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北府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北府城 (台灣閩南語: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指台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台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台北府所在,又稱為台北府城,是清朝在台灣最晚興建的城池。台灣建省後,台灣巡撫衙門、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台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台灣話:Siânn-lāi)或「城中」,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台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歷史

這座使用石材紮實建造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台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台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1]。2014年,適逢台北建城130周年,台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雖然現今台北城的城廓幾已不存,但原城內之街區仍延續建城當時的行政中心功能,無論是日治時期、還是現今,台北城內一直都是台灣許多重要政府機關與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今日台灣的政治中樞博愛特區大部分範圍即落於此區域內。

城廓特色

台北城實際參與建築者──福建巡撫岑毓英台北知府陳星聚與台灣兵備道劉璈皆頗信風水,所以立城處所及其方位乃按地輿傳統。起初規劃者岑毓英他的風水觀認為該正對北極星,所以一開始建造的街道府前街、西門街等街道即官衙設施為東西南北向,此時城牆尚未興建。而後主事的劉璈風水觀屬「巒頭派」認為岑毓英之規劃「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遂改變城牆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為靠,但城內完工建設保留,這是台北城街道與城牆方向不同之原因[2]

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除了講究風水,建城處所也相當巧妙的立在泉州三邑人、安溪人為主的艋舺與同安人經營的大稻埕之間。這種考量除了可供聯絡兩地之外亦顧及到向兩方士紳籌募建城款項。也因為這種不偏倚的建城地點,讓包含兩地的當時門閥世族,包含板橋林維源、艋舺白其祥、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捐輸銀兩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兩白銀。

視頻

台北府城 相關視頻

劉璈篤信風水 將台北府城「偏轉」十三度
台北故宮府城晶華餐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