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洛莉塔

來自 發現網的圖片

洛莉塔,又譯為《洛莉塔》、《洛麗泰》、《羅莉泰》,是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流傳最廣的作品,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洛麗塔》已被改編成電影。

目錄

基本信息

原版名稱 《Lolita》 [1]

字 數 約420000

首版時間 1955年

類 別 長篇小說

作 者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書 名 《洛麗塔》

內容梗概

小說描述一位從法國移民美國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時期,與一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發生了一段初戀,最後安娜貝兒因傷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戀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將"小妖精"定義為"九到十四歲"。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婦拋棄,後來又迷戀上女房東Charlotte Haze的12歲女兒洛麗塔(Lolita),稱呼她為小妖精。

由於兒時的陰影,亨伯特對洛麗塔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名早熟、熱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東為妻,成為洛麗塔的繼父。小說中的女孩原名桃樂莉·海茲(Dolores Haze),西班牙文發音的小名為洛麗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為書名。

後來女房東在丈夫的日記中發現自己的丈夫對女兒的企圖和對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氣,於是寫了三封信(後來被亨撕碎,但根據文章中,信的殘篇段句,三封信的內容想表達妻子想離開丈夫一段時間,然後再找機會複合,表現出妻子對丈夫的愛)在寄信的途中被車子撞死。亨伯特將洛麗塔從夏令營接出來一起旅行,他以為在洛麗塔的飲料中下藥,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猥褻她。 結果藥對洛麗塔全無效果(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強力安眠藥),相反第二天清晨洛麗塔主動挑逗亨伯特,發生亂倫的關係。亨伯特然後告知洛麗塔她的母親已經去世,至此洛麗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必須和繼父生活下去的這個現實。 亨伯特帶着洛麗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國旅遊,他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洛麗塔,以及繼續滿足自己對她的欲望。洛麗塔長大後,開始討厭繼父,她意識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這種亂倫狀況好"。於是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孩子交往,並借着一次旅行的機會脫離繼父的掌握,一開始亨伯特瘋狂的尋找,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三年過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麗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亨伯特給了她400美元現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還有把屋子賣了買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約。他要求洛麗塔說出當時拐走她的人,洛麗塔告訴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 作品中被女主角認為是東方天才哲學家),其為學校演出的劇作家,並告訴他,她和奎迪出走後,因為拒絕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攝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趕了出來。亨伯特請求洛麗塔離開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絕了這個要求,亨伯特傷心欲絕。他追蹤並槍殺了奎迪。最終,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於獄中,而17歲的洛麗塔則因難產死於1950年聖誕。[1]​

和納博科夫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亨伯特是一個化了裝的極端個人主義的藝術家。他稟然敏感,想象力豐富,但近於偏執。他在小說中曾引用一位詩人的話說,"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種義務,而我們則必須賦予靈魂以美感。"當然,在《洛麗塔》中,這種所謂的"美感"既有藝術華麗的詩意,也充滿了情慾墮落者陰惡的罪惡感。

作品鑑賞

作品思想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它的悲劇性不是因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為忠誠和背叛:更不是因為它是一個涉及生活倫理的家毀人亡的故事和一個關於刑事法律的情殺案件。它的悲劇深淵乃是源於--"欲望"。在所有涉及色情的語言之下,是作者關於"欲望"主題的嚴肅敘事。納博科夫在"談《洛麗塔》"一文中,曾指出了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常見現象,作為表象的"淫穢"存在於嚴肅文學之中的事實:"千真萬確,在古老的歐洲,一直到18世紀,蓄意淫穢與喜劇片斷、辛辣諷刺與異想天開的傑出詩人的作品,神韻常常一致。"但他仔細分辨了色情作者在下流小說和嚴肅創作之間的差異,指出"色情"這個詞意味着平庸、營利主義,以及故事敘述手法的一些條條框框。淫穢必須與陳腐相結合,因為每一種審美快感,都不得不完全被一些簡單的性刺激所取代",而《洛麗塔》"使用的是寫作技巧",追求的是"藝術的獨創性"。因此,我們不妨認為,在"色情"這個能指符號之下,包藏着作者探索人類欲望問題的意志和野心。

在人類探索"我是誰"的永恆追問中,欲望是一個不斷被提及的問題。從《聖經》時代開始,"原欲"和"原罪"就被並置在一起。在《聖經》故事的"失樂園"事件中,從欲望通向罪感是由"智慧"一手導演的,羞愧而非內心覺悟構成了贖罪之路。而在現代的《洛麗塔》中,悲劇是由面對欲望所採取的一系列愚蠢舉措所導致的。然而與"失樂園"不同的是,《洛麗塔》的贖罪之路不是由於羞愧,而是由於智慧所產生的內心自省,這是《洛麗塔》的意義所在。

愚蠢,是寫在《洛麗塔》故事"背面"的一個詞。亨伯特對性感少女洛麗塔的欲望追逐,從一開始就深陷在一系列自以為聰明、而實際上是愚蠢的行動之中。因為一旦點燃情慾之火,亨伯特被燒得糊裡糊塗,從而變得膽大妄為。為了接近洛麗塔,他與洛麗塔的母親黑茲夫人結婚,愚蠢地挑戰正常的家庭倫理秩序,希望在道德世界的嬸隙之中,實施自己的情慾計劃。在黑茲夫人因車禍死去之後(實際上是被亨伯特與洛麗塔兩人之間的秘密情色所氣死),亨伯特帶着洛麗塔像罪犯一樣,遮遮掩掩地宿棲在美國簡陋的汽車旅館。欲望實現了,愚蠢卻在升級,因為洛麗塔的現實肉身使亨伯特失去了真實感和判斷力。面對洛麗塔,他已經退化成一隻野獸:"我愛你,我是一隻五足動物,可我愛你。你可鄙、粗魯,壞透了,可我愛你,我愛你!"為了留住這個夢想中的慾念,為了"誘惑,永恆的折磨,痒痒的難熬,瘋狂的希望",失去理智的亨伯特把他與洛麗塔的關係降低到膘客與妓女的位置,2.5美元進行的一次性交易成了亨伯特的生活目標。所以當奎爾蒂誘拐了洛麗塔,絕望的亨伯特殺死了奎爾蒂,自己也死在獄中。這就不止是欲望的破產,也是喻指迷失於欲望所導致的愚蠢而催生的毀滅悲劇。

在殺死奎爾蒂之前,奎爾蒂驚惶失措的愚蠢狡辯形象,事實上正是亨伯特內心那一面鏡子中的真實自我。亨伯特殺死"自己",既象徵着清算欲望,也象徵着悔悟和救贖。從這個角度看,《洛麗塔》並不缺少道德批判,只是這種道德批判不是站在世俗人的倫理立場對日常生活的亂倫、失德做出的評價,而是以一個文學家的道德意識,在哲學的高度上對人的生存困境做出的描畫。

作為一部舉世公認的奇書,《洛麗塔》借用情色小說的外殼,成功地抵達了人類心靈深處核心地段,描畫着人與世界相遇時的投入、衝突和失敗,其中蘊涵的悲劇感,正反映了一個嚴肅作家的良心。因此,與其說《洛麗塔》是一部批判之書,毋寧說它是一部憐憫之書。通過迷離幻美的文字,納博科夫用幻想般、魔術般的情節編織出的生活真相,除了在對美的沉迷之外,還促使我們進一步地對人類的生存困境做長久的思考。

現實批判

在《洛》中,納傅科夫對美國的批評諷刺是不遺餘力的,幾乎涉及社會生括的每個方面。儘管小說聚焦於一段故意設置的、怪癖式的、遠離人間煙火的個人經歷,其着意尋求的仍是對這種經歷的抽象、概括或"典型化"。當然,這種"典型化"的展現藉助的並非是抽象的研究。其根須深探地扎入亨伯特與美國當代社會的關係之中。

揭露得最為徹底的莫過於新興的、蓬勃發展的汽車旅館業中的喧鬧、骯髒和粗俗。汽車旅館一般建在公路旁,為自駕汽車的旅客提供食宿。附設有車庫、車棚或停車場。這種新型服務業的興起是與汽車工業的發展分不開的。汽車工業在20世紀絕大部分時間內占據着美國經濟中最重要的地位。隨着汽車的不斷增加,它給社會生話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影響。除了更多的生活便利以外,它也使交通日益擁擠,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結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極大的威脅。不僅如此,汽車設計、裝備等也變得更加豪華。成為車主們較量財富、地位的地方,其庸俗、浮華的心理昭然若揭。此外,"汽車一舉掃蕩了閉塞的小鎮社會原有的眾多規則。……密封的小轎車成為中產階級的私室,成了冒險的年輕人放縱情慾、打破舊禁的地方。"這一切,納博科夫是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的。因此,他選取汽車服務業作為自己的對象,對汽車旅館這面鏡子揭示社會生活的粗俗面很有典型意義。納博科夫集中筆墨於汽車旅館的另一層原因是,汽車旅館是他遷居美國後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第二個受到納博科夫譏諷嘲弄的是美國人曾經引以為豪的實用主義教育方式。上世紀20年代以後,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很大反響。在社威"教育即生活"的命題指導下,當時許多機構利用學校假期大量開辦各種活動營地。像夏洛特·黑茲夫人一樣的學生家長相信,夏季宿營是健康的,"夏令營會教多治雷斯·黑茲(洛麗塔)在很多方面長進--健康、知識、修養。尤其是對別人負責方面。"但事實怎樣呢?營地根本不像宣傳廣告歷說的那樣。既不幽靜整治,也不衛生,食物也平談無味。與他人一起做個蛋糕則可以發展"健全的個性",圍坐火塘邊在星星下唱歌則可把"快樂的靈魂融入集體的聲音中",洗盤子,做幻燈,捕捉蛾子或蝴蝶算是活動內容豐富。女孩子的座右銘是"我是雄性動物的朋友。"在營地,孩子們被允許充分發展個性,於是洛麗塔喜歡"游泳和划船",孰料那不過是她和另外一男一女為了躲開別人到樹林後面交歡而耍的花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