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安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安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長安鄉

所屬地區: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

長安鄉隸屬於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位於瀘州市東大門,距瀘州市中心15公里,與瀘縣兆雅鎮、龍馬潭區石洞街道、龍馬潭區特興鎮接壤,全鄉面積21平方公里,轄7個農業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16人,總耕地面積12558畝,該鄉地處四川盆地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瀘永公路橫穿其境,具有區位、交通、通訊、氣候、商貿等優勢,是發展的好地方。2014年已升級為龍馬潭區長安鎮。 [1]

建制沿革

2000年9月才正式成立的長安鄉,與我國陝西省著名古城長安同名,具有悠久的歷史。解放初期叫長春鄉,1958年改為長春人民公社,辦公地點在慈竹林,1983年又改為長安鄉,辦公地點從慈竹林遷到楊四店,直到1992年拆鄉並鎮,並屬龍馬潭區特興鎮,2000年9月區劃調整又重新建立長安鄉,辦公地點仍在楊四店。

地理位置

位於瀘州市東大門,距瀘州市中心15公里,與瀘縣兆雅鎮、龍馬潭區石洞鎮、龍馬潭區特興鎮接壤,全鄉面積21平方公里,轄7個農業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16人,總耕地面積12558畝,該鄉地處四川盆地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瀘永公路橫穿其境,具有區位、交通、通訊、氣候、商貿等優勢,是發展的好地方。

社會事業

長安鄉商貿雲集,經濟繁榮,人傑地靈,具有人才、區位、交通、通訊、氣候、商貿等優勢,該鄉黨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朝氣逢勃,團結拼搏,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帶領廣大幹部群眾信心佰倍,為建設富裕文明新長安而努力奮鬥。全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建成公路47.5公里,通車裡程達22.3公里,公路通社率達95%,水泥路面達90%: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固定電話、手機入戶率達10%;村村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0%:企事業單位、社區居民已用上清潔的自來水和天然氣,農村村民均飲上放心的衛生水。2000年9月,新建鄉後開始起步的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占地為16畝的綜合農貿市場內,300個攤位、60套商品住房、70個門面已投入使用,長550米、寬16米的連接瀘 永公路和長永公路的新區街道已全線貫通使用,占地為9畝的黨政辦公樓已於2002年10月搬遷使用,一行行綠化樹,一個個草坪,一盞盞街燈更加美化了長安鄉。一個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城鄉滲透的具有時代特色和現代氣息的農村小城鎮正崛起於瀘州東大門。

社會事業逢勃發展,建鄉之初開始起動修建的二樓一底的長安鄉老年公寓於2001年10月已搬遷使用,能容納40餘人的老年公寓使老人們過上了舒適幸福安康的生活。為豐富全鄉幹部群眾的文化生活,進一步激發乾部群眾工作、生產的熱情,長安鄉黨委政府常組織幹部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專門成立了兩支文藝宣傳隊,每逢節假日,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這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又增添了節日氣氛。該鄉黨委政府組織的文藝節目《喜酒》於2001年獲龍馬潭區農村文藝調演一等獎,獲瀘州市農村文藝調演二等獎,併到古藺參加了郎酒杯慰問演出;2002年黨委政府組織的小品《鐵窗淚》獲龍馬潭區小品賽二等獎。有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鄉幹部群眾自覺地積極投入到爭創文明戶,文明村社、文明單位活動中來。2002年經過全鄉幹部群眾的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公示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共評出100戶最佳農戶,鄉黨委政府敲鑼打鼓專程為這些評上的最佳農戶送去獎牌和光榮花。全鄉評出的雙文明戶達30%、五好家庭戶達65%、遵紀守法戶達5%, "三戶"評選率達100%,經過幹部群眾艱苦的共同努力,2001年,該鄉石榴村已評上區級先進衛生村,慈竹村在2002年已評上區級先進衛生村、區級文明村,2001年長安鄉中學已評為區級先進衛生單位和區級文明單位,2002年長安鄉機關已評為區級衛生先進單位和區級文明單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