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希望》 |
《xī wàng 》 |
作者 :魯迅 作品出處 :《野草》 文學體裁 :散文詩 創作年代 :1925年 |
《希望》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首詩以直抒胸臆為基本筆法,結合運用象徵隱喻,通過繁富的意象,生動地呈現了主體的情感體驗。同時頻繁使用「然而」等轉折詞語,造成宛曲周致的抒情語調,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錯綜複雜的心情,感受和思想矛盾。
目錄
作品原文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髮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麼?我的手顫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麼?那麼我的靈魂的手一定也顫抖着,頭髮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1,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然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2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3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őfi Sándor4(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麼?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
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5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ő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茫茫的東方了。他說: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6。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7。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裡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沒有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2]
注釋譯文
- 血和鐵:鮮血和武器。
- 杜鵑:鳥名,亦名子規、杜宇,初夏時常晝夜啼叫。唐代陳藏器撰的《本草拾遺》說:「杜鵑鳥,小似鷂,鳴呼不已,出血聲始止。」
- 肉薄:指拼搏,搏鬥
- Petőfi Sándor: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匈牙利詩人、革命家。曾參加1848年至1849年間反抗奧地利的民族革命戰爭,在作戰中英勇犧牲。他的主要作品有《勇敢的約翰》、《民族之歌》等。這裡引的《希望》一詩,作於1845年。
- 可薩克:通譯哥薩克,原為突厥語,意思是「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他們原是俄羅斯的一部分農奴和城市貧民,十五世紀後半葉和十六世紀前半葉,因不堪封建壓迫,從俄國中部逃出,定居在俄國南部的庫班河和頓河一帶,自稱為「哥薩克人」。他們善騎戰,沙皇時代多入伍當兵。1849年沙皇俄國援助奧地利反動派,入侵匈牙利鎮壓革命,俄軍中即有哥薩克部隊。
-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句話出自裴多菲·山陀爾1947年7月17日致友人凱雷尼·弗里傑什的信。
- 平安:這裡是平靜和安分的意思。
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1925年1月1日,是作者表達新年抒懷之作。
最初發表於1925年1月19日《語絲》周刊第十期。
作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因為驚異於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後收入《野草》。作者在《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中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不過我卻又懷疑於自己的失望,因為我所見過的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的,這想頭,就給了我提筆的力量。『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在這篇文章里。作者「驚異於青年之消沉」。通過自己內心深處深感寂寞而又努力打破寂寞,看到絕望而又堅決否定絕望,感到希望渺茫而又確信希望的存在的探索,鼓舞青年擺脫絕望消沉,奮起抗爭,肉搏暗夜。這是一曲充滿「希望」的希望之歌。
首先,作者先寫自己內心寂寞和精神衰老及其原因。「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我大概老了」,「頭髮蒼白,手顫抖着」,「魂靈的手一定也顫抖着,頭髮也一定蒼白了」。這是心靈寂寞與精神衰老的表徵。其原因是什麼,作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顧了許多年前自己為祖國復興和民族解放的戰鬥經歷:「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當這些都成「空虛」的泡影之後,他也未絕望,而是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之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以致「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儘管如此,他也不曾悲觀、絕望,因為他堅信「身外的青春固在」。即寄希望於青年一代的身上。雖然是那樣悲涼飄緲,但「究竟是青春」,是同舊世界戰鬥的一種希望。可是,現在「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他怎能不感到「如此寂寞」與痛楚,說明他的「寂寞」和「衰老」不是主觀戰鬥意志的衰退,而是客觀的青年一代的「消沉」。
其次,寫否定「自欺的希望」而肯定「真正的希望」。面對「寂寞」,作者只有自己「肉薄暗夜」。對於那些庸祿、無聊的青年,作者引用裴多菲的《希望》之歌,加以否定;又以裴多菲為愛國而戰死的事例和他的另一句話:「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說明在另一部分像裴多菲一樣的青年身上,是存在着肉搏黑暗的「真正」的希望的。這裡,分明表現了作者對青年群體的清醒認識。 再次,寫自己決心獨自肉搏這空虛的暗夜。在否定絕望之後產生的微茫希望的鼓舞下,「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篇末再次詠嘆裴多菲的詩句:「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不僅是自勵,也是激發消沉的青年,對於希望的不相信是毫無根據的,正如相信絕望是毫無根據一樣。這樣,作者在否定絕望之後,反襯出追求希望的信心和力量。
這是一篇詩意極濃的散文。作者以富於象徵和暗寓性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創造出詩情濃郁的境界。作者魯迅在戰鬥中耗盡了自己的青春,又「驚異於青年的消沉」,於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但他沒有進行抽象的議論,而是用形象的、詩的語言來描繪這「身外的青春」。說他們是黑夜中閃亮的星星和月光,是寒冷中凍僵的蝴蝶,是暗夜中綻開的花朵,像貓頭鷹嗚叫和杜鵑啼血一樣,敢於向黑暗發出反叛的吼聲。這些詩性的語言使情感的表達既含蓄深沉,又洋溢一種詩情美。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開發:全篇詩意蔥鬱。貫穿始終的是作者的感情線索,希望與絕望起伏交錯,造成文勢的跌宕起伏。感情基調凝重、悲壯。語言凝鍊、形象,詩味雋永。
著名學者汪暉:一旦「希望」本身的意義遭到懷疑,「絕望」也便隨之消失,因為它也屬於未來,屬於「尋找」與其「結果」的背逆。由此,《野草》達到了其哲學的頂峰:「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以「虛妄」的真實性同時否定了「絕望」與「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義歸結為人的現實抉擇:「肉搏這空虛中的暗夜」,從而構建了一套即便面對雙重「絕望」和「虛無」也能據以生存和抗戰的這些——「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他的著作收入《魯迅全集》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從1918年5月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