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入文当谨慎(秦德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数理入文当谨慎》是中国当代作家秦德兵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数理入文当谨慎
【题记】闲暇阅读,时常碰到一种特殊的语病,即“数理毛病”,下文示例说明,算是“读书月”里的另类读书感吧!
“拍马屁也要懂数学”,这是30多年前我给行政干部讲数学课时的一句戏言。背景是这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4.3年,就连中小学教师还要接受“通教材、通教法”为目的的“双教”过关应急培训。基层中老年干部,大多是初中及以下学历,随着干部队伍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推进,全国掀起了干部文化补习热,我也曾担当过补习任务。由于他们对学数学普遍具有畏难情绪和“学了无用”的认知,所以就没像学语文那样感兴趣,于是,我在一次讲课时有意客串了一道《孙子算经》中的古文数学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雉兔各几何?” 接着,我又上了一点“调料”——张书记作动员报告后,王乡长作总结讲话:“张书记的报告百分之百的正确,千分之百的正确,万分之百的正确,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我问:“这话讲得好吗”?有人回答“这显然是拍马屁”。我点评后说道:语文中也有数学,拍不拍马屁我不管,但拍马屁也要懂数学,不然就闹出笑话来。经学员们一传播,“拍马屁也要懂数学”就调侃成了我的“名言”。
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这里的前提是“成功运用”。数学本身具有精确、严谨、简约等特点,用得好就添彩,用得不好则添乱。所以,我们在必要运用数学理论时,须多加推敲,出口、入文切忌草率,否则,就会出现差错,再好的口才也掉味,再好的文章也掉价,甚至影响公信力或个人声誉。
至于说有人为了论证某种观点或树立某个典型,罔顾事实,无视情理,背离数理,有意编造,留下话柄,则另当别论!
前不久,出于兴趣,我特意浏览了一遍应考公务员等岗位的《数量关系》通关训练题,感觉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今非昔比。因为现今大众的学历已普遍提高,社会渐入学历“高消费”,本科生送外卖的已不少见,水涨船高,人们对上述“小儿科”类的笑料早已不屑一顾。
诚然,犯“低级错误”的少了,但犯“高级错误”的多起来了,甚至被诱入“高级错误”的圈套。例如,有人在网上展示了这样一道数学“演绎题”,还大放厥词:
数学老师哭了, 数学没法教了,毫无破绽——
a, 一般人思维
1元=1元×1元
=1元
b,老板思维
1元=1元 ×1元
=10角 × 10角
=100角
=10元
C, 互联网思维
1元=1元 ×1元
=10角 × 10角
=100分 × 100分
=10000分
=100元
D, 金融思维
1元=1元×1元
=1000厘×1000厘
=100万厘
=1000元
当大部分人还在传统思维里苦苦挣扎时,别人已经开始了用[分享经济+倍增原理+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在奔跑啦!
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眼光决定未来!
为赚流量,玩小聪明博人眼球是流行套路,游戏而已。可在某机关微信群里,有些人还信以为真,津津乐道地点赞,喋喋不休地附和,流露出内心的认同和热捧,少有质疑和道出破绽。
其实,上过几年小学的就知道,该题违背了有关名数的运算规范,通篇推演皆错,显然是道“忽悠题”。我忍不住发文调侃:小编,你是走穴还是在走邪?请别玷辱数学老师,也别误导孩子!你的数学一定不是数学老师教的吧?!第一步就背“道”而驰,接着一错千里,荒谬至极,这不过是搬弄热点词汇装潢门面、歪曲数理之能事,汲取流量,利用网络独享“忽悠经济”罢了,邪乎!
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题材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和数量关系了,到了数据时代、信息时代,从IT到DT(数据科技)、人工智能、IoT、芯片、计算机等,与数学的关系更加密切,现今有了《数理经济学》,说不定明天就会诞生“数理社会学”,就连自称高考数学成绩为1分的马云先生也逆袭而上,张口是“大数据”,闭口是“数字化”,如此这般,人们越来越喜爱用时代语言和数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文章或口才了,这是好现象。然而,如果一知半解,硬套滥用,一不小心就生谬误。
有篇文章上说:为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流转和征地拆迁中,进行测量、计算时,我们采用了微积分。这是个似是而非的炫耀说法,如果拉板车的农民说“我应用了力学原理”,你怎么看?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和积分的数学分支,是对无穷小量的研究,在解决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上发挥了威力。它代表着一种数学思想,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用到了微积分原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必要操作应用的甚少,用起来也不像四则运算那么简便,何况使用现代测量工具和手段,既方便又准确,效度和信度远非传统方式可比,老百姓也不会去计较一丝一毫的误差,完全用不着你另起炉灶再“建模”。
滥用“倍数”是个常见病、老毛病,似乎疾重难返。例如,某政府办的工作总结写道:“我们响应上级'过紧日子’的号召,去年的行政管理费下降一倍”。“下降一倍”,则开支为零,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是干职工自我承担日常费用上班吗?倍数、分数怎么用?“增长用倍数,也可用分数;下降用分数,不可用倍数”,老师教给的知识,往往是说起来都知道,用起来就忘了。
令人诧异的是,本应严谨、规范、精准的科研报告,经有些人一“误传”,神圣的科研成果成了谬误。“x新闻周刊”2022年12月1日报道:“w科研团队验证,小鼠实验中,奥密克戎致病力下降40倍”。我的天啦,下降一倍就“清零”了,即病毒全部消亡了,再继续下降,“物极必反”,岂不要变害为利、变毒为宝了?病毒要成免疫剂了,皆大欢喜,还何谈预防第二波、第三波的来袭?真是匪夷所思!
接着问题又来了,就在前两天,《JG论坛》以醒目的标题报道:“清理30%编外人员,工作效率下降150%,原来干活的都是临时工”,
内容是说“在各地财政紧张的大背景下,转移支付也靠不住,只能清理编外人员,断尾求生”,言下之意是说公务员不会干或不愿干编外人员干的事,清退后体制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下降150%”,工作效率岂不在零位以下成负数了?你不是说“下降用分数”吗?怎么理解?面对质疑,只能说数学法则的应用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
下列语句中,加底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
C 在岗位技术培训后,小李成了生产明星,去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 的40%,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
命题组给出的评分答案排除了选项C,据说理由是之中第二个“的”字使用不恰当,产生了小李完成的全年工作量仅在规定指标的40%以上,即未完成任务还受嘉奖的逻辑错误。这是权威部门的权威裁判,应该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然而,我却昏昏,感觉命题人对这个涉及数学的问题有误判。
我也认为这个“的”字用之不当,但归属“逻辑错误”,似乎不成立。首先,先进是相对的优秀,即使小李只完成规定指标的40%,也不一定不能评为先进。假若工厂遭遇疫情被迫长期停工,或领导“放卫星”指标定得过高,都完不了,而小李仍然领先呢?难道考生考试没得满分、不是“超分”就不可评为“三好生”或不能升学吗?这是哪家的逻辑?其二,单从数学知识来讲,“超过x的40%”的数是个值域,不是个定数,即大于40%的数有无穷个,是个没有上限的无限集合,不排除超额完成任务,情理上没毛病,所以说逻辑上没问题。
问题在哪里?根本问题是“表意不明”,即陈述数量关系不确切,定量太宽泛,没精准展示“生产明星”的工作业绩,信息模糊,看不出先进性,对评奖而言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在此说点题干及“考点”以外的话,从表达效果来看,题支中的[关键]]词“超过”用之欠佳,如果用“超额”定位,直接说超额完成百分之几,就简洁、明晰多了。大文学家高尔基有句名言:“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语言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数理入文亦如此,除专题训练外,叙述先进事迹还是瞄准先进要素“直言”为好,不宜曲里拐弯。
我与一位作家先生在网上有一次短暂的交流,对他的一段“涉数文字[”提出了质疑。他回复说“这是文学”,我问“何谓文学?”他再回复说“文学就是人学”,我反讥:“如此之作不值得人学”!言辞虽带胡诌,但表明了我的态度:数学是“以真启美”!
在《“弃而不舍”的数学情怀》一文中,我也谈过上述一些想法,在此算是再续情怀!有人问我是否在钻研“文学数理批评”?非也。“文学数理批评”是以数理的视角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而我只是凭退休后的一点闲情逸致,阅读时还习惯性地留意数理文字,对频频出现的“病例”偶有所感,仅就事论事,碎片化地以例示意,本意是相互提醒,实则是个人尽兴。一己之见,聊作商讨。[1]
作者简介
秦德兵,夷陵黄花镇秦家院子人,从事教学、教研、教管4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