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娜 •卡列尼娜》

《安娜 •卡列尼娜》

《安娜 •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上。

作品講述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製,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1]

目錄

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出生於貴族家庭,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學家。[2]

1844年,進入喀山大學。

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

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3]

作品簡介

故事以雙線進行,一為安娜,一為列文。托氏以二人為軸,描寫出不同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更進一步則寫出當時俄國政治,宗教,農事景象。

在文中,列文為托爾斯泰之化身,代表著19世紀60、70年代的社會轉型催生者。列文重視農事,對貴族生活不甚投入,住在鄉村和指導農民工作。列文熱愛吉蒂,起初求婚被拒,幾經波折才終於成功。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貴族,氣質高雅,風度迷人,是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她16歲時由姑母撮合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卡列寧。卡列寧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醉心於功名,孜孜於公務,是一架十足的官僚機器。他生性古板,毫無生活情趣,也不知愛情為何物。年輕、熱情、生氣勃勃的安娜與卡列寧結婚8年多,在死氣沉沉的家庭裡備受壓抑,只有兒子謝遼沙能給她快樂和慰藉。[4]

安娜的哥哥司忒潘住在莫斯科,由於與家庭女教師有怙昧關係,妻子杜麗跟他鬧起了矛盾。安娜為調解兄嫂矛盾,從彼得堡趕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火車站,安娜與「彼得堡的花花公子」渥倫斯基相遇。兩人不自覺地同時注視了對方一眼,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倫斯基已經註意到了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裡,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住她眼睛裡的光輝,但它卻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裡閃爍著。[5]

當時,渥倫斯基正在向杜麗的妹妹吉提獻殷勤。另一個貴族地主列文也愛著吉提。吉提迷戀於渥倫斯基,她拒絕了列文而滿心期待著渥倫斯基的求婚。然而,渥倫斯基一見安娜,便把吉提拋在腦後了。在舞會上,他不顧期待著與他跳瑪佐卡舞的吉提,而去邀請安娜對跳,把吉提撤在一旁,使吉提蒙受了羞辱,為此大病一場。

有名無實的婚姻

安娜意識到自己與渥倫斯基之間所產生的微妙感情,為了避免再與渥倫斯基見面,她提前返回彼得堡。但沒有想到,渥倫斯奇竟然與她同車而行。在中途的一個車站上,當她下車去透透空氣時,一眼便看到了渥倫斯基。「她在最近幾天中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就是剛才她還在說,渥倫斯基對於她不過是無數的、到處可以遇見的、永遠是同一模型的青年之一,她決不會讓自己去想他的;但是,現在和他遇見的最初的一剎那,她就被一種喜悅的驕矜的感情所襲擊。」她陷於緊張和矛盾之中。在彼得堡車站,她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前來接她的丈夫的面孔,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扼住了她的心,好像她期望看到的並不是這樣一個人。渥倫斯基看到卡列寧,同樣產生一種不快之感,正好像一個苦於口渴的人走到了泉水邊上,卻發現一條狗、一隻羊或是一隻豬已在飲著,把水弄髒了的時候所產生的感受一樣。

在彼得堡,安娜經常出入於可以見到渥倫斯基的社交場合。渥倫斯基對安娜更是如影隨形,緊追不捨。安娜得知吉提患了重病,要渥倫斯基回到吉提身邊去求得她的寬恕,渥倫斯基卻不顧一切地向安娜傾訴自己的愛情。安娜不許渥倫斯基提到「愛」字,她說:「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了解的。」他們之間過分親熱的關係引起了社交界的紛紛議論。卡列寧決定要向妻子說明以下幾點:「第一,說明輿論和禮儀的重要;第二,說明結婚的宗教意義﹔第三,如果必要,暗示我們的兒子可能遭遇的災難;第四,暗示她自己可能遭受的不幸。」然而他的說明絲毫不起作用,安娜默默地認為「遲了,已經遲了」。從此以後,他們夫妻之間表面上一切如舊,但內在的關係完全變了。安娜終於成為了渥倫斯基的情人。

一次盛大的賽馬會,彼得堡所有上流社會的人們都聚集在這裡。安娜和卡列寧也來了。渥倫斯基是參賽的騎手之一,他在中途不慎摔下馬來,安娜不由得大聲驚叫,舉止失常,當眾哭泣。在回家的路上,卡列寧指責安娜舉動有失檢點,安娜絕望地望著丈夫冷冷的面孔說:「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我忍受不了你,我害怕你,我憎惡你……」卡列寧卻要求安娜「嚴格地遵守外表的體面」。他現在唯一關心的事就是,如何才能去掉由於她的墮落而濺在他身上的污泥。他想到了決鬥,但怕自己被打死或打傷,於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又想到了離婚或分居,但考慮到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得安娜自由地去與渥倫斯基結合,他便怒火中燒。最後他確信只有一個解決的途徑,那就是;繼續和她在一起,把發生的事隱瞞住世人,用一切手段去斷絕他們的私情,而更重要的一一雖然他自己沒有承認這點一去懲罰她。他把這一- 決定寫信告訴了安娜,安娜決心「不論怎樣,我都要衝破他想用來把我擒住的那面虛偽的蜘蛛網」。[6]

安娜跟渥倫斯基有了孩子。安娜告訴卡列寧她即將分娩,請求丈夫同意和她離婚,並把兒子阿遼沙給她撫養。卡列寧不同意。她生下一個女孩,自己卻患產褥熱幾乎死去。她在病床上乞求卡列寧的饒恕,並促使卡列寧與渥倫斯基握手言和。卡列寧感受到上帝賜予自己的一種饒恕的幸福,渥倫斯基也為此深受感動。

渥倫斯基感到了卡列寧的崇高和自己的卑劣,又感到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安娜,一切都完了,於是用手槍自殺。

安娜病癒後,儘管決心在卡列寧身邊做個好妻子,但是無奈一看見他就發生一種生理的反感,為他對自己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而憎恨他。渥倫斯基自殺未死,傷好後被派往塔什幹,臨行前去與安娜告別,他們一見面便又無法分開了。吉提到國外療養一段時間後,恢復了健康。列文再次向她求婚,得到允許。他們在莫斯科結婚後,便到鄉下去開始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列文在自己的莊園裡常常親身參加勞動,農民把他叫做「一位樸實的地主老爺」。他面對著農奴制改革後「切都翻了個身,一切都剛剛開始安排」的現實生活,努力探索新的經營農業的辦法。他提出地主和農民都以同樣的股東的身份參與農業經營,「以利害的調和一致來代替互相仇恨」。但是他的這種新的經營方法不能得到農民的信任。他在農業經營改革方面的失敗,使他婚後一段時間的家庭生活並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美滿幸福。他精神困惑,被「人為什麼活著」的問題所苦惱,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從一個農民那兒得到了啟示:人活著不是為了個人的慾望,而是為了,上帝。列文終於獲得了信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7]

公然挑戰社交界

安娜和渥倫斯基在歐洲旅行了3個月,厭倦了異國生活,匆匆回到俄國。她渴望見到兒子謝遼沙,但是,卡列寧在莉蒂亞伯爵夫人的慫恿下寫了一封措辭刻毒的信,拒絕了她的要求。她被那封信的惡意所激怒,決定第二天,即謝遼沙生日的那天直接去看他。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趕到丈夫的家,走進育兒室去看兒子。母親和兒子緊緊擁抱,激動萬分,都止不住哭了起來。卡列寧每天9點鐘要來看兒子,為了避免與他相遇,安娜連給兒子帶的玩具都沒來得及拿出來,便匆匆離開了。但她還是和卡列寧碰了個對面。

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社交界-律對安娜關上了大門。只要她沒有與丈夫離婚,沒有與渥倫斯基正式結婚,她就不可能受到人們的接待。安娜為了向社交界挑戰,穿上她在巴黎定製的漂亮綢袍,去看歌劇。渥倫斯基苦苦勸她不要去,說這「等於向社交界挑戰,那就是說永遠和它決裂」,安娜堅定地說:「我後悔我所做的事嗎?不,不,不!假使一切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對我們,對我和你,只有一件事要緊:那就是我們彼此還相愛不相愛。」他對她保證了他的愛情,但是在心裡卻責備了她。果然,安娜在劇院受到了一位貴婦人的侮辱,這使她痛苦不堪。

安娜再次向卡列寧提出離婚,遭到拒絕。她和渥倫斯基遠離社交界,到鄉村里定居下來。她經常約一幫年輕人來搞各種娛樂。她的想法是「我們得把這裡搞得又熱鬧又有意思,使亞歷克賽(渥倫斯基)不要見異思遷」。然而渥倫斯基卻不能不為自己的將來顧慮。安娜把能夠博得渥倫斯基的愛情和補償他為她所做的犧牲作為自己生活的唯一目的,渥倫斯基很賞識她這一點,但是同時又很厭煩她想用來擒住他的情網。日子愈過下去,他就愈時常渴望著,倒不一定想逃脫,而是想試試這羅網到底妨不妨害他的自由。他們兩個愈是孤獨地過下去,就愈覺得受不了這種生活。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天天惡化。在她那方面是由於他對她的愛情逐漸衰減,而在他那方面是懊悔為了她的緣故使自己置身於苦惱的境地中。

人生的最後一刻

終於有一天他倆吵了一次架。渥倫斯基出外一整天沒有回家,晚上回家聽說她頭痛也沒有去看她,第二天他又外出。安娜痛苦地想:他一-定愛上了別的女人,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我要愛情,可是卻沒有。那麼一切都完結了!她拍電報要渥倫斯奇馬上回來,還親自去火車站接他。但是在火車站沒有看到渥倫斯基,她又繼續思索起來:「是的,我苦惱萬分,賦予我理智就是為了使我能夠擺脫,因此我一定要擺脫!如果再也沒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來都讓人生厭的話,那麼為什麼不把蠟燭熄了呢? ....這全是虛偽的,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突然間她回憶起自己和渥倫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車軋死的那個人,她醒悟到自己該怎麼辦了。她向迎面開來的火車走去,自言自語道:「到那裡去,投到正中間,我要處罰他,擺脫所有的人和我自.....」

安娜死後,渥倫斯基痛不欲生。他抱著必死的念頭,參加了「志願兵」,從軍前往巴爾幹參戰求死。

經典語錄

1. 人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2.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3.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

4. 我們都在等待,等待着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

5.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6.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7. 一個人只要能忘我和愛別人,他在心理上就不會失衡,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8]

評論

小說一發表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托爾斯泰的堂姑母亞歷山德拉·安德烈耶芙娜·托爾斯泰婭曾寫道:「《安娜·卡列尼娜》的每個篇章都轟動了整個社會,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毀譽參半,褒貶不一。[9]

高爾基說:「不認識托爾斯泰的人,不可能認識俄羅斯。」托爾斯泰為俄國寫實文學的泰斗,終其一生,其寫作皆在不斷地展現其對俄羅斯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時代視野。終其一生幾乎都在其領地與農民一起生活,他無法在自己的優渥生活中,和廣大的俄國貧民慘境中,求得平衡;不斷地思索及嘗試可以解決的方案。而這一切努力,都反應在他一生的諸多巨作之中。

改編電影

小說曾多次被改編電影。最出名的電影改編,即由克拉倫斯·布朗(Clarence Brown)導演的1935年版採用的就是這個方案。女主角是正處在職業生涯巔峰的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10]

1935年:《安娜·卡列尼娜》,葛麗泰·嘉寶主演。

1948年:《春殘夢斷》,費雯·麗主演。

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主演。

2012年:《安娜·卡列妮娜》,喬·懷特執導,綺拉·奈特莉裘德·洛凱莉麥唐納亞倫強生主演。

視頻

【安娜‧卡列尼娜】雙人舞片段-11月16日 愛無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