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梅雨》杜甫 〔唐代〕

目錄

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雲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譯文

   [[成都[[有個犀浦鎮,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的大鎮。我正巧在四月路經此地,看到了這裡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雲霧瀰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注釋

犀浦道:屬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縣犀浦鎮。安史之亂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為南京,實未進駐。

湛湛:水深而清

冥冥:昏暗

盤渦:急水旋渦

賞析

此詩描寫蜀中四月的情景,壯美與纖麗互見,宏觀與微觀俱陳。細雨迷濛,密霧難開,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壯闊。

詩中的「南京」是指現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縣,現在四川郫縣的犀浦鎮就是當年犀浦縣治所。[1]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