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莖馬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曲莖馬藍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曲莖馬藍
‧學名: Strobilanthes glandulifera Hatusima,Parachampionella flexicaulis (Hayata) Hsieh & Huang(台灣植物誌)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Baphicacanthus)
‧別名: 曲莖蘭嵌馬藍、台東山蘭
‧原產地: 台灣固有植物。
‧分佈: 台灣中部和南部中海拔山區及蘭嶼森林中。
‧莖: 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1 公尺,光滑,多分枝,枝常呈之字形曲折,具狹翼。
‧葉: 葉大小形狀不一;普通枝上葉:單葉,對生,具長柄,柄長 1~3 公分;葉片長可達 18 公分,寬約 5 公分,長橢圓狀卵形,葉基楔形,葉尖銳形,葉緣為鋸齒緣;花枝上葉:單葉,對生,無葉柄或幾無柄;葉片較小,卵形,近圓形或腎形,葉基常呈心形,葉緣不明顯鋸齒緣。
‧花: 花序為集生穗狀花序;苞片小,鈍形;小苞片線形,常被腺毛;花萼長可達 1 公分,裂片線形;花冠長約 4 公分,藍紫色,外側光滑,裡面下部被硬毛,瓣緣 5 裂,裂片圓形,微凹頭;2 強雄蕊,較長花絲長約 0.7 公分,被逆向粗毛,較短者長約 0.2 公分,光滑;子房倒卵形,花柱長可達 3 公分,被短柔毛及腺毛。
‧果實: 果實為蒴果,長約 2 公分,線狀圓筒形;種子長橢圓狀卵形,扁平,密被毛。
用途:
1.蝴蝶幼蟲食草:曲莖馬藍為大型小黃紋弄蝶、小黃紋弄蝶、白鬚小黃紋弄蝶、枯葉蝶、埔里小黃紋弄蝶、姬小黃紋弄蝶、蛇目擬蛺蝶、黑擬蛺蝶和蓬萊小黃紋弄蝶,多種蝶類幼蟲的食草。
特性:
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1 公尺,光滑,多分枝,枝常呈之字形曲折,具狹翼。葉大小形狀不一;普通枝上葉:單葉,對生,具長柄,柄長 1~3 公分;葉片長可達 18 公分,寬約 5 公分,長橢圓狀卵形,葉基楔形,葉尖銳形,葉緣為鋸齒緣;花枝上葉:單葉,對生,無葉柄或幾無柄;葉片較小,卵形,近圓形或腎形,葉基常呈心形,葉緣不明顯鋸齒緣。花序為集生穗狀花序;苞片小,鈍形;小苞片線形,常被腺毛;花萼長可達 1 公分,裂片線形;花冠長約 4 公分,藍紫色,外側光滑,裡面下部被硬毛,瓣緣 5 裂,裂片圓形,微凹頭;2 強雄蕊,較長花絲長約 0.7 公分,被逆向粗毛,較短者長約 0.2 公分,光滑;子房倒卵形,花柱長可達 3 公分,被短柔毛及腺毛。果實為蒴果,長約 2 公分,線狀圓筒形;種子長橢圓狀卵形,扁平,密被毛。[1]
形態特徵
1.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00公分,莖光滑多分枝,分枝常呈之字形,莖兩側有薄翅狀。
2.單葉對生,大小及形狀變化很大,一般葉橢圓形或卵形,長達15公分,寬達5公分,兩端尖銳,葉緣鋸齒,葉柄較長,開花枝上的葉較小,卵形至腎形,常無葉柄,葉基心形。
3.兩性花,穗狀花序,花萼5裂,花冠筒狀藍紫色,5淺裂,長約4公分,雄蕊4枚,為2枚較長2枚較短之兩強雄蕊,花柱線形,長3公分,疏生短腺毛,柱頭2淺裂。
4.蒴果線狀橢圓形,長約2公分。
5.枝葉光滑、莖呈之字形、葉大小及形狀變化很大、藍紫色花冠,這些都是它的明顯特徵。[2]
四種馬藍比一比
(1)馬藍─花葉最大半灌木,葉光滑亮面北中部森林多
(2)台灣馬藍─葉莖都密被長硬毛看來粗糙,產於北部低中海拔山區,台灣固有種
(3)長穗馬藍─灌木多分枝高可達2公尺,枝條葉均光滑,花是穗狀花序,台灣只產於東部和南部,卻不是特有種因為中國雲南、海南也有分佈
(4)曲莖馬藍─莖呈之字形且莖有翼(其他種無),葉大小不一(花枝上的葉極小),分佈中南部中海拔地區,台灣特有種[3]
視頻
阿里山植物介紹4─曲莖馬藍
馬藍.(Strobilanthes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