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因何而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秦始皇因何而死《史记》记载甚详:“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死亡之谜
秦始皇之死,留下了不少疑点,例如:
死亡时间:《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驾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1] 但在周家台秦墓出土的历谱中,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日本学者鹤间和幸认为此“七月丙寅”应当看成是八月丙寅(二十一日)之误。 [121] 中国学者辛德勇则认为,更有可能是月份无误而日期有误。[2]
死亡地点:《史记》记载始皇崩于沙丘,《赵正书》则记载始皇病重时已经到达柏人(在沙丘以西)。
遗命内容:《史记》记载始皇遗诏令扶苏返回,实际上是以扶苏为继承人,但未及发出即崩,赵高等趁机伪造了赐死扶苏、以胡亥继位的诏令《赵正书》则载始皇召李斯等议事,同意了他们以胡亥继位的意见。 [3]
史记
就《史记》和《赵正书》的内容差异而言,从成书时间上看,《史记》作者司马迁未必不曾见过《赵正书》或所谓始皇以胡亥为继承人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被排除在《史记》的叙事之外。对于后人来说,进一步的探究尚缺乏更多的线索。 [4]
《史记》记载甚详:“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平原津今属山东省德州市,是古黄河上重要渡口之一。沙丘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大平台村南,是一个长150米,宽70米的沙丘。
秦始皇当年仅49岁,巡行途中,曾登高山、涉大河,并在海上亲自操弩,准备射杀鲛鱼(即鲨鱼,一说是鲸鱼),但鲛鱼没来,后在之罘(今山东省烟台附近),终于干掉一条。从平原津到沙丘,不过140多公里,也就是说,尚属壮年的秦始皇从发病到去世,才挺了两三天,所以历代史家对秦始皇之死充满怀疑。
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种:
其二,秦始皇患病说。
古人多信前者,今人多崇后说。
蒙毅为什么离开秦始皇
司马迁倾向于“谋杀说”,在《史记》中,他反复暗示胡亥、赵高有谋杀动机。
秦始皇发病时,派蒙毅“还祷山川”,蒙毅是大将军蒙恬的弟弟,与秦始皇出则同车,此时被支走,引人怀疑。但蒙毅官拜上卿,相当于丞相,胡亥、赵高不可能调动他。
蒙毅离开,因在当时,祷疾是常用治疗手段,属于《周礼·大宗伯》所记载“五礼”中的吉礼。人们患病后,常去神山祈祷。
《史记》曾记载:“武王病……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意思是周武王患病后,周公便通过斋戒,祈祷神明将病转到自己身上。这在后来成为大臣的义务:君主生病时,臣子应祈祷以身相代。
至少从春秋时起,宫廷中便有秘祝一职,负责把君主的疾病、坏运气等,转嫁到臣子身上。楚昭王曾见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便去问卜,卜官称是患病之兆,建议让秘祝转嫁到令尹(相当于丞相)、司马(军事最高长官)身上,但楚昭王认为人各有命,拒绝了这个建议。
转嫁疾病不太光彩,所以将该职位名为秘祝,秘即秘。
秦始皇死后,尸体发出臭味,随从的车都载有两筐咸鱼以掩盖。古人认为鱼掌疾病,载咸鱼可转嫁疾病,以示秦始皇还没死。
神山遍地皆有,本可就近祷疾,但秦始皇平定六国后,不愤于神山多在关外,下令取缔诸多神山名号,转给关中的山,以致关中神山占天下六成。所以蒙毅“祷山川”,必须得“还”,即回关中去,不得不离开秦始皇.
《赵正书》有两个疑问
蒙毅一走,胡亥、赵高确实有了下手机会。但随着出土文献《赵正书》被公开,其中称:“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证明秦始皇生前便同意胡亥为接班人,胡亥、赵高并无作案动机。
《赵正书》有两大疑问:一是作者是汉朝人,所记未必准确;二是文字的现场感太强,近似小说。但它从侧面证明,至少在汉初,部分人认为胡亥并非篡位。吕思勉先生曾说:“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认为秦始皇早已取消了扶苏的继承权。
胡亥登基后,也曾巡行天下,3个月行程近1万公里,每天至少90公里,可见其勤,但经后代史家书写,胡亥被视为荒淫、残暴、懒惰的昏君。
将“谋杀说”普及化的,是郭沫若先生的《秦始皇之死》,它本是一篇小说。郭沫若曾在日本学医多年,他认为秦始皇患有癫痫症和结核性脑炎,但这两种病不会让人猝死,所以谋杀的可能性更大。
小说称胡亥、赵高在食物中下毒,令秦始皇病倒,二人又用铁钉插入秦始皇耳道,使其暴毙。因古人无解剖术,所以事后无人发现。这本是明清公案小说的常见情节,却被许多人信以为真。
秦崇法家,管理极严。据《史记》载,秦始皇去世前两年,一次去咸阳郊外的梁山宫游览,远望丞相李斯随行车马过多,很不高兴。几天后,见李斯随行车马锐减,秦始皇怀疑身边侍卫透露了消息,便将他们全部杀死。
在这样的氛围下,下毒、扎铁钉等,不太可能。[5]
秦始皇没得哮喘病
“谋杀说”有难以回避的解释困境,但郭沫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从疾病的角度看历史。
据《史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古人称鼻子为“准”,郭沫若认为“蜂准”是“马鞍鼻”,即塌鼻梁,但也有人认为是鹰钩鼻。
至于“挚鸟膺”,就是鸡胸,与小儿营养不良有关,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考虑到秦始皇出身贵族,他的“挚鸟膺”可能来自家族遗传(20%—30%的鸡胸患者有家族遗传)。
对于“豺声”,则争议较大。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患有支气管炎。有医学专家进一步提出,支气管炎不至于对发音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应该是哮喘,而哮喘可能引发猝死。
从史料看,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豺声”。比如楚国皇子商臣便是“蜂目而豺声,忍人也”,晋朝的王敦也“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可见,“豺声”只是比喻,未必是一个医学指标。
春秋战国时,患病的王子会被取消君位继承权。《左传》记载:“崔成有疾而废之,而立明。”《公羊传》也明确说:“兄何以不立?有疾也。”不仅是患生理疾病的会被取消继承权,患心理疾病的也会被取消继承权。
在当时,秦国医学在诸国中最发达,人们常用“秦医”代指良医,晋国君主曾两次请秦医诊病。如果秦始皇真的体弱多病,是不可能上位的,由此看来,他的“挚鸟膺”应该不是太明显。[6]
秦国本是医疗强国
秦国医学发达,可能是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熊建雪《关中地区周秦时期人类体制健康状况研究》,从出土骨殖看,战国时秦国人的身高明显高于西周人,寿命也有显著增长,婴儿死亡率则明显下降。在战国时期,秦国所在的关中地区死于壮年期前的人口不足40%,死于老年期的占20%,而其他国家壮年期之前的死亡率高达60%,死于老年期的仅占很少一部分。
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录了这样的个案:某人被邻居们扭送到官府,因怀疑他患有“毒言”,即一种传染病,可通过唾液传播,在岭南一带多见。此人称自己的外祖母是“毒言”患者,曾与30多人共用过杯具,被定有罪,30多岁时被迁到其他地方。官吏召医工查验,认为某人未被传染“毒言”,便予以释放。
从这条记载中可见,秦朝已建立了严格的传染病隔离制度,基层亦设有“医工”。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明确提出,发现染疠(可能是麻风病)者,应立即送往“疠迁所”隔离。对于染疠者,可视同罪犯,甚至能“定杀”,即“生埋之”,或“杀水中”。
此外,秦特别重视环境卫生。《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即严禁乱扔垃圾。从考古看,临潼汉新丰城遗址中,在靠近居民区处,设有多处垃圾坑。不守法者可能遭“断其手”的惩罚。
有了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所以秦国可以持续对东方用兵。
受西方人类学研究影响,现代学者多认为中国上古史也有一个巫医不分、巫医对抗的阶段,但实证不足。在《周礼》中,巫属春官,医属天官,分野清楚。巫也负责治疗,医则分食医、疾医、疡医等。在当时,巫与医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周礼》表达的是治国方案,官职未必实有。从实践看,秦国是最早在制度上将巫医分开的诸侯国。
秦国设有太医令、太医丞等医职,并有泰医左府、泰医右府等医疗机构,此外还设有左礜桃支、右礜桃支、左礜桃丞、右礜桃丞等。
所谓礜桃支,礜即礜石,是一种有毒的石头,可提炼砒霜,人服用后会产生幻觉。桃支即桃枝,古人认为有驱鬼作用。可见,礜桃支是用巫治病的机构。
巫多用祝由术,即用一些特殊动作来治病。比如治疗蛇咬伤,可用“吐气”;治烧伤,可用“唾”;治疣,可用“敝帚扫”;治颓疝(男性睾丸肿胀,女性腹肿),可用“禹步”(之字形前进)。
春秋时,晋侯因梦成疾,秦派医缓去诊治,医缓诊断说:“疾不可为也,在膏之上,肓之下。”因断症准确,被晋侯赞为“良医也”。这是典籍中最早记录的一个医案。
后代晋侯患病,晋国上下束手无策,秦又派出医和,医和指出:“是谓近女室,疾如蛊。”蛊可能是指性病。
战国时,秦国又有名医医呴,曾“为宣王割痤,为(秦)惠王疗痔,皆愈。张子肿背,命呴治之,遂愈”。
秦穆公之前,秦与中原少往来,诸侯视为蛮夷,为何医术却如此发达?这可能与秦地处西周故地、继承了周代医学成果有关。[7]
慢病才是真凶手
秦的医学水准颇高,可秦始皇去世前,医生们为什么没发出预警呢?
从史料看,秦始皇重视保健,侍医不离左右。荆轲行刺时,侍医夏无且以药袋投荆轲,救了秦始皇一命。为长生不老,秦始皇还常年服食丹药。由此看来,以往“患病说”认为秦始皇死于中暑、佝偻病等,说服力不足。
医学学者施琪嘉认为,秦始皇很可能患有慢病,即“死亡的前几年,身患糖尿病、前列腺炎”,古代丹药多含汞,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肝中毒。
秦始皇患慢病,源于工作压力过大。“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日夜有呈”,他每日批阅的文书多达20万字。长年超负荷工作,会引发慢病。且秦始皇私生活失谨,统一天下后,取六国美女入后宫。秦始皇共有24个儿子、10个女儿,这还不算早殇的。
秦始皇13岁即位,22岁才亲政。司马迁说他“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意思是身在人下时,非常平易近人,得志后,便特别暴虐。因长期受压抑,秦始皇多疑、胆小、易怒。人格障碍也会引发慢病。
肝中毒有很强的隐蔽性,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有时腹胀、腹痛,常被误认为是劳累所致。
秦始皇一生决策失误均出在生命的最后5年,修骊山墓、长城、阿房宫、驰道等,动用人力达200万,加上后勤征用,动用了秦朝全部2千万人口的一半。这些决策失误可能与病情加深、引发性格变化有关。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长达9个月,行程近万里,是历次出巡中最长的一次,加上去世前正值炎夏,秦始皇的病情突然发作,最终暴毙。[8]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