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温承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承惠(1755—1832),清朝大臣。字景侨,号慎余,晚号七十愚叟,山西太谷人。[1]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进入国子监,朝考时被列为一等,随后在吏部担任七品小官,不久后升任郎中。
  • 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起,温承惠先后担任陕西督粮道、陕西延榆绥道、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西巡抚、福建巡抚、闵浙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 温承惠晚年多次受到贬谪。道光十二年(1832年),温承惠卒于家中。

基本信息

姓名    温承惠  
字号    字景侨,号慎余,晚号七十愚叟      
民族    汉族      
官职    江西巡抚、福建巡抚、闵浙总督、直隶总督  
出生地   山西太谷
出生时间  1755年   
去世时间   1832年 
所处时代   清朝  
主要作品   《重浚古洛莽渠碑记》   

人物生平

  • 初入仕途
  • 温承惠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成为国子监生员。朝考被列为一等,随后在吏部担任七品小官,不久后晋升为郎中。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温承惠外放陕西,任陕西督粮道。一年后,他的母亲去世,温承惠回籍守丧,守丧期满后补授陕西延榆绥道。[2]

镇压起义

  • 嘉庆二年(1797年),四川、陕西、湖北一带发生农民起义,巡抚秦承恩派温承惠在汉兴一路督率清军,与地方团练一同防堵。同年,温承惠父亲去世,按例应回籍守丧,但清廷令其留在军营办理军务。
  • 温承惠亲自率兵在平利、安康等地袭击起义军,屡有斩获,受到清廷嘉奖,平利城东一战,正遇山水暴涨,温承惠落水,遇救后,仍赶赴险隘堵截,令起义军不能北上,大获全胜。 随后,嘉庆帝令其以按察使衔担任陕西延榆绥道。
  • 嘉庆五年(1800年),安康、平利、洵阳一带发生农民起义,温承惠亲自率兵驰往迎击,击败了以王金柱为首的数百名起义军,救出难民,开仓放粮,民心大定。六月,温承惠升任陕西布政使。
  • 嘉庆八年(1803年),温承惠调任河南布政使。嘉庆十年(1805年),被擢升为江西巡抚。 [3]

加强海防

  • 嘉庆十一年(1806年),温承惠调任福建巡抚。在任期间,台湾发生农民起义,闽浙总督玉德因贻误罪被革职,由温承惠暂署闽浙总督事务。温承惠奏请清廷调拨部分军用物资,与提督李长庚一同围剿蔡牵,并在各沿海口岸派员巡查,增加兵力,严加防范,此举深得清廷赏识。不久,他又调署直隶总督。
  • 嘉庆十二年(1807年),嘉庆帝至古北口检查官兵,见该地驻军行阵整齐,操法技艺娴熟,嘉奖温承惠训练有方,便将直隶总督这一职务实际授予给温承惠。 在直隶总督任上,温承惠致力于河务工作,重点疏浚了黑龙河、温榆河、北运河及滏阳河等多条河流。

屡遭贬谪

  • 嘉庆十七年(1812年),钜鹿县孙维俭倡立大乘教,滦州地区平民董怀信传习金丹八卦教,先后被官府所发觉。温承惠认为入教人数太多,仅查拿惩办孙维俭、董怀信及重要头目等人,其余入教之人皆免于追究。这一举动被清廷认为温承惠是在故意从轻处理,温承惠因此被革职留任。
  • 与此同时,恰逢建昌营扩充建制,增设新营,招募新兵二百人。然而,这其中却有八十人在领取军饷后逃跑,温承惠身为直隶总督,因管理不严被议处,无异雪上加霜。
  • 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南滑县起义军起义。嘉庆帝任命温承惠为钦差大臣,会同古北口提督马瑜镇压起义。不久后,清廷命令陕甘总督那彦成代替温承惠为钦差大臣,总统军务,温承惠降职为参赞,协助那彦成处理军务。
  • 同年,天理教首领直隶大兴县人林清率会众二百余人潜入北京,以太监为内应,攻入皇城,终因力量单薄而失败,史称“癸酉之变”。此事让清廷大为震怒。天理教在直隶传教达八年之久,身为直隶总督的温承惠,未能事先缉捕,事后,带兵赴河南进剿期间又沿途逗留,被革职处理。
  • 嘉庆十九年(1814年),温承惠以员外郎身份奉命到河南睢州堵筑大坝,次年大坝合拢竣工后升任郎中。不久后,他又跟随礼部尚书戴均元前往永定河参与治河。[4]

外放山东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温承惠担任山东按察使。温承惠在任期间,审结历年积案,惩治贪腐,使当地吏治为之一变,受到朝廷的表彰。
  • 然而,温承惠在一次平反冤狱的过程中与前任按察使程国仁产生嫌隙。不久,程国仁升任山东巡抚,不想让温承惠平反该案,便令其前往工地,勘察河务工作。
  • 温承惠力辞不去,程国仁便上奏弹劾温承惠,说他自以为曾任总督,做事便不受节制。皇帝将温承惠革职。继任山东按察使一职的人是童槐。他在上任后又弹劾温承惠滥杀无辜,并让犯罪之人担任衙门中的捕快扰民。嘉庆帝因此将温承惠发配至伊犁军台效力赎罪。 [5]

人物晚年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廷启用温承惠为湖北布政使。次年,温承惠因年身体衰老被降为户部郎中,不久后,他因病乞求回籍。道光十二年(1832年),温承惠卒于家中。

人物成就

  • 温承惠任职期间,多次参与镇压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地区的农民起义,表现出了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成绩显著,深得清廷的赏识。
  • 温承惠任直隶总督一职长达七年时间,在任内,他表现出了对河防工作的极大重视。温承惠到任的第一个夏季,他奏请疏浚流经丰润、玉田二县的黑龙河,得到清廷批准。此后,温承惠又上疏,奏请疏浚温榆河上游河道,得到清廷批准。温承惠在治理河务方面尽职尽责,保一方百姓平安。[6] [26]

史籍记载

  • 《清史稿·温承惠传》

参考资料

  1. 温承惠 .晋中市人民政府.2019-09-25
  2. 《清史稿·温承惠传》:五十四年,出为陕西督粮道,母忧归。服阕,补延榆绥道。
  3. 《清史稿·温承惠传》:八年,调任河南布政使。十年,擢江西巡抚。
  4. 《清史稿·温承惠传》:十九年,命以员外郎赴河南睢工效力,工竣,迁郎中,随尚书戴均元襄理永定河工。
  5. 《清史稿·温承惠传》:前兖沂道童槐继为按察使,槐复劾承惠滥禁无辜,以罪人充捕扰民,谴戍伊犁。
  6. 张淑霞.清代直隶总督传略: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145页、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