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皮膚血管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變應性皮膚血管炎(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又稱變應性血管炎(allergic vasculitis)、系統性變應性血管炎(systemic allergic vasculitis)、結節性皮膚變應疹(nodular dermal allergidi)。是真皮毛細血管及微細血管的壞死性炎症。[1]
目錄
症狀體徵
多見於青年人,本病發病前1~2周常有急性細菌或病毒感染史。多數患者僅皮膚受累,少數可累及內臟。皮損初發為粟粒到綠豆大紅色斑丘疹和紫癜,漸增大,可變成水皰或血皰,也可為暗紅色結節,結節壞死後可形成潰瘍,上覆乾燥性血痂。潰瘍癒合後常留下萎縮性瘢痕。多種損害常同時存在,但以紫癜、結節、壞死和潰瘍為特徵。皮疹好發於小腿、踝部及上肢等處,呈對稱分布,也可累及軀幹。自覺疼痛或燒灼感。部分患者可伴內臟受累,如腎臟、胃腸、神經系統等,稱為變應性皮膚-系統性血管炎。[2]
病理病因
疾病診斷
需與丘疹壞死性結核疹相鑑別,後者有結核病史或有結核病灶,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皮損以毛囊性硬丘疹、結節及潰瘍為主,不出現紫癜、血皰、風團等皮疹。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血小板計數可減少,血沉加快,白細胞數可增高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可見真皮乳頭下和網狀層的毛細血管炎和小血管炎。血管擴張、內皮細胞腫脹、管腔變窄甚至閉塞,血管壁纖維蛋白樣變性或壞死。血管及其周圍有中性粒細胞浸潤。 [3]
併發症
預後
本病病程慢性,常反覆發作。一般未累及內臟者預後良好,內臟受累者預後差。
發病機制
致敏物質作為抗原進入機體,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血管壁而引起血管損傷。
用藥治療
- 皮質類固醇激素:常服用潑尼松40~60mg/d,待病情得到控制後,可逐漸減量至維持量。[4]
- 抗生素:可選用紅黴素、氨苄西林、先鋒黴素等抗生素治療。
- 免疫抑制劑:可口服環磷酰胺1~3mg/(kg·d),常與皮質類固醇激素並用。
- 其他:對治療效果不顯著者,可應用氨苯碸,100~150mg/d,口服。
飲食保健
血管炎的飲食如下供參考:
血管炎食療方
- 丹參酒白酒500克,紫丹參90克,浸泡一周後,每次飲30毫升,1日1-2次。適用於脈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 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紅棗7枚,紅糖適量,著熟後服食。適用於肢體浮腫者。
- 黃豆冬瓜皮湯冬瓜皮60克,黃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飲用。適用於患肢浮腫,全身貧血者。
- 赤豆桃仁蓮藕湯桃仁15克,赤豆60克,蓮藕100克,洗淨切成小塊,加清水適量煮湯,以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赤豆及蓮藕。適用於肢冷血脈不和者。
- 桑椹湯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紅糖適量調味,去渣飲用。適用於腰酸頭暈者。
預防護理
本病應注意避免外界風、濕、寒、熱、邪氣的侵襲,患病者應適當休息,抬高肢體以減輕局部水腫。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