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枪”的传说 (单振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杨家枪”的传说》是中国当代作家单振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杨家枪”的传说
神木民间把“麟州城”俗叫为“杨家城”。这一俗称大约可以追溯到唐末,就是杨业的父亲杨宏信,这位地方土豪自立刺史控制麟州后。在杨家城的对面有一道山,叫草垛山。石崖上有个方形的山洞,此洞神奇玄秘,上通九天,下接龙宫,能给忠义将士以天助,传说我国古代西汉名将卫青在此得到过“神弓射天书”的启迪,杨家将在此悟出了“杨家枪”等盖世武功。
相传,西汉初年,匈奴不断侵扰北方,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平息。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大军北上路过这里,停留在草垛山的“挂甲洞”过夜。第一次领兵出征的卫青,对战役的获胜并没有足够把握,但他这个家奴出身的将军又十分需要用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证明自己。这一夜,忧心忡忡的卫青总是不能入眠,待夜深三更,他披衣走出洞外,只见麟州天空星光灿烂、无比吉祥,草垛山上仿佛浮着一层佛光,炫彩耀目。卫青沿着佛光趴上高处,忽然发现自己身后一亮,扭身回看,只见在他走出的山洞里喷出一团蓝色的火球,形状越来越像石函,浮在空中,飘飘袅袅。等他再定睛细观,只见绚丽耀眼的蓝光散开后,石函里出现了宝书神弓,神弓飞上天际,射中宝书,书哗啦翻开,有“迂回战术”四个大字悬在空中,亮在他的眼前。当他在目瞪口呆中惊醒过来时,石函已轰然飞逝,四周一片漆黑。卫青不禁上祷九天,心中暗暗盟誓,如若首战胜利一定请求汉武帝封其地为“弓马甲天下”。半年后,卫青率领的汉军果然运用“迂回战术”奇袭匈奴龙城,大获全胜。从此卫青揭开汉凶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西北部疆域的开拓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常胜将军。当然汉武帝并没有颁诏册封,后来卫青也忘了这事。
还相传,杨业镇守麟州后,草垛山就成了杨家将囤积粮草和演兵学武的地方。石崖上那个方形的洞,常常成为杨业等将士学武小憩、搭盔挂甲的地方,人们叫它“挂甲洞”。一天,杨业学武疲惫,进洞休息,当他解下盔甲,挂于刀头,不觉酣然而睡。睡梦中,忽然天空乌云四起,狂风大作,跟着电闪雷鸣,天摇地动。杨业披上盔甲,手提大关金刀跨出洞口,举头望天,但见霹雳穿云,有一道竟然飞射洞口。他扭身回看,只见在山洞里喷出一团蓝色的火球,形状越来越像石函,浮在空中,飘飘袅袅。等他再定睛细观,只见绚丽耀眼的蓝光散开后,石函里出现了宝书神弓,神弓飞上天际,射中宝书,书哗啦翻开,飞出一杆银枪,闪闪发亮,晃在他的眼前。此时,天雷滚滚,闪电道道,天空仿佛成了浴血战场,他手握大关金刀,踏马冲霄,与一个使着一杆银枪的悍将拍马迎战,在天空中闪耀对决,你来我往,刀枪挥舞,出神入化,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正当杨业举刀使出撒手锏时,一道闪电将他的大关金刀击中,他猛然一惊,却见那位与自己相战的天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禁唰地站了起来,原来竟然是一个奇怪的梦。他走出洞口,只见阳光灿烂,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他疑惑不解地又返回到洞中,挂在刀头的盔甲却湿漉漉的滴着水滴,他嗵地跪在洞口,举手向天,连磕三头。从此,那刀枪相战一直闪现在他的脑海,不久他就琢磨出了天下无敌的“杨家枪”;后来,他的儿子都学了“杨家枪”,一个个成为了疆场上骁勇善战的虎将。在神木民间流传,杨业之所以能够成为百战不殆的“杨无敌”,杨延昭之所以能够领兵挂帅、百战不殆,就是与草垛山练兵学武时,获得了“神弓射天书”的启迪,悟出和练就了“杨家枪”等盖世武艺分不开的。
传说多有演绎,但神木人历来尚武好胜、爱国爱家,却是事实。有史料记载,神木出了好几位武状元和武将军,除杨家将外,还有明朝护家阵亡的“张家军”首领张锐,清嘉庆时的武状元秦钟英,在京城传有“神木弓马甲天下”的称誉,以及后来1955年授予“开国少将”的红三团创始人王兆相等。[1]
作者简介
单振国,男,供职于陕西神木县文联。