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滅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澹台滅明(前512年-?,根據《孔子家語》[1]為前502年出生)復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魯國武城(今山东平邑县[2],也有说武城县[3],亦有故城县[4]大坛村(旧有澹台子祠))人。是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5]之一。
因相貌丑陋,孔子一度认为其才识浅薄。但他从师学习后,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令孔子改觀。后来他游历於江淮之间,才能顯著,各地都传诵他的名字。於是在今日的南昌講學,弟子大约有300人。孔子听说后,认为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在今日,南昌人民為他立祠立墓祭祀,並設立澹台門以表紀念,進賢縣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今蘇州城南有澹台湖,傳為其宅陷而成湖,湖口有寶帶橋,民國十八年(1928年)擬建公園,惜未成;又有澹台湖大橋,飛架運河南北。
澹臺滅明曾經在武城宰子游身邊擔任幕僚,子游(言偃)向孔子稱讚澹臺滅明「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意思是指澹臺滅明此人很講義氣,絕對不會自私,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到子游的房裡來。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賢,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為"金鄉侯"從祀孔子。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論語》
澹臺滅明在《論語》中只出現過一次,但僅一次出場,也很出彩:
《論語·雍也》[6]:「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在孔門弟子中,有兩個人一直不入孔子法眼:一個是經常用語言冒犯孔子的宰予(子我);另一個是相貌不善、才情平庸的澹臺滅明。後來他們兩人先後離開孔門出仕為官(《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1]:宰予「仕齊,為臨淄大夫」;澹臺滅明「仕魯為大夫」,學以致用,光大儒學,取得不俗的成就。《史記·仲尼弟子列傳》[7]記載孔子到了晚年,想起這兩個弟子,心有愧疚地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臺滅明是魯國武城人,澹臺是複姓,名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7]:「少孔子三十九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1]:「少孔子四十九歲。」此從《史記》。他的父親與武城宰王犯關係密切,王犯是吳國人,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吳國興兵伐魯,兵臨武城,魯人擔心他們與吳人暗中勾結、裡應外合,魯大夫子服景伯說:「吳師來,斯(澹臺滅明之父)與之戰,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左傳·哀公八年》[8])」可見他的父親在國家危難關頭是深明大義、忠於國家的。
子游任武城宰時,澹臺滅明曾在他手下做過小官,子游覺得他為人正派、做事規矩,從來不搞旁門左道、投機取巧之類的卑劣伎倆,因此對他頗為賞識,並建議孔子將其收入孔門。子游向孔子推薦澹臺滅明時選取了一個最為典型的事狀——「行不由徑」。「徑」是小路,澹臺滅明平時走路只走大道,從來不抄近路、走捷徑。他做人也是這樣,一貫規矩本分、坦誠正直,從來不耍小聰明,不占小便宜。有時他甚至有點兒刻板迂腐,他在子游手下當差多年,如果不是公務,他決計不會跑到子游的房間去。
「行不由徑」雖然是生活中一個細節,卻反映了澹臺滅明「為人公正無私(《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1])」的品質。春秋時期,禮制崩壞,法制闕如,社會秩序主要靠約定俗成的規矩來維繫。如果人人都能像澹臺滅明一樣嚴守規矩,從「行不由徑」之類的小事做起,個人雖然增加了一些麻煩,多走了幾步路,但社會秩序得到了維護,大家得到了方便;如果人人都圖方便、走捷徑、占便宜,那麼社會就亂套了。
《史記》
《史記》中卻有較詳細的記載:
「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
「南遊至江,從弟子三百,設取予去就,名施於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貎取人,失之子羽。』」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候,大者為師博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濟。」
釋:澹臺滅明字子羽,相貌醜陋兇惡,孔子到武城看望子游時,澹臺滅明打算拜孔子為師。在子游的舉薦下見了孔子並拜師,但孔子卻嫌棄他的相貌,認為他不適合跟隨自己學習,冷落了他。在這種情況下,澹臺滅明就離開了孔子到楚國去自己修行。澹臺滅明德行高尚,學識淵博,仍以孔子為宗師,崇奉孔子學說,專釋春秋大義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在楚國設館收徒,名身大振。孔子聽說了之後,很是為自己的行為後悔,說:「我單憑言辭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所以看錯了宰予;單憑相貌判斷,看錯了子羽。」
到了東漢時期,澹臺滅明做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被安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從祀孔子。
求知講學
《大戴禮記·五帝禮》[9]有載。澹台滅明投師孔子門下,孔子見他相貌醜陋而不願收其為徒。因有礙于自己"有教無類"的主張,勉強收為弟子。後發現澹台滅明品德高尚、學風端正,于是感慨地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滅明聽從孔子的教誨,刻苦學習,並加強自身修養,終于學有所成,躋身于當時的知名學者之列。他到吳國講學時,其門徒達300之眾,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師。
澹台滅明重義輕財。據《括地志》[10]記載:一次,澹台滅明身帶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從波濤中躍出,對渡船成夾擊之勢,欲奪寶玉。澹台滅明氣憤地說:『吾可以義求, 不可以力劫。』遂揮劍斬二蛟于河內,並將寶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無吝嗇之意。他的這種高尚品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魯人。數千年盛行于齊魯大地"寧讓錢,不讓言"的魯國遺風,可以從澹台滅明身上找到影子。
後世影響
澹台滅明去世後,其弟子將他安葬于武城故里(今平邑縣魏庄鄉土橋村西300米處)。儒家傳人將他列于曲阜孔廟大成殿前西廡內從祀孔子。明天啓四年(1624年),在費縣關陽司建二賢祠,主祀曾參、子遊。清乾隆三年(1766年),關陽司巡檢胡世祚將澹台滅明由從祀改為主祀,並將二賢祠更名為三賢祠。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糧道孫星衍將錢泳手書墓碑1座立于澹台滅明墓前。
戰國時,江西全境屬楚,那個時期中原諸國把不尊禮儀、不從仁德的地方稱為"蠻夷"。楚國為了與中原諸國融為一體,得到他們的承認,在治國、外交各方面以禮儀製度和思想作為行為準則。澹台滅明離開孔子後就南下到達楚國,"從弟子三百人,設去就,名施乎諸侯",足見澹台滅明當時弟子之眾,聲名之大,後來這些深入南楚腹地,對楚地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也正因為這樣,那時候的南昌雖然遠離中原,但是從來沒有被稱為"蠻夷"。
墓地考證
三處墓地
澹台滅明是什麽時候去世的,現已無法考證,但他去世後,後人爭相立墓以祀,現有可考證關于他的墓共有三處,好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鹹平(今河南省通許縣)、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但據史學家考證,澹台滅明死後應該葬于吳地(古屬楚國,今進賢、南昌一帶),真正的墓應該是建在南昌。
據清乾隆五十九年《南昌縣志》[11]記載,澹台滅明墓坐落南昌,宋時有名漕使高過經過南昌的時候題了一塊碑:"魯澹台子羽之墓。"明時碑的損壞已經非常嚴重了,當時知府範淶將其重修,清時學使王思訓立石碑,題為"先賢澹台子羽之墓",後經多次重修。據當時在南昌市第二聯合中學就讀的王炯堯先生回憶,1949年南昌,校園操場後學生食堂前尚有澹台墓荒冢,為一土堆,有一石碑,依稀可見刻有"生員澹台子羽之墓"的字跡。
墓址就在南昌市內東湖之濱南昌二中生活區內,在墓址建造了一個台子,台上移植了兩棵樹並擺放了兩塊石頭作為標記。
澹台祠
《豫章遺韻》記載了一個民間傳說,宋紹興年間,有個叫鍾傅的地方官初入洪州,便動手拆牆築城,由于驚動了不該驚動的地方,所以晚上鍾傅便做了一個古怪的夢,夢見一名醜漢找到他一邊痛哭一邊訴說:將軍為何暴我屍骨于墳墓外?說完嘆氣走了第二天就有百姓報告,在城東南角挖到一座大人物的墳墓,一檢驗發現是澹台子羽的屍骨,立即停止施工,用磚瓦修復墳墓,並築立一亭,後人又在離墓不遠處建了一座澹台祠,因為當時建澹台祠的四周磚瓦成堆,所以當地叫做瓦子角。
瓦子角是否由來於此只能姑妄聽之,但澹台祠確實是在南昌建過。據《明史》[12]記載,在明朝中後期,魏忠賢獨攬朝廷大權,號稱九千歲,一時之間朝野上下爭先恐後的奉承魏忠賢,各地紛紛為魏忠賢建起祠堂,並雕刻塑像,如果有什麽事求辦或者還願,就可以跪在塑像前禱拜。更有甚者,監生陸萬齡還提議,孔子寫了《春秋》,而魏忠賢寫了《三朝要典》,孔子殺了少正卯,魏忠賢消滅了東林黨,所以魏忠賢可以和先聖孔子並尊,將祠堂建在國學的西邊。
於是,全國掀起了為魏忠賢建造祠堂的狂潮,祭祀儒家的祠堂或被砸或被賣。澹台滅明的祠被當時巡撫揚邦憲給砸了、塑像也被毀了,建起了魏忠賢祠,但不久魏忠賢遭誅,祠還沒建好就被毀了,但是澹台滅明祠也沒有再修復,成為千古遺憾。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傳說有三千弟子,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7])。又一說:賢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傳》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傳。在這篇列傳中,有記述較詳者,亦有記述簡略,只有兩字人名,例如商澤、孔忠;可能也有遺漏者,例如鄭玄稱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未載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紇一起投軍,「生秦丕茲,事仲尼。」[13],《史記》亦不載秦丕茲。
《仲尼弟子列傳》也有不少錯誤,例如記錄子貢錯誤百出,子貢參加「艾陵之戰」,「大破齊軍,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左傳》只記有五將軍。[14]
|
|
|
|
|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