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遺址,史稱遮虜障,又稱為居延邊塞,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境內,是包括漢代張掖郡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所轄居延邊塞上的烽燧亭障和天田塞牆等遺址在內的遺址群。
居延遺址自東北斜向西南,全長約280千米,始建於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廢棄於東漢末年。居延遺址發現有青銅時代遺址一處,不同時期的城址十三處,墓葬六處,漢代烽燧一百餘座,西夏至元代的廟宇、佛塔十多處和大片的屯田區和縱橫曲折的河渠遺存 。20世紀,居延遺址出土漢簡約4萬餘枚。
1988年1月13日,居延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前100世紀—35世紀),居延一帶就有人類頻繁活動的印跡。
先秦時期(前22世紀—前4世紀),居延是烏孫的活動區域 。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居延成為大月氏牧地。
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漢武帝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為強弩都尉,屯駐居延地區,修築障塞、烽燧等軍事設施,設置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 。 東漢(25年—220年)時期,又在居延地區設張掖郡居延屬國,屬涼州管轄,治所在居延縣 。
漢獻帝建安(196年—220年)末年,在居延邊塞設立西海郡,治所在居延地區。
西夏(1038年—1227年),居延設立黑水鎮燕軍司(黑城遺址)。
20世紀30年代,以瑞典探險家和中國學者組成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在額濟納地區進行地理、地質、植物、氣象和考古等多學科的綜合考察時,發現了漢代烽燧等遺址,並出土1萬餘枚簡牘。
1972—1976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對居延遺址作了複查,並發掘了甲渠候官治所、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關3處遺址,出土漢簡近2萬枚。
2006年,由內蒙古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航空遙感考古中心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居延遺址進行航拍考古。
研究價值
居延遺址是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對研究絲綢之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居延遺址發掘出土的漢代簡牘大部分是漢代居延邊塞的屯戍檔案,是研究漢代邊塞屯戍制度、社會經濟、文書簿籍、語言、書法等的重要史料。
遺址特點
綜述
居延遺址包括烽燧、塞牆、城址、墓葬、綠城遺址群、寺廟、佛塔、古代房址八個類型,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漢時期長城防禦體系中的烽燧亭障遺址。
漢代都尉府
居延遺址內的漢代張掖郡肩水都尉治所(肩水都尉府)在大灣,所轄烽燧塞牆分布在查科爾帖至毛目之間;金關東北屬橐他和廣地候官,金關及其西南則屬肩水候官,肩水侯官的治所在地灣;居延都尉(居延都尉府)所轄烽燧塞墻分屬3個候官,三十井候官塞自布肯托尼至博羅松治,塞牆大部分存在;甲渠候官塞從察汗松治至T21(西北科學考察團編號),候官治所在破城子;殄北候官塞在居延都尉防區的最北端,從宗間阿瑪至T29(西北科學考察團編號)之間,成為一弧形地帶,候官治所在宗間阿瑪;在殄北塞以南、甲渠塞之東、居延澤以西、三十井塞之北的地區,為漢代居廷縣和居延都尉府所在,也是當時的主要屯田區 。
甲渠候官治所
居延遺址內的甲渠候官治所由鄣、塢兩部分城堡築成。鄣在西北部,是一個平面23.3米見方的小堡,鄣牆厚4米—4.5米,用土坯壘成,殘高4.6米,鄣門在南;鄣南為塢,塢平面略近方形,塢牆厚1.8米—2米,用夯土築成,塢門在東牆南端,門外有類似瓮城的曲壁。
黑城遺址
居延遺址內的黑城遺址東西長421米,南北寬374米,城牆夯築,殘高9米,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兩側設錯對而開的城門,城門外拱衛正方形的瓮城,城四角設向外突出的圓形角台,城垣外牆體四周設馬面19個,在西北角的城牆上聳立着5座覆缽式白色佛塔;城外西北角殘存兩列南北向的覆缽式白色佛塔,共12座;西南角有1座穆斯林禮拜寺,南牆外有1座覆缽式白色佛塔;城內有4條東西向主要大街,6條南北向的經路;大街兩側多集中店鋪和民居建築基址,佛寺遺址散見於城中各處;東門外有大片密集的民居遺蹟,城南有一條乾涸的古河床自西南向東北延伸 。
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居延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01年,黑城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居延遺址。
2016年,居延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文物遺存
居延遺址出土文物有弓、箭、刀、劍、表、轉射等武器,積薪、五銖、半兩等貨幣,鐵工具和農具、竹木器等屯戍用具,陶、木、漆、竹器等生活用品,絲、麻、毛、革制的衣物,魚網、網墜、織網梭等漁具,大麥、小麥、糜、谷、青稞、麻籽等糧食,棨信、印章、倉印、封泥等印符,筆、硯、麻紙等文化用品以及尺、木板畫等。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漢武帝時(前156年—前87年),始見「居延」之名,「居延」一詞為匈奴語,《水經注》解其意為弱水流沙。《漢書·武帝紀》記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將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斬首虜三萬餘級」。師古注文曰「居延,匈奴中地名也」。漢代居延地區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漢廷防禦匈奴的戰略屏障。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據《大腕列記》記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徵發18萬戍邊甲卒,在張掖、酒泉北置居延都尉、休屠都尉 。
絲路要道
自漢代(前202年—8年,25年—220年)興起的絲綢之路,將居延作為重要的中轉地。經過河西走廊的綠洲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線路就是從甘肅向北經居延地區中轉,再從居延向漠北進發;還有一條從草原上通行的絲綢之路,在漠南地區呈東西走向延伸,從東部地區的遼中京城、上京城以及元代的大都、上都城向西,經過集寧、黃河北岸的河套地區,再向西進入居延地區,然後從居延處折而向北。居延地區是穿過戈壁便捷的交通節點,過往的行人、商隊可在此備齊補給,再向戈壁進發,然後再走向中亞、歐洲。
唐代(618年—907年)居延地區是溝通農牧文化的交融地帶,是北方草原民族「參天可汗道」的必經之地。政府在此設「寧寇軍」統領居延軍務,築大同城,防禦突厥、回鶻等北方民族,並為歸附的突厥、回鶻部眾提供安定的生活家園,同時也為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客商提供了歇腳、中轉之地。詩人王維曾經到達居延,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篇章。
沙漠古城
西夏(1038年—1227年)至元代(1271年—1368年)是居延地區繼兩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後又一個重要發展時期。西夏(1038年—1227年),在居延設立了黑水鎮燕軍司,即黑水城(黑城遺址),繼續同西域乃至遙遠的歐亞大陸保持密切聯繫。元代(1271年—1368年)時期,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是從西域經過黑水城(黑城遺址)到達上都城,他的行記里說這裡的城叫「亦集乃」(即額濟納)。亦集乃路總管府的治所就建在西夏黑水城之中,其城址在原有基礎上擴建,形成黑城遺址的規模。西夏(1038年—1227年)和元代(1271年—1368年)時期,居延地區的農業非常發達,留下了較多的農田和河渠遺址,宗教也有了較大發展,寺廟、佛塔等宗教建築隨處可見 。
東歸文化
土爾扈特人東歸是居延地區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徙居伏爾加河地區的土爾扈特部500餘人在阿拉布珠爾的帶領下返回中國。雍正九年(1731年),額濟納河流域被劃為土爾扈特部駐牧地。乾隆年間,4萬餘土爾扈特人在渥巴錫汗帶領下到達新疆伊犁,伊犁河到額濟納一帶成為土爾扈特部駐牧地。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居延遺址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境內,沿額濟納河流域呈扇形分布 ,地處古代絲綢之路重要通道上,北起額濟納旗蘇古淖爾地區古居延澤的殄北塞,南至金塔縣鼎新(毛目)地區的肩水塞,西至納林河,東到居延澤,南北寬約70千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