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鼎昌 | |
---|---|
出生 | 1936年1月22日 |
逝世 | 2002年2月8日 | (66歲) 中國 福建
國籍 | 新加坡 |
母校 | 英國利物浦大學 |
職業 | 總統 |
王鼎昌 [1]>
- 王鼎昌(Mr.Ong Teng Cheong),祖籍福建同安仁德里十二都珩山保(現為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珩山村崎溝社),1936年1月出生於新加坡,父母都是土生華人。王鼎昌的父親王競惠曾是政府建築部門的公務員,也是一位業餘畫家和雕塑家。受其父影響,王鼎昌自幼喜歡畫炭筆畫和水彩畫,熱愛文化藝術。
人物經歷[2]>
- 王鼎昌祖籍福建,父母都是土生華人。他是家裡五個孩子中的老二,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王鼎昌的父親王競惠曾是政府建築部門的公務員,也是一位業餘畫家和雕塑家。受其父影響,王鼎昌自幼喜歡畫炭筆畫和水彩畫,熱愛文化藝術。王鼎昌少年時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家庭經濟困難,生活艱苦,他曾擺攤賣魚,出售自製紙手工藝品,以賺錢補貼家用。
- 1955年 - 畢業於華僑中學
- 1961年 - 考獲阿德萊德大學建築繪測學士學位1965年 - 獲獎學金赴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城市規劃學
- 1967年 - 考獲市政學碩士學位,即任職於新加坡設計局。嗣後調任國家及城市計劃局,負責推行聯合國發展計劃(特別基金)下的一項城市重建和發展方案,協助制定一項長期全局規劃來作為新加坡地方發展的指南。
- 1968年 - 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其時他任實里達山居民協會財政。
- 1970年 - 出任該實里達山居民協會主席。任惹蘭加由公民諮詢委員會委員,並加入新加坡人民行動黨。
- 1972年 - 參加大選,當選為金吉區國會議員
- 1975年 - 出任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兼代文化部長,負責文化工作1980年 - 再次當選為金吉區國會議員
- 1981年 -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改組,王鼎昌由第二副主席升任黨主席。也出任交通部長兼勞工部長,領導順利完成大眾交通計劃,改善新加坡的交通狀況。同時,他也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從一個勞工運動組織發展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合作社。
- 1985年 - 王鼎昌遂升任新加坡第二副總理
- 1993年 - 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王鼎昌獲勝,於9月1日正式宣誓就任新加坡首位當選總統。
- 1999年 - 王鼎昌因健康原因放棄競選總統,結束6年總統任期,定居美國接受治療。
不幸逝世
- 淋巴腫瘤,之後經常要到美國接受治療。1999年9月1日,王鼎昌結束總統6年任期,定居美國住院接受治療。2002年2月8日在醫院內病逝,享年67歲。2月10日,在新加坡舉行了「國家協助的葬禮」,而不是正式的國葬,這是因為王總統在最後的任期里,因國家儲備金的看法與當時的人民行動黨有爭執,而被認為他不因享有國葬的禮遇。
道德教育報告書
- 王鼎昌道德教育報告書是指新加坡副總理吳慶瑞委任以代文化部長王鼎昌為首的委員會研究起草。1979 年 5 月成文,1981 年實施。從分析當時社會風氣和學生的道德狀況出發,檢查了過去道德教育的不足,本着抵制不良思潮影響,打好穩固思想基礎的目的,提出:所有語文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四年級都應有正式的道德教育;教育內容包括個人行為、社會責任和效忠國家三個主要方面。 [1]
- 新加坡副總理吳慶瑞委任以代文化部長王鼎昌為首的委員會研究起草。1979年5月成文,1981年實施。從分析當時社會風氣和學生的道德狀況出發,檢查了過去道德教育的不足,本着抵制不良思潮影響,打好穩固思想基礎的目的,提出:所有語文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四年級都應有正式的道德教育;教育內容包括個人行為、社會責任和效忠國家三個主要方面;小學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及品格,中學注重教導學生樹立對社會和國家的義務感;道德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二年級用母語進行,中學三、四年級用英語進行;道德課應由經過特別挑選和受過訓練的德育教師擔任;道德教育課也作為師資訓練的必修課程;教學方法強調家庭、社會和學校合作,並用講故事、運用視聽教具和參觀收容所等活動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