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沉痛悼周公(文香嬋)
作品欣賞
一腔沉痛悼周公
2021年7月2日凌晨01:48分,我在書房為市文聯舉辦「慶祝建黨一百周年」詩歌朗誦會寫兩篇詩歌,完稿後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翻看一下。看到文友在工作群里發的消息,周同賓老師於2021年7月1日上午11:10辭世,頃刻之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深知平時周老師把水兵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閒暇之餘也喜歡開個玩笑。堅信不會開這樣讓人難以接受的天大玩笑。
夜已深沉淚眼朦朧,我久久地獨坐書房,時間似乎永遠的定格在此時。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回憶去年六月九日,隨市文聯組織的「大美南陽」採風」團,還與周老師一塊同行。途中下車方便時我攙扶周老師一同下車!交流中他老告訴我「自疫情期間也許是因為思想壓力太大的因素,我的身體明顯不如一前,下樓在家屬院轉上兩圈就得馬上坐下來休息,不然就出現少氣無力,行走困難難的狀況!但對吃飯,休息還無大礙」我聽後馬上安慰他老,多曬曬太陽,多散散步身體慢慢就會好起來!時隔兩個月後也就是2020年8月21日,有幸和周同賓老師一起參加市電視台舉辦的《書香南陽》欄目舉行開機儀式!哪天他精神煥發,激情澎湃地在活動現場做了發言;周同賓在開幕式中說,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道出了中華民族對於讀書的敬仰,對讀書人的敬重。現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書香社會,不應當是一個銅臭社會。經濟在社會中固然重要,但心靈上的淨化更加重要。在步入小康社會的同時,也應該讓心靈更加充實。要想充實心靈,淨化心靈,提升心靈,讀書是唯一的辦法。在當下,手機網絡的興盛,讓我們讀書更加便捷了。但是,讀書應當沉下心來,從靈魂深處來真正吸收書籍帶給我們的營養,而不是閱覽快餐式娛樂式的文學。《書香南陽》欄目的開辦,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一現狀,帶給人們以積極的引導。不曾想這卻是我和周老師的最後的一次相見,僅僅過去200多天您確駕鶴西去,永遠地離開我們,悲痛之情難以言表!
我真正認識接觸周同賓老師,算來已有七年。第一次與周老師接觸,是我在南陽漢詩協會成立的前兩天裡,和南陽晚報社張燕主任商量,邀請周同賓老師到成立現場支持一下。因為他老不但德高望重,也是南陽文學泰斗。5月27日一大早,張主任就陪我一起到了周老師家裡,當時周老師剛吃過早飯在書房閒坐,看見我倆到訪甚是興奮,通過張主任對我的介紹及短暫的聊天后,周老師方知我來的目的!當場表態說「香嬋具有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和熱愛,也有多年筆耕不輟的情懷,願意為南陽詩歌創作助力提攜,南陽漢詩協會成立是件好事,更是咱南陽文學藝術界的盛事!我一定到會」當我們話別起坐離開時,周老師的一個動作讓我至今不能揮之不去,雙手扶着椅子欄杆三次沒有站起來,原來是一周前在院子散步時不小心右腳采空了。造成骨膜損傷,走路疼痛難忍,醫生建議少走路多休息多保養即可恢復。得知此情我當場決定後天的成立大會就不再讓周老師過去了,可萬萬沒有想到!我最敬重的周老師毅然蹣跚而來,出現在活動現場。那一刻我被周老師對文學藝術殷切厚愛的胸懷,深深地震撼了!當時秦俊主任,孟水昌主任還給他開玩笑說;「受了一點兒輕傷您別裝病呀,是想讓老弟俺們過去看望您吧」當時周老師笑笑說「詩歌是國粹,我們應該支持呀」,一句話似一面旗幟從此刻骨銘心地印記在我的腦海里,激勵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更加發奮努力。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不知道用什麼更最準確的文字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主要原因是每臨下筆,就犯躊躇,只怪自己筆澀文拙。找不到一個能準確訴說心裡話的文眼!只有暗自努力不負韶華。
躋身南陽文學界,身為南陽作協副主席!可以說;我在文學道路上能走到今天,能取得一點兒成績!與周老師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周老師雖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將永遠牢記他老生前的教誨,紮根文學藝術,為大美南陽文化建設搖旗吶喊!
說實在的,我平時以寫詩為主,空閒時我特別喜歡拜讀周老師的散文。從周老師的文章里,我了解了農民的酸甜苦辣,農民的喜怒哀樂;農民的勤勞與厚道,也了解了當時農民的苦難和沉重;悟出了充滿着悲劇色彩的農村人的命運;也讀懂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後來又陸續讀了《古典的原野》等作品。去年我寫的《茶人趣事》《寨溝村魂》等作品,就是受了周同賓老師的《皇天后土》的影響。
我喜歡周同賓老師的散文。無論從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語言描寫等都是鄉土文學中最微美的文字呈現,特別那些散碎的精品小短句,也總會感染着讀者,觸動到內心深處的靈魂,讀後會產生對微美文字的感染力,讓人激動,讓人悲痛,讓人歡喜,讓人擔憂,達到催人淚下的效果。周老師的作品是當今中國散文語言中最絢爛的花兒,而這朵文字之花兒,已深深地紮根在南陽的黃土地里,今年春天我創作的散文《春季走進月季園》從某些方面就學習了周同賓老師散文語言風格和創作技巧。在今後的寫作道路上還需更好地學習閱讀周老師的創作手法,更好地提升自己。
高風亮節萬古傳,良操美德千秋在,願周同賓老師一路走好,願周同賓老師永垂不朽!
一首《悼念周同賓先生》表達我的追思。
驚悉噩耗悼吾賢,
不覺雙頰掛淚連。
筆寫鄉農歌熱土,
文呈時代潤田園。
高風亮節人評定,
德藝雙馨自不言。
一代大家成歷史,
文壇誰領不空銜?[1]
作者簡介
文香嬋,酷愛詩歌文學創作。長期從事各種題材的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