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桐城(吳斌)
作品欣賞
一個人去桐城
我之所以喜歡汪曾祺,除了他的語言風格,豁達的人生觀,還有就是他的很多散文都是60歲以後寫的。而我的散文也是在60歲前發力,退休那年才加入中國散文學會。至少,汪曾祺為我在「烈士暮年」提振了寫作信心,滿足了我「讀書可也,作詩且慢」的虛榮心。汪曾祺在《我的創作生涯》中寫道:「桐城派古文,對我的文章的洗鍊,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反覆閱讀桐城派古文之餘,總想去桐城瞻拜一下桐城派的先賢。巧的是,5月中旬由《海外文摘》《散文選刊》(原創版)組織的「2021海上仙都·太姥山」全國作家筆會到福建的福鼎採風,發現福鼎的別名就叫桐城。回來完成採風作業,打完2次新冠疫苗之後,就獨自一人坐動車去安徽的桐城。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用支付寶掃健康碼的系列程序,讓我的每次出行都要提前幾分鐘,大腦的人臉識別系統顯現滯緩,仿佛一天的24小時縮短了。肆虐全球的惡魔——新冠病毒好像連時間也不放過。
到桐城的高鐵去年底才開通運營,我是趕上了好日子。前後不到4個小時就到了桐城東站。出站口「文都桐城歡迎您」的橫幅格外醒目。文學的氛圍仿佛從踏上這片熱土就在逐漸上升。我打的直奔要觀看的景點,沒想到星期一閉館。只好就近登記賓館入住。在的士上經過龍眠河時,見不遠處有一座廊橋很吸引眼球,趁時間不晚,就又出來打車去看廊橋。桐城市不大,人口也不多,新老城區建築風格迥異。老城區徽派建築鱗次櫛比,如身穿旗袍的淑女;新城區高樓大廈林立,像富有青春韻律的佳麗。城區周邊有逶迤的青山環抱,清澈的龍眠河水從城中潺湲流過。河邊有一尊巨大的唱片為背景嚴鳳英演唱《天仙配》的雕塑,董永、七仙女翩翩起舞的身影定格成永久。廊橋的風格古香古色,赭紅色仿木建築更顯底蘊。上橋有幾級台階,是限制機動車的標識,橋頭有賣蔬果及娛樂用品的商販,不少中老年市民在這裡休閒娛樂。打牌聊天、吹拉彈唱甚是熱鬧。一群演唱黃梅戲的格外引人注目。一個女的邊唱邊舞,可謂有板有眼字正腔圓,頗具專業水準。「你耕田來我織布」用簡單的勞作抒發人間的大愛與清歡。伴奏的鍵盤、管弦、打擊樂器像一個樂團的規模。龍眠河在悠揚的歌聲里汩汩地淌過,仿佛河裡流淌的是傳唱千年的音符。
夕陽快接近遠山時,我尋一處小店解決晚餐。「面掌柜」的招牌有文化內涵有吸引力。一間店面,擺放七張小桌子,掌柜的是一個20多歲文靜漂亮的姑娘。面點品種相對豐富(與一個掌柜的經營狹小的門店相比較而言)。我點了一碗類似方便麵的酸菜面,價格12元。環顧四周,牆上貼滿「面掌柜」的掌故和圖片。原來是把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戲說」進行了再次演繹。把本地的小吃融入樂善好施接濟窮人、勤奮好學經營有方的優美傳說,傳統美德和先進文化的弘揚仿佛無處不在,關鍵是如何打造一方認領的優良氛圍。「文都」可謂名副其實。
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和文廟都在桐城市區的公園路。景區前面的廣場滿是晨練的中老年人,這一帶是老城區最繁華的地段,不僅人口密度大,臨街的商鋪也相對集中。桐城派文物陳列館在文廟裡面。文廟為元、明、清以來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一組禮制性建築群。恢弘大氣,莊重肅穆。建築群的一側是我要瞻拜的桐城派文物陳列館。兩層的木製小樓古樸滄桑,裡面還有一個可以仰觀星空的小天井,像是他們高談闊論、叩問蒼天的沙龍。與旁邊的建築群比較顯得小家子氣,不像他們影響中國文學幾百年的古文宏闊大氣,滄桑感倒像是一脈相承。館內陳列的展品詳實豐富;從創立桐城派、濫觴、興盛到式微的過程清晰明了。在主要師承膺服關係圖中,從戴名世、方苞到劉大櫆、姚鼐、梅曾亮等先賢的文章我都反覆讀過,受益匪淺,成為我寫作中彌補「缺典」增加厚度的範本。
在文化博物館,桐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夏商。從周朝設置桐國到現今的桐城市,從先民的篳路藍縷到烈士的開疆守土,從桐城文派到敢為敬陳,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浩浩蕩蕩、積厚流光。開闢飲食文化新戰場——「鴻門宴」的始作俑者范增也是桐城人。曹操的「煮酒論英雄」,周瑜的「群英會」,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謀略絕對師從范爺。飯局就是一把雙刃劍,敗也飯局,成也飯局。博物館展示的是「范增謀略超群」,桐城派的開山之祖戴名世對他的同鄉評價「彼范增者,項氏骨鯁之臣。」我暗自打趣:原來只需精心設計一個複雜的飯局便可青史留名。他別有用心的飯局差點改寫大漢王朝的歷史,顛覆歷史人物的功與過。蘇軾的評價一語中的——「增亦人傑也哉!」不以成王敗寇論。
因為沒有講解員,不到半個小時就參觀完畢。我問工作人員,「六尺巷」景點怎麼走,參觀需要多長時間?工作人員告訴我,不遠處即到,只要幾分鐘。也就是說,我當天就可以回家。我一面抓緊時間趕往景點,一面通過手機改簽第二天才返程的車票。「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我要去重溫,要去現場感受,親身體味古人謙讓、友好、和睦的美德,為子孫積攢一份美好的敘述。小巷深處,建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寫着「六尺巷」,下面有四隻石獅前後拱衛,裡面的一面石牆鐫刻着市政府的文告,旁邊的一塊大石雕鏤着張英的回信:「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石承載的重量遠遠超出石頭本身。再往裡穿過幾十米長的林蔭道,就是兩堵牆夾着的三米多高的六尺小巷,迎面牆上掛着廉政教育基地的牌子。通透筆直的小巷給人無限啟迪。這時才上午10點多鐘。我本為文學而來,卻接受了一場為人處世的薰陶。儘管行程只有短短的一天,我感覺有很多東西可以寫。
我攔住一輛的士,踏上了回家的路……[1]
作者簡介
吳斌,湖北潛江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