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寄赞上人》唐朝·杜甫

《寄赞上人》唐朝·杜甫

《寄赞上人》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寄赞上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篇诗体书信,描写了西谷风景的宜居情景,诗人想象自己在那里的“惬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全诗内容丰富,层次清楚。

作品名称 寄赞上人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目录

作品原文

寄赞上人⑴

一昨陪锡杖⑵,卜邻南山幽⑶。

年侵腰脚衰⑷,未便阴崖秋⑸。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⑹。

茅屋买兼土⑺,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⑻。

亭午颇和暖⑼,石田又足收⑽。

当期塞雨干⑾,宿昔齿疾瘳⑿。

裴回虎穴上⒀,面势龙泓头⒁。

柴荆具茶茗⒂,径路通林丘⒃。

与子成二老⒄,来往亦风流⒅。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赞上人:即赞公和尚,杜甫好友。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

⑵一昨:昨天,过去。一为发语词。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

⑶卜邻:选择邻居。

⑷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

⑸未便:不便。

⑹竟日:终日,整天。

⑺买:一作“置”。

⑻杉:指树。黍:一作“漆”,又作“桼”,漆树。

⑼亭午:中午。

⑽石:一作“沙”。

⑾塞:一作“寒”。

⑿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齿疾:才病。廖:病愈。

⒀裴回:今作“徘徊”。虎穴:指西谷山之胜,非实地。

⒁面势:对面。龙泓:指西谷水之胜,非实地。

⒂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

⒃径:一作“遥”。

⒄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

⒅风流:风雅。

白话译文

前几天蒙您陪同前往南山,去寻找一处栖身之地与您为邻。

我年纪渐老腰脚乏力,那天在阴崖下走那么多路真够受的。

我发现西枝村一带重冈北起,日照很长,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很想买所茅屋、置点田地,事情虽未办成,可并不死心。

又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个山谷,那里长满了杉树和漆树。

正午时阳光颇为和暖,石田土质良好,种作物能够丰收。

所以我想等到雨停路干,新进重犯的老牙痛病好了以后,

再邀您到西谷去,徘徊于虎穴之上,面对龙潭而恣意观赏。

要是能在那里定居下来,我会在茅舍里备下清茶相待,林丘之间有小路可通。

让我们结成“二老”,相互来往,那也是很风雅的啊!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时杜甫在秦州(治今甘肃天水)。杜甫在秦州时曾到天水西枝村访寻过卜居地,在那里重逢老朋友赞上人。杜甫一心想找一处向阳暖和的地方搭建自己居住的草堂,然而,当时节气已临深秋,树藤已沉入暗色,土地露出潮湿,直到西阳抹山草蔓沾上露水夜色即将来临,两人仍没有找到如意的地方,只好权且回去歇息。到了晚上,两位老朋友点燃松明灯,烧火煮茶,通宵攀谈。两人回顾京城往事,感慨万千。这天晚上,两人聊了一夜,不知不觉,已是东方朦胧,仍谈兴不减。最后商定稍作休息后,继续出外寻找理想的卜居地。然而杜甫和赞公在西枝村周围看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如意的卜居地,杜甫只好暂时回到秦州城里。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一条山谷,那儿风光无限,条件不错。于是又产生了再去西枝村与赞上人一同寻找卜居地的想法。为此杜甫用诗的形式给赞上人写了一封信,再次谈到自己对卜居地的基本要求和与赞上人作邻往来的美好憧憬。这就是杜甫在秦州城里所作的《寄赞上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