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系列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尖兵系列衛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用對地觀測衛星,分為返回型與傳輸型兩大類。主要用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航空航天偵察局。主要用途為戰略導彈提供地面固定目標的定位。返回式衛星也用於農作物的太空育種[1]。
目錄
型號
尖兵一號(返回式0號)
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普查衛星。1967年9月,國防科工委在北京召開了尖兵一號衛星總體協調會,衛星的發射、測控、回收由20基地負責。20基地將測控、回收任務下達給基地第6試驗部。1969年,測控、回收方案基本形成。1971年—1973年期間,各站設備進行了對接與校飛。測控中心多次組織各測控站進行全系統連續3晝夜(衛星在軌時間)的實測演練。勘測確定以四川遂寧縣為中心,縱向(衛星返回軌跡方向)±116公里,橫向(衛星返回軌跡垂直方向)±288公里的衛星安全回收帶。1972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在遂寧縣龍鳳區進行了3次安-12飛機空投衛星回收艙聯合試驗。1974年11月5日,首次發射尖兵一號衛星。由於起飛後運載火箭發生故障,試驗失敗。1975年11月26日11時29分52秒第二次發射尖兵一號衛星,飛行3天後於29日在貴州六枝特區營盤公社坡子大隊(東經105度30分47秒,北緯26度13分39秒)成功回收。落點偏差較大,比期望落點偏近400餘公里。再入艙在再入稠密大氣層過程中裙部被燒毀,部分電纜和儀器損壞,致使再入艙在返回中傘系統未起到作用。由於再入艙未開傘,成為硬着陸,片盒破碎,部分膠片曝光。
1974~1987年間發射10次,9次成功發射與回收,在軌時間3-5天,膠片地面分辨率10米,用於地面固定目標的發現與識別。01批4顆為試驗型。
尖兵一號甲(返回式1號)
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測繪衛星,用於固定目標定位與攝影測繪製圖。所需的圖像側重較高的幾何精度與較小的畸變,因此採用了畫幅式大幅面相機,分辨率為10~20米。1987~1993年間發射5次,4次成功回收。在軌時間8天。
1987年9月9日至13日進行了首顆衛星的飛行試驗,安全返回。1988年8月5日至13日成功進行第2顆星的飛行試驗,安全返回;該型號前兩顆星獲得的目標定位信息使得中國第一代戰略導彈武器系統真正形成了戰鬥力。
尖兵一號乙(返回式2號)
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普查衛星,分辨率達2.5米。採用數字式三軸穩定控制系統,設有軌道控制系統,能每隔數天調整軌道,因此留軌時間得以延長,返回落點精度亦能提高。1992~1996年間發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軌時間15天。該型號的任務已由尖兵三號傳輸型衛星接替。
尖兵二號(返回式4號)
第一代返回式照相詳查衛星,2004~2005年間發射2次,均成功回收。在軌時間27天,膠片地面分辨率0.5米。該型號衛星的任務已由尖兵六號傳輸型衛星接替。
尖兵三號(資源2號)
光電成像數據傳輸型普查衛星,2000~2004年間發射3次,全部成功,壽命兩年。首發星地面分辨率3米,後續星分辨率1.5米,用以接替尖兵一號乙返回式普查衛星。
尖兵四號(返回式3號)
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測繪衛星,2003~2005年間發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軌時間18天,
尖兵五號(遙感1號)
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2006年4月首次發射,地面分辨率5米,重2700千克[2],在軌壽命3年。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製造。遙感衛星1號, 遙感衛星3號, 遙感衛星10號都屬於尖兵五號型號。
尖兵六號(遙感2號)
「遙感衛星二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搭載發射「浙大皮星一號」衛星,2007年5月25日15時1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尖兵七號(遙感6號)
「遙感衛星六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該衛星主要用於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2009年4月22日10時55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六號」。
尖兵八號(遙感5號)
「遙感衛星五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衛星重量近800千克,設計壽命為3年。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2008年12月15日11時22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五號」成功發射。
尖兵九號(遙感8號)
尖兵十號
在研,第三代返回式照相詳查衛星,地面分辨率分米級。
視頻
尖兵系列衛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尖兵系列偵察衛星(精品),道客巴巴 ,2015-7-21
- ↑ 遙感衛星一號,愛航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