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慈天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埔慈天宮 創建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宮中的主祀神祇為觀音菩薩,相傳為北埔鄉開墾先民姜秀鑾自大陸迎奉,並於西元1874年由姜氏子孫姜榮華增建前殿與左右兩廊。慈天宮倚山而建,座落在北埔鄉的老街中,相當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雖然慈天宮並無華麗的外表建築,但卻與北埔鄉的發展與文化息息相關,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保存價值,是為台閩地區的三級古蹟。[1]
北埔慈天宮建廟之初僅為一小公厝,至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墾首姜秀巒擴建使之略具規模,奉祀觀音菩薩,祈求番害平息。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建木造廟宇,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遷築現址。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姜榮華等倡首修,日據時期(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三月十五日創設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於慈天宮,同年十月一日改稱北埔公學校,仍以慈天宮為臨時教室,直至民治三十七年(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由北埔墾首家號姜義豐代表人姜振乾捐贈校地,學校始遷離慈天宮。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慈天宮全面翻修,遂成今日之規模。[2]
慈天宮位於秀巒山麓,歷史悠久,建物宏敞,莊嚴雅緻。始由姜秀鑾創建,次得姜殿邦、姜榮華父子先後修建,今日香火不絕,為本鄉居民唯一信奉之神廟。廟內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媽祖、五穀先帝、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東廊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姜秀鑾、姜榮華等之祿位。邇來香煙鼎盛,為地方宗教信仰中心,每年上、中、下元均有舉行祭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慈天宮素來以傳承文化,倡導儒學為宗旨。長久以來不斷致力於提昇地方文教風氣,三鄉眾信士的人文氣象遂漸呈活潑。活動大致可分為:倡導文化活動:定期依祭典行事曆舉行祭典:不定期結合社區舉辦文化活動。在政府明定為三級古蹟後,更成為全國民眾參觀旅遊之重要據點。自成立管理委員會後,舉辦社會服務、急難救助、清寒獎助學金、大專成績優良獎學金等,在保留傳統文化之餘,也為社會做了一番公益事業。
目錄
沿革
自清康熙中葉,閩人王世傑,率其族人等,開墾竹塹城以還,歷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數代,經壹百六十餘年,竹塹城及西南、西、西北、北、東北、東各城廂,雖已先後成墾,建立街庄,奠定漢民生聚樂土之基業,而獨東南廂橫崗之外(指令之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境域)尚有生番三十餘社,盤踞其間。
迨至道光十四年(公元一八三四年) ,南莊方面之撫番事業略告就緒,淡水同知李嗣鄴,授權予粵籍姜秀鑾墾治竹塹東南廂以外之山地,得由官方補助經費,並閩人周邦正,號百萬,亦其參與,即向粵閩籌集廿四股,臻成官民聯墾,簡稱「金廣福」墾號,以姜周二氏各籍為墾戶之首。所謂「金」指官資,「廣」指粵,「福」指福建、閩意,從始計劃實施,本廟初建僅為一小公厝,至道光十五年(公元一八三五年)墾首姜秀鑾擴建使之略具規模,奉祀觀音菩薩,祈求番害平息(時正值大撈社番突襲麻布樹排,殺傷墾民、隘丁八十九名)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一八四六年)建木造廟宇;咸豐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遷築於現址。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 ,姜榮華等倡首修,經三年而落成。光緒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民國前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日本人創設了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於此,但鄉人痛恨日本暴政,仇日情緒高漲,寧願接受私塾之漢文教育,故入學者廖廖無幾。是年十月一日改稱「北埔公學校」 ,學生數八十八名,仍以慈天宮為臨時教室。
直至光緒二十七年(民國前十年)北埔墾首家號姜義豐代表人姜振乾贈校地,興建土磚辦公室一間,於同年十一月廿九日始遷離此地。民國六十年(公元一九七一年)慈天宮全面翻修工程完成,以迄於今。
建築形式與配置
平面為二殿二廊二護之平整格局,中間圍成一中庭,作為祭拜空間,整棟建築物之中心正對著秀巒山頂,並與北埔街成一直線。
屋面及屋架系統:
山門成中央高兩邊低之硬山式屋頂,五垂脊飾以曲線優美之燕尾,使天際富於變化,脊上有龍鳳、人物(三官) 、假山裝飾,並塗以黃、藍、綠之塗料,配合橘紅色之琉璃瓦,顯得生動活潑。
斗拱形式:
前殿步通樑上拱做飛鳳座,員光、雀替、吊筒皆飾以彩繪、雕刻。山川殿為「二通,二瓜一座」樑架,色彩鮮艷耀目,並繪有花草、戰事。
牆:
山川殿石堵雕以螭虎爐,稱「鼎爐堵」 ,腰垛以花烏獸飾。外牆以塊石疊砌成牆基,壁面以紅磚作空斗砌。
門窗:
前殿有三門,皆雙開板門,窗為彩色花紋石雕窗,護龍正面用石條窗,背面用綠釉磚窗。
柱礎:
山門前的一對龍柱採「升龍式」做法,線條簡潔有力,增加門面之氣勢,龍柱、石獅、石枕及石堵充滿裝飾趣味。
地面:
廟前大埕石塊鋪砌,並分為三個階面進入裡面,室內地面以六角紅磚鋪面為主。[3]
北埔慈天宮文化之旅
慈天宮創建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宮中的主祀神祇為觀音菩薩,相傳為北埔鄉開墾先民姜秀鑾自大陸迎奉,並於西元1874年由姜氏子孫姜榮華增建前殿與左右兩廊。慈天宮倚山而建,座落在北埔鄉的老街中,相當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雖然慈天宮並無華麗的外表建築,但卻與北埔鄉的發展與文化息息相關,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保存價值,是為台閩地區的三級古蹟。
慈天宮的主神為觀音菩薩,配神為天上聖母、五穀神農皇帝、 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其旁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姜秀鑾、姜榮華等三人。這種諸神合祀,佛道不分的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的籓離。因為,依習俗客籍人士一般以三山國王、三官大帝為主祀神明,而北埔墾拓先民之所以迎祭觀音神像為主神,由此可見閩、粵兩籍當年合墾的事實。北埔慈天宮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
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廟宇,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新竹山區墾拓史的重要見證;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立的重要見證。慈天宮平面隔局近似廣東客家地區典型的「雙堂二橫」式建築。由於基地西北方為邱家祖厝所在,慈天宮擴建時,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到一半,而成不對稱的形態。廟內有數支雕有龍蟠之石柱,甚罕見;廟前有一對獅子亦為石雕,極具特色。三川殿立面以砂岩雕刻為主要特色,步口檐廊的石雕蟠龍柱及中門石獅座極為古樸,尤其左右蟠龍均採升龍造型,為台灣廟宇少有的作法。廟內木作精彩,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豎材,頗值玩味。另外,廟內的二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亦為全台廟宇所僅見。
慈天宮鼎盛的香火,也加速了北埔聚落的商業發展。直至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1年至西元1874年),墾民生活充裕之後,北埔的移墾家族才有餘力著手改築廟宇、興學設塾、關心文教;另一方面,宗教活動亦在此時益顯蓬勃,北埔慈天宮這個信仰中心亦即在此一時期開始重修。依據文獻可徵之記錄,其間經過數階段的翻修增建,其中以第三墾戶首姜榮華(姜秀鑾的長孫)於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倡議重新擴建慈天宮,募集大隘各莊莊民的捐銀為最具壯觀,此次擴建於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竣工。增築兩廊與前殿,成為「兩殿兩廊兩橫屋」之格局,即成今日北埔慈天宮主要規模。
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民間信仰與社群活動整合的具體表現,每年7月14日,慶祝中元,燃放水燈,熱鬧非凡。中元普渡又各莊輪流,以姜義豐家族擔任總爐主,每年爐主則固定由姜義豐、何合昌等七家族輪流擔任,六年一輪。慶祝規模之盛大,為其他地區少見。[4]
歷史沿革
台灣在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有大量的漢人進入墾殖。自漢人入墾後,步步向內陸丘陵及山區前進,至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後,竹塹城東南的北埔、峨眉與寶山三鄉仍為原住民所居。顧名思義,北埔與南埔對應,意指進入竹塹後山的北部未墾地。因此道光14年(1834)淡水同知李嗣業鄴為退展撫「番」事業,乃促成時任九芎林莊總理的粵人姜秀鑾,與竹塹城的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朝向東南山區開墾,此為著名金廣福公館的由來。
金廣福墾號先從三角城(今竹東三重)及寶斗仁(今寶山鄉寶斗村)方面入「大隘聯莊」。北埔慈天宮位於北埔街尾,是當地首廟,主祀觀音菩薩。該宮創建年代說法不一,該宮的出現與金廣福墾拓有關,應是道光15年(1835)之後。據傳該宮所祀的觀音菩薩,原為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奉迎而來。當他與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開墾時,將神像攜入北埔,建一小寮奉祀。由於開墾之初,與原住民征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都會前往禱祝,祈求平安順利。其後「番」害漸息,姜秀鑾乃於道光20年(1840)改建為木造廟宇供奉,同年底姜秀鑾也逝世,享壽63歲。此時的北埔與月眉兩莊田園開墾已達千餘甲,人口有千餘戶,市街形成,北埔也在道光末年已經完成一座有城門與刺竹圍成之聚落。
慈天宮從初創迄今,依據文獻可徵之記錄,迭有興修,其中以姜秀鑾之長孫姜榮華於同治13年(1874)的大改建為主,增築兩廊與前殿,成為「兩殿兩廊兩橫屋」之格局。並且約在此年前後,該宮也並祀天上聖母與觀音菩薩,以後配祀諸神越來越多。這種諸神合祀,佛道不分現象在台灣廟宇雖是常見,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界限。日人據台後,慈天宮部分曾做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使用,不久又改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用,直到數年後,姜義豐墾號另捐贈校地才遷校,才恢復廟宇功能。光復後,續有若干修繕,其中以民國60年全面修建,成為今日的面貌。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民間信仰與社群活動整合的具體表現,每年7月14日,慶祝中元,燃放水燈,熱鬧非凡。中元普渡又各莊輪流,以姜義豐家族擔任總爐主,每年爐主則固定由姜義豐、何合昌等七家族輪流擔任,六年一輪。慶祝規模之盛大,為其他地區少見。總之,北埔是金廣福墾隘之重鎮,位於北埔市街核心的慈天宮極初創於墾隘成立之時,因此它與金廣福首腦人物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
建築風格
北埔是金廣福墾隘之重鎮,位於北埔市街核心的慈天宮即初創於墾隘成立之時,因此它與金廣福首腦人物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廟內有數支雕有龍盤之石柱,甚為罕見,廟前有一對獅子,亦為石雕,極具特色。
三川殿立面以砂岩雕刻為主要特色,步口檐廊的石雕蟠龍柱及中門石獅座極為古樸,尤其左右蟠龍均採升龍造型,為台灣廟宇少有的做法。廟內木作精彩,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素材,頗值玩味。另外,廟內的二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亦為全台廟宇所僅見。[5]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在歷史上,北埔慈天宮位於北埔街盡頭,是當地的首廟。此處所供奉的觀音菩薩,原為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迎奉而來,可見北埔慈天宮與地方開墾的重要關連。廟內不僅供奉觀世音菩薩,也供奉許多神明,為眾神合祀一廟的的情形,此外更奉祀姜秀鑾、姜榮華等移墾先驅。 在文化上,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民間信仰與社群活動整合的具體表現,每年七月十四日,慶讚中元,燃放水燈,熱鬧非凡。直至今天,北埔慈天宮仍然是該處的地方信仰中心,對於地方文化有極為重要的凝聚力。
二、時代之遠近:
慈天宮於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興建木造廟宇,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在現址重建廟宇,而同治十年至十三年(西元1871年-西元1874年)再度重建。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慈天宮主祀的觀音菩薩係由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迎奉而來,當他與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入墾時,將寶像攜入北埔,並建一小寮奉祀。由於開墾之初,屢遭番害,墾民隘丁大都前往禱祀,以求平安順利。其後番害漸息,墾首姜秀鑾於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建木造廟宇,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再重建廟字。日據時期,北埔慈天宮曾有部分做為國語傳習所,不久又做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直至三年之後,姜義豐墾號捐贈校地,廟宇功能才逐漸恢復。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慈天宮的前殿為五開間硬山翹脊的屋頂,中央三開間牆體退凹,以砂岩石雕為主要特色。開三門的前檐廊,石雕蟠龍柱及中門石獅座極為古樸,尤其左右蟠龍均為升龍形式,造形與他廟迥異,堪稱罕見之作。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有一百三十二處祠廟古蹟,其中亦有多數為多神同祭之寺廟。
六、保存之情況:
保存情況大致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本古蹟為一座兩進兩廊兩護龍的合院式廟宇式建築。
八、附近之環境﹕
慈天宮位在金廣福公館之前方不遠處,後有秀鑾公園,前有幽雅的古街與民宅,環境理想。[6]
發展源流
竹塹地區的正式開發,從清康熙年間大量的漢人進入墾殖後從未停歇,到清乾隆初年,拓墾的熱潮轉向內陸山地丘陵地區。至清道光年間,漢人拓墾轉往頭前溪、鳳山溪中下游一帶,逼近內山,墾業開始遭遇原住民族的抵抗,常面臨中止而束手無策。於是墾民結合隘防的「隘設墾隨」形式,在接近生番界時就會形成。 在這樣的背景下,號稱全臺之冠的大隘―金廣福墾號就此組成,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九芎林莊總理粵人姜秀鑾與竹塹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先從三角城(今竹東鎮三重里)及寶斗仁(今寶山鄉寶斗村)方面入墾,繼而進駐北埔,在此設民隘,並以此為隘務指揮中心。 金廣福成立之初曾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加上清道光15年至17年(西元1835-1837年)間,與高山族原住民發生多次激戰,墾民死亡人數高達十分之一以上,為安定墾民、守護大隘,擁有一座「護隘廟宇」是民心所趨之事,北埔慈天宮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建立。該宮創建年代說法不一,但應建立於道光15年(西元1835年)之後,起初由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奉迎而來觀音菩薩像,在今秀鑾山下搭建一座小公厝為最原始的型態。 北埔是金廣福墾隘之重鎮,位於北埔市街尾核心的慈天宮,是為北埔聚落中心,為當地首廟,因地理位置佳,廟堂空間除宗教功能外,也具有處理公眾事務、商業、休閒娛樂等機能。慈天宮也與金廣福首腦人物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也是清代道光年間之後,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
主要特色
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新墾隘的安全趨於穩定,開始有糧食的收益,墾民為答謝觀音菩薩的庇護和表虔誠,開啟第一次的修建。道光26年(西元1846年)以姜秀鑾為首進行第一次重建,改建為木造廟宇供奉,同年底姜秀鑾逝世,此時的北埔與月眉兩莊田園開墾已達千餘甲,人口有千餘戶,市街形成,北埔也在道光末年已經完成一座有城門與刺竹圍成之聚落。至此依據文獻記錄,百年來經歷兩次重建四次重修,其中以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的大改建為主,奠定慈天宮的面貌,至今廟內仍可見同治年間的大木作品,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素材,頗值玩味。 慈天宮在臺灣廟宇建築史上的價值非同小可,為臺灣清代中晚期廟宇的代表作,是座閩粵合築廟宇,平面布局是客家地區典型的「雙堂二橫式」建築,也就是由兩殿兩廊兩橫屋(護龍)所組成的,大殿與前殿呈現閩南泉州的建築特色。牆體主要為斗子砌構造,前後殿及兩廊均為雙面斗子砌工法,橫屋則為單面斗子砌,在空間上有明顯的尊卑區分。 三川殿的屋頂採用三川脊式的做法,步口檐廊左右石雕蟠龍龍柱均採升龍造型、複合式柱礎、十八羅漢以附在龍柱上的形式,為臺灣少有的作法。另外,廟內的二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亦為全臺廟宇所僅見。其裝飾藝術反映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論是孔明徵南蠻、七擒孟獲等帶有征服及感化「蠻夷」意味的作品;或是以姜子牙(姜家遠祖)為靈魂人物的《封神演義》之裝飾作品,都反映當時的背景,從其中可見金廣福與慈天宮密切的關係,以及金廣福墾民對於墾首及李同知的感戴。 戰後,續有若干修繕,其中以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全面修建,成為今日的面貌。該宮並祀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主神觀音佛祖為姜家祖傳,這尊觀音菩薩後來被墾民稱為「護隘觀音」,姜家自然而然地以墾首之尊,成為這座護隘廟宇的管理者。後期配祀諸神愈多,諸神合祀、佛道不分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界限。[7]
慈天宮交通資訉
電話:03-5801575
地址:北埔鄉北埔街1號
開車:從竹東或峨眉沿3號省道進入北埔,至北埔車站轉向秀巒山下的中正路直行。
搭車:竹東搭新竹客運往北埔或珊珠湖,於北埔站下車。
北埔慈天宮[1]
北埔慈天宮[2]
北埔慈天宮[3]
廟內有數支雕有龍蟠之石柱甚罕見;廟前有一對獅子亦為石雕,極具特色。[4]
北埔慈天宮[5]
北埔慈天宮[6]
廟內的二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亦為全台廟宇所僅見。[7]
廟內木作精彩,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豎材,頗值玩味[8]
北埔慈天宮[9]
視頻
【北埔慈天宮】台灣清朝砂岩雕刻的寶庫
新竹北埔古蹟慈天宮 罕見升龍石柱 | 華視新聞 201907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