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吳顯道五首》(王安石)

《送吳顯道五首》

作品名稱:《送吳顯道五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安石

《送吳顯道五首》是北宋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

目錄

正文

《送吳顯道五首》之一

五湖大浪如銀山,問君西遊何當還。

以手撫膺坐長嘆,空手無金行路難。

丈夫意有在,吾徒且加餐。

屏風九疊雲錦張,千峰如連環。

上有橫河斷海之浮雲,可望不可攀。

飛空結樓台,動影裊窕沖融間。

沛然乘天游,下看塵世悲人寰。

泊舟潯陽郭,去去翔寥廓。

君今幸未成老翁,衰老不復如今樂。

《送吳顯道五首》之二

滕王高閣臨江渚,東邊日出西邊雨。

十五年前此會同,天際張帷列樽俎。

公今此去何時歸,我今停杯一問之。

春風兩岸水楊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偶向東湖更向東,杏花兩株能白紅。

落拓舊遊應記得,插花走馬月明中。

荏苒荏苒瞻四海,明年花開復誰在。

杏花楊柳年年好,南去北來人自老。

少壯幾時奈老何,與君把箸擊盤歌。

歌罷仰天嘆,六龍忽蹉跎。

跟中了了見鄉國,自是不歸歸便得。

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應識。

《送吳顯道五首》之三

臨川樓上柅園中,羅幃繡幕圍香風。

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顏始紅。

杏花楊柳年年好,南去北來人自老。

舊事無人可只論,惟君與我同懷抱。

《送吳顯道五首》之四

忽憶舊鄉頭已白,牙齒欲落真可惜。

臨江把臂難再得,江水江花豈終極。

《送吳顯道五首》之五

百年多病獨登台,知有歸日眉放開。

功名富貴何名道,且賦淵明歸去來。[1]

作者生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2]

主要作品

著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文學作品。

參考資料

  1. 王安石詩詞全集 《送吳顯道五首》 詩詞名句網  
  2. 王安石,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