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十六夜玩月》唐朝·杜甫

《十六夜玩月》唐朝·杜甫

《十六夜玩月》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搜狐

[1] 《十六夜玩月》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描寫了八月十六夜出遊時的所見所聞:月光照着晶瑩的露水,關山廣闊,銀河仿佛近在眼前;樵夫唱着山歌歸來,孤城傳來令人生愁的笛聲;時至半夜,還有兒童在月下划船遊玩。詩中既有對月的喜愛,也隱隱透露出客居他鄉的心境和思鄉之愁。全詩選取景物富有特色,動靜結合,意境開闊,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尤其是頷聯「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兩句,就其句法結構和深廣意境而言,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品名稱 十六夜玩月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目錄

作品原文編輯

十六夜玩月

舊挹金波爽⑴,皆傳玉露秋⑵。

關山隨地闊⑶,河漢近人流⑷。

谷口樵歸唱⑸,孤城笛起愁⑹。

巴童渾不寢⑺,半夜有行舟。

注釋譯文編輯

詞語注釋

⑴舊:久。一說從前。挹(yì):舀,汲取。金波:指月光。爽:明亮,清朗。

⑵傳:散布。玉露:秋天的露水。玉,形容月下露水的晶瑩。

⑶關山:關隘山川。

⑷河漢:即天上的銀河。

⑸谷口:山谷的出入口。樵(qiáo)歸唱:樵採歸來時的唱和聲。樵,樵夫,打柴人。

⑹孤城:指白帝城。笛起愁:笛聲一起,令人聞之生愁。

⑺巴童:巴地的兒童。巴,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渾:全。寢(qǐn):睡覺。

白話譯文

我拿起器具長久地舀着金波一樣清亮的月光,秋夜的露水在月光下晶瑩閃光,遍布四方。

關隘山川在月光照射下顯得更加寬闊。銀河看上去與人很近,與月光輝映,緩緩流動着。

從山谷口的路上歸來的打柴人唱着山歌,孤寂的白帝城中笛聲揚起,聽之使人發愁。

巴地的兒童在這樣的月夜借着月光玩耍通宵不睡,深更半夜還有人在月下划船遊玩。

創作背景

該詩是唐代宗大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所作。這年秋天,詩人遷居赤甲,又轉移居瀼西。時逢八月十六夜,詩人外出賞玩月亮之後寫下這首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