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唇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皱唇鲨 |
---|
学名 Triakis scyllium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39 英文名 Banded houndshark 别名 Triakis scyllia 、 沙条、九道三峰齿鲛 观赏鱼/食用鱼 否/是 最大体长 150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真鲨 Carcharhiniformes 科 皱唇鲨 Triakidae 属 皱唇鲨 Triakis |
皱唇鲨,体颇延长,前部粗大,后部细小。头平扁而略短。吻短,吻端宽圆。眼椭圆形,眼眶隆脊明显,具瞬褶。前鼻瓣稍延长如叶片状;远离口裂;不具口鼻沟。口裂呈浅弧状;上唇沟延伸几与上颌缝合部相对;齿多而近似刀状,上下颌齿同形,多行在使用,每齿均具一中央齿头,向后或向外弯曲,两侧各具1-2小齿尖。
喷水孔小。盾鳞具3棘突2纵脊。背鳍2个,形状相同,第二背鳍较小;前缘圆凸,后缘深凹,上角钝尖,下角延长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内角之上方或稍后;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之前;腹、臀鳍皆较第二背鳍小;胸鳍等大或略大于第一背鳍,成鱼呈宽三角形;尾鳍狭长,稍大于头长,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较低,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圆钝。
体灰褐带紫色,腹面淡色,沿体侧具许多宽鞍状斑及散布稀疏之黑点,随著成长而黑点渐消失。[1]
栖地环境及深度
礁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区 。栖息深度1 - 50公尺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的底栖性鱼类,经常出现于河口区域或港湾浅水域,特别是有底藻覆盖的砂泥地,能忍受低盐度。[2]
分布
繁殖
卵生卵,胚胎仅以卵黄为食。
保育
最少关注(LC) ;评估日期: 2007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