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将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将威》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六韬》卷三《龙韬》。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1]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多种文字。

提示

本篇首先提出了“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禁止而令行”的问题。接着回答道:“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最后强调:“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将帅用什么办法来树立威信?用什么办法来体现圣明?用什么办法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太公答道:“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杀一人而能使全军震骇的,就杀掉他;赏一人而能使全军高兴的,就奖赏他。诛杀贵在诛杀地位高贵的人,奖赏重在奖赏地位低下的人。能诛杀那些官高位显担当重要职务的人,是刑罚能触及最上层;能奖赏牛僮、马夫、饲养人员等地位低下的人,是奖赏能达到最下层。刑罚及于最上层,奖赏达到最下层,这就是将帅的威信得以树立,命令能够执行的原因所在。”

例证

军队要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离不开严明的军纪。而严明的军纪又必须依靠赏与罚这两种手段来保障。赏与罚的原则是公正严明,罚不避亲,赏不避过,“刑上极,赏下通”。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运用奖赏手段时,做得颇为成功。

隋朝末年,天下纷扰,群雄并起,各霸一方。镇守太原的李渊,乘机起兵,与群雄争夺天下。所属州县陆续响应,广大民众纷纷前来应募,旬日之间就招募了一万多人。李渊对这些人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以义士相称。由于李渊平等待人,部队很快发展到三万多人,且部队内部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大家和衷共济,团结一心。

公元 617 年 7 月,李渊留下四子元吉镇守太原,亲率三万人马向隋部长安进军。进至山西霍邑时,遇到隋将宋老生的抵抗。时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粮饷供应困难,加上传来突厥进攻太原的消息,李渊顾虑重重,打算回师太原,待机再举。在一部分兵力己开始北撤时,李世民说服李渊收回了撤兵的命令。八月,天气晴朗,李渊率军一战取胜,斩杀宋老生,攻克霍邑,为向长安进军打开了通路。

李渊进入霍邑城后,立即下令各部评议军功。这时有人提出:“虽然军中统称义士,但义士里面毕竟有贫富贵贱之别,奖励军功,难道主人和奴隶也能一样对待吗?”李渊一听此言,暗自思忖:在我身边英勇作战、屡建功勋的钱九陇和樊兴等人都是奴隶出身;女儿留在关中,因得到家奴马三宝的帮助召募部众,己发展到数万人;再者军中应募的奴隶为数众多,且作战都十分勇敢,如果在奖励军功时不能一视同仁,必将使他们心灰意冷,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于是,李渊当众宣布:“两军争战中,刀枪箭矢从不分贫富贵贱,因此奖励战功也应一视同仁,论功行赏!”号令一出,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

由于李渊坚持贯彻论功行赏一视同仁的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参战奴隶的斗志,他们英勇奋战,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些奴隶出身的人,因屡建战功而获得了很高的封赏。如钱九陇后来升任眉州刺史、巢国公,樊兴则升任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马三宝升任左骁卫大将军。

影响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的基本理论和范畴,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同时又引用“黄帝”之书,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据传在7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此外,在日本由于源义经盗得《六韬》因而作战得以出奇制胜的传说,使得《六韬》中的《虎韬》(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的同义词[2]

视频

将威 相关视频

六韬
老梁:六韬三略!从中得出诸葛亮和周瑜的水平是什么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