(1970)、《征服貧困》(1973)以及《通貨膨脹危機與解救危機的方法》(1978)等,其中後者已有了中文版。他還曾編輯出版了《對凱恩斯經濟學的批判》論文集。現在介紹的這本書原名《經濟學一課》,最初出版於1946年,以後曾多次再版,中文是根據1979年的修訂版譯出的。
在西方經濟學界凱恩斯主義與傳統經濟思潮的對立論戰中,黑茲利特始終是明確站在傳統保守派一邊的。他主張恢復全面絕對的經濟自由放任綱領,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他認為,自由競爭下的資本主義市場和價格制度幾乎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體制,而國家則只是應當創造條件保證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其功用。從這一點上看,黑茲利特的觀點是與「最好的政府即管理最少的政府」的傳統觀點一致的。雖然在具體主張上有些分歧,但總的說來,他一直非常推崇奧地利學派自由主義經濟學代表哈耶克以及貨幣主義學派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觀點,主張自由經營、私有化、以市場力量有效配置各種資源、實現高經濟效率。
在本書中,作者着重闡述的一個中心論點是,經濟科學的藝術就在於,它不僅僅考察了某一法規或政策對於某一特殊集團的短期影響,而是同樣探究了其為所有集團在長期內所帶來的全部後果。從這一論點出發,作者指出,無數當代流行的被認為是「傑出的」經濟觀點,事實上都違反了常識,仔細想來是謬誤的。他認為,政府稅收是生產發展的阻礙因素;為了實現所謂充分就業,政府事實上只不過是把三個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分給五個人去做了,這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充分就業是一種迷信,不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動力;他強烈主張自由貿易,認為關稅保護了落後和低效率;他反對制定政策來保護、拯救某一產業,認為應當「允許它們死亡」,只有這樣才能允許其它的產業產生和發展起來。在這裡,黑茲利特以美國農產品的原價政策為例,分析指出在這種政策下,一個產業的發展只不過是以犧牲其它產業的利益為代價得到的;他強烈抨擊了政府制定價格、限制租金、規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政策,認為工會的鬥爭事實上妨礙了勞工市場的競爭,破壞了效率。在本書修訂版中作者加了「三十年後」一章,指出三十年的時間並沒有使經濟學家和決策者們回到常識中來,相反,他們走得更遠了。
培根曾有一句格言,即「稍微懂點哲學的人會傾向於無神論,而深究哲理則會使人的思想更接近宗教」。對這樣的觀點,人們會有完全不同的見解。然而,「懂得一點點經濟學很容易引導人們得出自相矛盾的十分荒謬的結論,而真正理解經濟學則會使人的思想重新回到常識」,這一點是黑茲利特深信不疑的。
本書與40年代第一次在美國出版之後,被翻譯成八種文字,並陸續重版多次,頗為暢銷。推薦譯者將此譯成中文的美國教授們認為,它曾使無數美國知識分子由此開始了解了經濟學。一部四十多年前由生於上個世紀的作家寫成的著作能夠在今天的美國再次修訂出版,並為許多人所歡迎,這說明了西方經濟思潮的發展趨向和西方經濟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不過,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本書中同樣存在着許多顯著的不足和錯誤。現今的社會並不是作者所描述的那種通過自願交換組成的自由社會,也不可能成為那樣的社會。作者對於初版後三十餘年的經濟發展以及政策手段的複雜變化並沒有分析,沒有看到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背景下的現實。在對於工會組織、工會鬥爭的抨擊上也顯然表現出了其自由原則虛偽的一面。
然而,儘管如此,我認為於小慶同志譯出此書,把它介紹給廣大中國讀者仍然是很有意義的。作者的觀點清晰明確,討論的問題也很接近生活,易為人們所理解。同時,作為報界元老,黑茲利特先生行文流暢生動,文風簡潔犀利。因此,確實象哈耶克評價本書時所講的,它將使聰明的外行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到許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