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甚嚣尘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甚嚣尘上(拼音:shèn xiāo chén shà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 “甚嚣尘上”的原义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

[]

成语辨析

甚嚣尘上—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的意思是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甚嚣尘上”与“满城风雨”都形容消息传得很快,弄得人尽皆知、议论纷纷的样子。但也有区别:“甚嚣尘上”还可以用在军队上,形容敌对势力猖狂叫嚣;“满城风雨”则没有明显指出敌对方,而是指一定地域内到处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 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甚嚣尘上”。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楚晋两国争霸,经常爆发战争,但两国势均力敌,长期分不出胜负。有一年,晋国又与楚郑联军交战,楚郑联军与晋军在郑国的鄢陵相遇了。楚共王求胜心切,乘晋军不备,利用夜色,抢占了有利地势,在逼近晋营的地方排兵列阵,气势咄咄逼人。 第二天清晨,晋厉公发觉晋军处于不利位置,立即召集各路将领商议对策,诸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时,大将范文子年幼的儿子范匀提出一个高明的主张:先备足食物和水,然后填平炉灶,掩埋水井,腾出足够的地方列兵布阵,再与楚郑联军决一死战。晋厉公采纳了范匀的建议,立即命将士按此方案行动。 楚共王登上高高的侦察车,向晋营瞪望,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只见晋营内战车左右驰骋,人马纷纷往中央聚集,一派杀气腾腾的景象。正看着,晋军又开始在阵地上搭起帐篷来,可不一会儿,又撤掉了帐篷。楚共王心里十分疑惑,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伯州犁回复他:“晋军正在祭祀祖先,祈祷胜利!” 楚共王心里很不安。突然,晋军阵地上尘烟四起,人声喧闹。 楚共王手指晋营,高声发问:“看,晋军阵地甚嚣尘上,他们在干什么呀?” 伯州犁解释道:“晋人在填灶掩井,腾出地方列兵布阵呢。" 两军交手了,晋军指挥得当,布阵有方,士气高昂。相反,楚郑联军配合失调,阵容不整,在晋军凌厉攻势下显得非常慌乱,楚共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走了。

成语寓意

楚王看到晋军大营尘土飞扬得厉害,询问伯州犁,伯州犁进行了回答,说是填平水井,铲平炉灶,准备战斗。这表明,主帅要善于从敌军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动静,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在鄢陵之战中,由于子反醉酒,楚国战败。这一战,巩固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甚嚣尘上”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运用示例

清·王韬《淞隐漫录》:“自此功名之心顿淡,顾以逆旅甚嚣尘上,非养疴所宜,适相识之友有别墅在城南。” 现代作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二回:“虽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