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由来详解秦楚三百年恩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由来详解秦楚三百年恩怨要理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话的意思。首先先要弄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这句话,到底是一个“誓言”还是一个“预言”。如果是誓言,那么表达的就是楚国人的性格和决心,就好像我们常听说的哪怕杀到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这样的话。那么三户无疑就是一个虚数。[1]

但是如果把他理解成是一个预言-----预测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一定有事情要发生,比如唐朝史书里也记录过一个有名的预言:“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结果武则天真的就当了皇帝。

如果是预言,那么这三户就不是虚数,而是有所指,虽然做预言的人没有明确说是那三户。

第二:如果是预言的话,是事情发生之前真的有人那么说过,还是后来写历史的人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附会上去,增加事件的神秘性。因为按古代人的理解,一切自有定数,自有天意。这也是很多古代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一个态度。

其实真相到底是怎样,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给出确定的考证,但是我们不妨推测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说这个话的人,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也!

楚南公是个什么来历呢?《史记项羽本纪》《集解》里有一条注,说楚南公“楚人也,善阴阳”。虞喜的《志林》里说:“南公者道士,识兴废之数,知亡秦者必于楚。”

由此我们大概知道楚南公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应该属于阴阳家,所以他说的这句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也,应该是一个预言。

他做出这个预言的依据是什么,他没说,史书也没有记录。但是我们看虞喜志林里的话,后世的人大概也是把他这个话当成预言来看。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预言后来实现了。

说到这里,在往下说之前,先要纠正题主的一个说法,就是秦国把楚国按在地上摩擦,这个是不符合史实的,虽然因为楚怀王的昏庸,楚国最后是被秦打败了,但是也是费了很多的力气,摩擦是不存在的。

相反的就是六国之中,能与秦抗衡,给秦的统治带来不安定的,就是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又有不同的特点。齐是靠“文”反,比如齐鲁的儒生讥讽秦始皇封禅,“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东郡刻石事件(这其实是齐国人造出来的一个预言),目的也是要反秦的统治。

齐国是文化之邦,文化人多,主要是制造舆论对秦造成威胁。

而武力反秦,就要说是楚国了,秦楚之战,激烈持久,楚国也曾经败过秦的二十万大军,楚国在王翦的60万大军的攻打下很快灭亡,根本原因不是楚国军队太弱,不堪一击,实际是于楚怀王的昏聩也有很大的关系,更多的是输在了政治上,所以楚国人内心里是不服气的。

我们读《高祖本纪》里面秦始皇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要东游以厌之,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最忧虑的就是楚地,东游的时候还派人去楚地掘地,其实就是挖断楚脉。

这就说明秦始皇自己也认为武力反秦的主力将来一定是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秦始皇的东南之忧并不是庸人自扰,而是根据形势作出的判断。

陈胜起事,张楚建立后,齐鲁的儒生也纷纷来归陈,天下最强的两股反秦的势力合流。

现在回头来说“三户”,楚南公的话如果按照后世历史发展出来的事实,把他的话当成一个预言的话,那么三户很好理解,就是“陈胜、项羽、刘邦”这三户。

而史记记录这个话,实际上就等于说是刘邦最后建立汉朝是天命所归。

我个人的看法是就算楚南公真的说过这个话,那也只是楚南公对楚人仇秦情绪的利用, 并对其加工提炼, 使楚怀王客死秦国这一事件能在楚国民间长保持的一种手段,时刻提醒楚人不忘亡秦之恨。

六国都与秦有着深仇,陈胜起事的时候,距离楚王大约87年,这中间, 韩、赵、 魏的人可能已经淡忘了,而楚国人在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的预言的激励下,把这个预言变成了一个誓言,时机出现,反秦的浪潮就从楚而起,蔓延开了。

所以我的看法就是这个话里的三户开始只是一个虚数,为的是表示决心,后来汉建立之后,为了显示天命所归,那这个三户就变成了“陈胜、项羽、刘邦”。

因为据田余庆先生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中列出的世系纪年里,有秦,张楚,汉的纪年,而没有秦二世的纪年。

司马迁修《史记》,混乱中不乱的地方是:历史由秦至汉,其间必有楚的法统地位存在,不容抹杀。

所以田余庆最后的结论是这说明:非张楚不能灭秦,非乘秦不能立汉。

这个大概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真实意义。[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