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東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馬踏湖是山東省政府命名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濕地保護區,AAA級國家旅遊景區。馬踏湖濕地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據調查統計,公園內植物資源有73科196屬363種,以蘆葦、香蒲為主,有龐大的蘆葦水生植物群落,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水曲柳、金蕎麥等;動物資源有56科174種,以鳥類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中華秋沙鴨[1]、丹頂鶴、大鴇。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大、小天鵝等近20種。
簡介
淄博市桓台縣北部,總面積近百平方公里,湖內有2100餘條船道,縱橫相連,交織成網,素有「北國水鄉」之稱。馬踏湖是山東省政府命名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濕地保護區,AAA級國家旅遊景區。湖區風景優美,氣候宣人,名勝古蹟眾多,是天然的旅遊勝地,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湖主要由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2]組成,總面積1021.08公頃。馬踏湖濕地是江北罕見內陸濕地,濕地公園平均海拔7.3米,主要由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組成,在我國北方極為罕見,是我國北方沼澤濕地類型中的典型代表。
濕地資源
馬踏湖濕地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據調查統計,公園內植物資源有73科196屬363種,以蘆葦、香蒲為主,有龐大的蘆葦水生植物群落,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有水曲柳、金蕎麥等;動物資源有56科174種,以鳥類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中華秋沙鴨、丹頂鶴、大鴇。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大、小天鵝等近20種。
馬踏湖濕地文化濃厚。相傳,春秋時期,齊國稱霸,齊桓公在此會盟各路諸侯,聚兵列陣,平地馬踏成湖,因此得名馬踏湖。馬踏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着名的歷史文化古蹟有五賢祠、會城遺址、冰山遺址、徐夜書屋等。戰國時期魯仲連、顏斶隱居於此,三國時期諸葛亮、宋朝大詩人蘇軾、元代史學家於欽、清代詩人王漁洋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和詩篇。馬踏湖物產豐富,特產金絲鴨蛋、魚龍香稻、白蓮藕曾是明清兩代宮廷貢品。水鄉名吃久負盛名,已逐步形成極富濕地特色的飲食文化。
馬踏湖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每年到此遊覽觀光的中外遊客達30萬人。馬踏湖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春季風和日麗,夏季湖水清澈,秋季水綠如碧,冬季銀裝素裹。 濕地公園內古蹟風韻濃郁,勝跡隨處可見。着名的景點有五賢祠、徐夜書屋、冰山、會城魯連井、齊王閣等。白蓮藕、金絲鴨蛋等特產更是聞名遐邇。
視頻
山東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球大概還有多少中華秋沙鴨,搜狐,2016-08-04
- ↑ 人工濕地的六大要點,搜狐,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