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是做什麼用的?(張笑春)
作品欣賞
「食譜」是做什麼用的?
顧名思義,「食譜」是做飯菜用的。做什麼樣的飯菜,就要參照什麼樣的食譜,但在許多時候,也沒必要去照搬硬套。
因為,你若時時按照「食譜」做菜,你永遠也成不了廚師。中國飲食講究「適量」、「少許」,這與每個人的口感、家教、習慣、成長史以及血緣、經驗等有關,而「食譜」是只講大概,決不講手感的。
手感是磨出來的、練出來的,絕非一日之功。同樣是那些材料和佐料,你不是那個人,也不是那隻手,你就做不出那個色香味來。就像做醫生的,同樣面對一個病人,用的也是同一個處方里的藥,因為你不是電視劇《神醫喜來樂》里的「喜來樂」,你恰恰是那個自命不凡卻又墨守成規的「王太醫」,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最終把「王太醫」氣得半死,硬是活生生把自個兒憋死在自以為得道的「醫術」里了。
中國飯菜講究色香味,首先要好吃,其次是好看,還要好聞,還要在好的環境裡做,還要用好的器具端到檯面上來。真正的廚師和「美食家」就深諳此道,你要有靈感,得把「心」放到裡面去。做活的時候才會火焰旺盛,風生水起;才會眉飛色舞,鍋跳菜蹦;才會信手拈來,感覺透爽。味道的「道」也指一種方式方法,你靠不靠「譜」,上沒上「道」,濫竽充數可不行。老夫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看來,這裡面的講究就不是人人能比的。
所謂「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幹什麼就得像什麼。你先要認認真真地悟「道」,看看其中究竟有什麼「名堂」,爾後就只有反覆實踐一條道了。你要心無旁騖地把自己擱進食物的「味」里去,完全靠的是靈感、手感和經驗,最後達到的才是心隨所願。
為了展示自己的絕活和魅力,你就不能叫苦喊累,不能嫌麻煩,你得在「章法」上立足融通,在「細節」上研磨真經,在「少許」上下真功夫。人生長短不一,道行自然不同,你總不能說你過的橋比他走的路還多吧。人的珍貴之處在於不斷地打磨自己,善於推陳出新,方能成器。這家酒店與那家餐廳的菜品味道不同,全在乎每個廚師所喜好和推崇的形色各異的「道」,在乎粵菜、湘菜、川菜、魯菜、新疆菜、潮州菜、桂北菜以及私房菜、農家菜、自助火鍋、骨頭湯、甜品甚或西餐、日韓料理、比薩、咖啡、夜茶等所自成一體的道行與風味。這樣一來,各種菜品的風格就顯現出來了。
這與做工的、干農活的、搞科研的、寫文章的一樣,你得先弄清楚你的職責所在,你之所學是用來幹什麼的,要達到什麼目的。你首先得「拿來」,為我所用,你還不能冒過頭了,整變形了,搞岔氣了。比個例子,影片《長征》中的第五次反圍剿為什麼會失利,而《四渡赤水》又為什麼會連連得勝?道理再明白不過。你若不實事求是,一味地搞「拿來主義」,撇開我們當時的實情行事,不「左」才怪呢,不「亡」是萬幸,因為後來及時糾正了錯誤,使得中國革命重又走上正確的道路。
改革開放年代,一些邊遠地區的人不時組團分赴內陸發達省區參觀學習、考察取經,回到原地之後反而不會捯飭了,頭腦也糊塗了,精神也萎靡了,手腳也僵硬了,像是霜打的茄子。起先,他們為了儘快發展本地經濟,惠及於民,因地制宜地想出了許多可行的辦法,正因為要使思想轉變得更麻利一些,發展的步子更快捷一些,兩相比較之下,面對家鄉那依然貧窮落後的境況,學成歸來的人們反倒傻眼了。有人說,內陸的「風水」好,想什麼肯定會有什麼,誰讓我們占盡了「老少邊窮」的「光」呢。還有人說,「好經」我們是取回來了,可總覺着不靠譜呀!對於這種情況,你有辦法麼?
這十多年來,我國舉全國之力,助推「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實施,成效顯著,當有目共睹。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之後,隨即又出台了對口援疆等系列政策;借着這股強勁的東風,內陸發達省市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按照規定和要求,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援天山南北的建設與發展,力促新疆的長治久安與和諧進步。這多好啊!應該說,中央和全國兄弟省市着力想法幫新疆的忙,我們在掏心窩子感激、感念、感動、感懷之餘,也應藉此良機,乘勢而上,下好眼裡的「每一盤棋」,炒好手中的「每一道菜」。惟其如此,才能對得起全中國所有的人!
「食譜」雖好,也要對準「症候」,方可奏大效,以利長久。作為新疆人,面對現在大好的穩定形勢與發展機遇,我們惟有方向明、樹大志,惟有思路清、敢決策,惟有幹勁足、求實效,惟有機制好、管長遠,才能切切實實地擺弄好「這一桌菜」,擺弄好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攬子「民心」工程。憑我當年的教學經驗看,我在為學生送去「一捆柴」的同時,又向他們送上「一柄砍刀」或「一把斧子」,力求教會他們獲取多種知識和能力的方法,努力增強他們為人處世的本領,效果肯定不言而喻啦。
總之,「食譜」是做飯菜用的,但它肯定還會有別的用途。反過來想,如果沒有「食譜」在先,我們就不會弄菜、吃飯了嗎?這好像有點在說糊塗話。但在更多的時候,我們不妨來點實的,既要取好經,又要念好經,所謂「真經不怕火煉」。實踐仍然是檢驗真理、取得成功的唯一標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