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秀歌》
麥秀歌
|
|
|
《麥秀歌》是商紂王叔父箕子朝周時慨憤而作的詩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詩 。此詩在寥寥十數字中,將亡國慘狀和亡國原因和盤托出,而且又是淒涼悲惋。全詩語言樸實,音律優美,聲情相生。後世對此詩評價甚高,認為它「文詞悲美,含義深刻」。後人常以之於《黍離》並舉,來表示亡國之痛。
目錄
作品原文
麥秀歌
麥秀漸漸兮⑵,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⑷,不與我好兮
創作背景
《麥秀歌》當作於西周初年。據《東史綱目》記載,箕子在封於古朝鮮後的第十三年,曾經回中原朝周,寫了《麥秀歌》。箕子是商朝舊臣,是商紂王的叔父,生長於古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商朝末期,商紂王昏庸無道,縱情聲色,寵幸奸佞,誅殺忠臣。比干被殺,周文王被囚禁。箕子比較幸運,他在勸諫紂王沒有結果的情況下,離開了朝歌。若干年後,周武王伐紂,建立周朝,讚賞箕子是個忠臣,就把他分封到了朝鮮。《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大意是說,箕子在分封到朝鮮後,有一次去周朝朝拜,路過原來商朝的都城朝歌,看到城牆宮室毀壞,長滿了野生的禾黍。箕子對於商朝由於商紂王的昏庸而滅亡感到非常傷心,想大哭一場來祭奠,可是此時已是周朝,自己還作了周朝的諸侯,於理不合;偷偷的哭泣幾聲,又近乎婦人;於是無奈之下,寫下了千古傳唱的《麥秀歌》。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麥秀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詩。在此之前,據傳夏啟曾作有《九辨》《九問》,其詞早已失傳,夏商之際有《刺奢篇》,但作者已失考。
《麥秀歌》是富於感情而為血和淚的文學,它抒發了作者對殷紂王不聽勸諫反而加害忠良的痛苦、憤懣心情。「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麥子吐穗,禾黍茁壯,本是一番喜人的豐收景象。然而,對於亡國之人,感念故國的覆滅,心頭自別有一種滋味。這種可貴的故土情愫,曾引起歷代無數仁人志士的深切共鳴。晉文學家向秀《思舊賦》謂:「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蹟兮,歷窮巷之空廬。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於殷墟。」宋文學家王安石《金陵懷古四首》其一云:「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後人常以「麥秀」、「黍離」並舉,寄託深切的亡國之痛。
殷紂王暴虐無道,箕子苦諫不聽,導致殷商滅亡。箕子目睹殷商宮室化為一片廢墟,悲從中來,此詩是他故國情思的自然流溢。「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紂王的拒諫,致使殷商亡國,這悲慟永遠成為詩人心頭的創傷。他悲戚、憤懣、憂慮,可謂百感交集。
此詩語言樸實生動,其藝術手法對後代詩歌具有相當的影響,比如以「興」發端(麥秀漸漸,禾黍油油),重章疊字的運用等,在後世民歌中得到了發展,其假借男女私情而抒發政治懷抱,到戰國時屈原的詩歌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光大。詩中疊字「漸漸」「油油」的運用,語氣詞「兮」的安置,形成一種音律美,達到聲情相生的完美境地,顯出與《詩經》一脈相承的藝術特徵。尤其是末兩句「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聲口、措辭乃至句式都與《國風·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極其相似。可見先秦詩歌在詩的意境和形式上有一種內在的淵源關係。
名家點評
陶淵明《箕子》詩:「狡童之歌,淒矣其悲。」
孫良工《中國文藝辭典》:「《麥秀歌》文詞非常悲美可愛,含義最深,為後世寓意詩的發端。」
作者簡介
箕子,名胥余,因封國於箕(今山西太谷縣東北),子爵,故稱箕子。與紂王同姓,是殷商貴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紂王朝內任太師輔朝政。今朝鮮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遺蹟。唐時在朝歌南關建箕子廟,文學家柳宗元撰寫碑文,今存。明正德年間,在南門內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遺址尚存。[1]
參考文獻
- ↑ 麥秀歌:為何能歷代傳誦不息,成為千古絕唱,蕭家老大a 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