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煙火小城(楊桂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煙火小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煙火小城》中國當代作家楊桂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煙火小城

在小城生活了近三十年,從南街到北街都居住過。看着如今小城日新月異的變化,看着大街小巷的車水馬龍,就會想起那時候的小城,多的是安靜,還有人們在太陽下懶洋樣的閒適,覺得那時候,連空氣都是悠閒的。

但小城還是在人們煙熏火燎的生活中變化着,按着自己的步子走成了今天的樣子。多年離鄉的人,現在看到它的第一眼,都驚奇的稱讚道:絲路古鎮不負盛名,有「漢唐之風」(新城旅遊建設)啊。

第一次來縣城是1976年,是姐姐帶我來的,那時她在縣耐火材料廠工作。鄉里孩子進城,什麼都新鮮,影響最深的是南湖清澈的泉水,那時候城南的湖水還是自然流淌的泉水,還有大片的樹林和那座拱形的石橋(現在改造為國禮橋),我人生的第一張照片就是和姐姐在橋上的合影。深深吸引我的還有縣城的南關小學,學校依着南湖,一出南門就是山丹河,湖水和河水相距不遠,相互映襯滋潤着一大片的樹林。課間孩子們借着擔水,還可以在河邊逗留一會,聽幾聲鳥叫聲,順便撈幾隻蝌蚪,這種樂趣是不能讓老師知道的。後來,我終於轉學到了南關小學,可以坐在河邊聽着蛙聲讀書了。如今,山丹河城區河道治理和提升工程已經竣工,河水再度穿城而過,恢復了當年清清河水流淌,老百姓俗稱的「三龍穿城」的景觀。我們當年的幾個同學如今在山丹河邊散步,說的最多的也是小學時代記憶中的山丹河。

1978年,已經四年級的我轉學到了縣城南關小學上學。從姐姐帶我來過一次縣城後,我就一直忘不了南關小學,一排排整齊的教室,紅瓦鋪襯的屋頂是那樣艷麗,校園裡還有青翠的松柏,朗朗的讀書聲美妙悅耳,學校臨河的南門旁綠樹成蔭,帶着紅領巾的孩子們是那樣的驕傲,又是那樣的快樂,當時多麼希望我在其中啊。

當我鼓足勇氣去村校校長那裡開來了轉學證,突兀的攥着一張轉學證來到姐姐單位時,姐姐驚訝了,也是哭笑不得。她說姐夫是開玩笑的。姐夫雖在一個距離縣城不遠的鄉村學校當校長,但當時轉一個學生到的縣城南關小學上學,是一件大事。姐姐心裡急得六神無主,嘴上卻說等你姐夫周末回來吧,回來就有辦法了。

在等待姐夫回來的那幾天,姐姐下午抽空帶我到街上轉了一圈,我們去了當時叫做「青年門市部」的商店(南街還有一個商店叫老漢門市部),什麼也沒買,但我覺得這些商店名稱很奇怪,為什麼這麼叫我也沒有深究。因為我上學的事未譜,我覺得縣城一點都不吸引我了。

九月的陽光太曬人了,汽車站到小東門的城壕土路陡峭和顛簸,讓我心有餘悸。那條路有一個大大的陡坡,騎自行車揚起的灰塵像是經歷了一場沙塵暴。環城路都是土路,每一個從汽車站下車去南關的人都要路過一段城牆,雖然很破舊,但護城的威嚴還在,那裡後來成了關押勞改犯人的場所,看一眼就足夠了,不敢停留。拐過彎就是小東門到南關十字的路,也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經過清真寺時樹木很少,寺頂的標誌反射過來的光芒讓人睜不開眼睛,像讓塵土眯了眼。南街的這條塵土飛揚的土路,偶爾有一段也很乾淨,是臨街的人家清掃的,也不知從那裡找來的小石子鋪在上面遮蓋塵土,那個石頭也灰土土的,一點不如鄉間小道上的石子好看。

我沮喪極了。每天在一棵大榆樹下想我媽,埋怨媽為什麼不攔着我,她也是很高興的相信了我說的話。媽問你姐夫真的說了讓你轉學?我說真的。媽說你自己開轉學證明去,我可不給你開去。我瞅着校長中午在灶上吃飯的時候,提出了這個要求,我媽也在,媽當時是學校的炊事員。校長看着我媽問真的嗎?媽說真的。下午我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轉學證。下午放學了,好朋友們圍着我依依不捨,我安慰她們說,到了縣城,我會買好多連環畫,假期帶來一起看,她們和我一起拉了手指,比我還高興的回家了。

當時,姐姐在耐火廠上班不到兩年,因耐火廠停產姐姐調到了縣食品廠,廠子緊緊挨着南關小校。等待的那幾天,我百無聊賴在食品廠里轉悠,醬油車間原料庫南面的窗戶開向學校,從那破了的窗戶里傳來學生們響亮的讀書聲,老師用抑揚頓挫的城裡話(標準的山普話)講課聲,還有課間學生們的打鬧聲,我幻想着不久我就會是其中的一個學生了,才有了點笑容。姐姐從車間幹完活喚我回去,她告訴我姐夫回來了,她早已托人給姐夫說了我魯莽的轉學計劃。在我苦悶的這幾天,姐夫找到了他的老師,當時南關小校的趙校長,同意我轉入南關小學。我高興的抱住了姐姐,偷偷抹去了喜極而泣的眼淚。我躲躲閃閃的走在姐姐身後,想見了姐夫我要給他鞠個躬的,又想姐夫會埋怨我吧。姐夫一看見我就說,沒想到人小還主意正得很,要好好學,考個全縣前幾名啊。我只有使勁點頭的份,心想着千萬不能辜負姐姐姐夫的期望,雖然小學升初中考進了前十名,但最終沒有上大學,還是辜負他們的期望,慚愧的很。

姐姐一家住在食品廠對面的家屬區,房子是一個長方形的整間帶一個套間的住房,總計面積不超過50平米。姐姐和姐夫、還有侄女和姨母(姐夫的母親),再加上我,就很擁擠了。幸虧姐夫平時在學校住,就周末擠一點,但家裡很熱鬧,不覺就過去了。後來姐姐生下了龍鳳胎侄子、侄女,家裡熱鬧成了一鍋粥,也更擁擠了。能幹的姐夫在走廊和另一家之間的空地蓋起了一件小廚房,除了灶台占去的位置,靠牆還能放一張雙人床,旁邊一個小課桌,用一布簾隔開,我和大侄女可以在這裡學習和睡覺。後來搬家到了鐘樓巷附近的商業局家屬院,是一個四合院,稍寬敞了一點,姐夫還在鄉鎮教學,姨母有時帶龍鳳胎侄子侄女去鄉下莊子上老屋住一段時間。這時我已經上了高中,侄女艷芳已經開始上小學了。

過了一年,姐夫調入山丹一中工作,這樣住房就又擁擠了。姐夫打算自己建房,當時,因龍鳳胎是超生,姐姐的工資在交超生罰款,姐夫就東湊西借,還有親戚幫襯一點,一個方方正正的院子就建起來了。姨母和我的母親都可以同時來了。龍鳳胎侄子侄女一天天在長大,我面臨高考,可是不爭氣的我沒有考上大學,只好去考鄉鎮招聘幹部,總算可以自己獨立生存,不用負累姐夫姐姐了,心裡的愧疚卻一直在。後來,侄女和侄子相繼考上大學去了遠方讀書,姨母回了老家莊子去生活,倒是我的母親常去,我自顧不暇自己的生活也很少去看望他們,心裡的愧疚愈加嚴重。

如今,侄子侄女都已經成家,侄子是中新社的攝影記者,一個侄女是老師,另一個侄女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姐夫姐姐都已經退休在家,姐姐一家也從平房搬到了樓房,樓房小區出門就是南湖公園。姐姐說,一圈轉過來,又到了南湖,看來與南湖有緣,這輩子就住下去了。公園裡空氣好,最近山丹河又有了清洌洌的水,傍晚濱河路上散步的人群絡繹不絕,住在這裡確實是福氣。

人和地域、家庭、親人是有緣份的,不然哪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之說。我常和姐姐在公園裡散步,有時不說一句話,但開口卻想的是同一件事,很神奇,也許,這就是親人或姊妹的緣份。

1988年我離開小城去了鄉鎮工作,一下子小城又離我遠了,因為工作的原因輾轉於幾個鄉鎮,放假時回到小城時,大多是傍晚了,我記得那時主要的街道都有路燈亮着,記憶猶新的是電影院那條街燈火通明,很熱鬧。那裡一直是山丹夜市。每次回城,一定要去看一次電影,夜市也是一定要去的。

夜市是山丹老百姓的市井生活縮影,但凡夜市里有的飲食,都是老百姓的平常飲食。也是山丹獨有的美食。山丹的夜市一直是圍繞老電影院四周的街道興起的。向南通向南環路,向東就到了原來的城壕路,向西通向中什子,向北就是文化一條街。山丹夜市是從八十年代的地攤生意發展起來的,最早有買花生、瓜子、烤紅薯的,後來有了賣醪糟、米酒的,還有了水果攤。再後來有了買烤羊肉串,後來舶來了不太正宗的四川麻辣燙,辣的人口舌發麻,眼淚直流,還是要吃,就吃那種氛圍。吃小吃的人多了,慢慢就吃出了一個美食街。

現在,山丹美食匯集整個文化街四周。原先老城牆的那段路如今已是平展展的水泥路。沿路建起了商業區、住宅區、還有勞務市場、山丹炒撥拉市場,緊挨着的就是新建的南湖濱河景區和南湖公園。原先的南環土路在1987年就鋪設成瀝青路,後又辟通文化街南段,與南環路相接,現在直通到了南湖公園北大門口。先前文化街道前段是一溜兒的山丹美食「炒撥拉」, 向東是整個兒的特色飯館,做的都是家常飯,味道純正、價格合理,來這裡吃喝的人一度達到了爆滿,這裡的家常飯菜既便宜又好吃,外地人都慕名而來。向南街道兩邊還有大型超市,小酒館,排擋菜酒家,小炒家常飯館,整個夜市晚上人群熙熙攘攘,比白天還要熱鬧。散步的人,約會的人,還有去公園跳舞的大媽們,都樂意從夜市步行街走一走,每走一步,就有三個聲音拉住你,胡辣羊蹄吃嗎?麻辣燒烤嘗嘗?最讓你走不動的是炒撥拉,來一份?或許,你就忘了自己的減肥計劃,吃罷才覺得後悔,恨自己抵擋不了炒撥拉的誘惑。下次,你還是喜歡去夜市步行街走一走,一路上要和自己蠕動不安的胃作鬥爭。夜市它讓人體驗着市井生活的繁雜和熱鬧,讓老百姓在辛苦之餘有了消遣的去處,讓年輕人體驗到近似大都市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在這裡,也許沒人因餓而來,他們在這裡享受情調、追趕時尚、尋找歡樂,邂逅愛情,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1995年的時候,我在縣城裡有了自己的小家,家在西街,是單位建的住宅樓,三室一廳。我們剛剛成家時,住在單位的宿舍里。母親來看我們,常常來了就走,她看着我們狹小的空間說,還是鄉下家裡的院落寬敞。後來有了女兒,母親幫我們帶着可愛的女兒,住房的空間更擁擠,高低床,一間房中間隔開,一半廚房,一半睡房,母親夜裡常常驚醒,三番五次查看煤氣爐是否關好。母親總是最後入睡,她怕打鼾驚醒我們,等我們睡熟了她才要睡去。這樣擁擠的房子還是租借的,能夠擁有自己的一間房是我最大的夢想。

後來,終於夢想成真,擁有了自己的住房,是一套三室一廳的單元房。搬家時我們欣喜若狂,丈夫說也要接婆母來住一段時間,最後商量好農忙時接母親來住,因為年邁的母親已不事農事,農閒時再接婆母來住。可是,兩位老人都來了,卻沒有住滿一月就要回去,我們不知怎麼慢待了老人。我記得母親說,城裡的路太寬車太多,巷子更是多她容易迷路,說樓房住着悶得慌。其實母親在替我帶孩子的那時候,各個單位都在修建住宅樓,到處都是建築工地和車輛,母親帶着女兒在回家的路上讓一輛超寬的車輛撞到,從此母親不僅身體落下了傷疾,心裡也是極度懼怕城市的熱鬧和車水馬龍。

2000年,我們搬家到了北大路,那時北大路剛剛開始拓寬建設,山丹一中教學區和家屬區分設馬路兩旁,拓寬了倉坊老街,建成了青年步行街商業街。直到現在,北大路兩旁建起了城關小學、龍首住宅區、超市、賓館等,新建的龍首公園成了廣場舞大媽和老年人的休閒娛樂場地。周末,你想穿過公園,倒像是在經過一個熱鬧的集會,甚至誤以為是市場,人多買零貨的商販也多,太熱鬧了。

以無量閣為中心,也修建了通向東西南北的道路。向南就是山丹一中為主的區域。向東建成以龍首公園,北環影院區域為主的商業街、住宅區,超市等。近兩年向東還建了幾個高層住宅區,每一棟樓都住滿住戶,想不明白,人都從哪裡來。向北一直通向312國道的北大路,兩旁除了培黎學校占了一大片,體育場和各個住宅區也都分設路的兩旁,沿着國道向西繞過艾黎大酒店和艾黎紀念館又通向了新城區。無量閣向西的仁和大道一直通向新城區,和新城的艾黎大道相接,成了鏈接新城區和老城區的樞紐,兩旁也是高樓林立,商鋪一家挨着一家,又形成了縣城的一個健康步道,晚飯後散步的人群一波又一波。如今,我們每天從老城區走向新區散步成了主要的健身運動。可我的婆母一步也出不了小區大門,她怕迷路再就是腿不方便走不遠了。她倒是想回到鄉下去,她說鄉下的路也都修得平展展的了。是啊,鄉村道路如今四通八達,可是鄉下的家裡卻沒人住了。我的母親早已不在了,鄉下的院子裡也是荒草遍地,我們去上墳也只是遠遠望上一眼,怕看到院子裡荒涼的景象。婆母鄉下的房子也一直空着,每年我們去看看後院的杏樹,摘來一些自然成熟的杏子,似乎能嘗到小時候的味道。

如今,我們鄉里的幾個姊妹親戚都在姐夫的幫助下搬來縣城居住,過年時我們一定要聚一次,拉拉家常,姐夫看誰家有困難,還是很熱心幫忙。家家都有一份安定養家的小生意,我家老公戲稱「楊氏企業」。縣城已經是我們離不開的地方了,它的興衰記錄着每一家的酸甜苦辣,浸透着每一家生活的煙火氣息,與人到中年的我們已經是生命的一部分,拋不開,走不遠。有一個遺憾就是,走個鄉里親戚家串串門,已經是奢侈的事情了。 [1]

作者簡介

楊桂萍,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